依據香港旅遊局的統計,2007年1到9月,台灣人到香港的旅客人數有167萬人,旅行業者估計,開戶團大約占了兩到三成。在香港機場的滙豐翔天廊分行,不時可看見拉著行李的台灣人趁登機前的空檔來開戶。銀行員一聽到是台灣來的,笑著說,已經有很多台灣人來香港開戶了呢!
由於政府的限制,國人無法在台灣直接投資中國股市或相關基金,甚至一些績優的亞洲區域型基金也因為投資中國超過限制,而被迫下架,加上香港股市有中國資金的挹注,前途看俏,想追求高獲利的投資人也只好直接奔赴香港開戶,追求「錢途」。
到香港開戶並不難,只要帶著護照、身分證和有國內地址的水電單,先上台灣郵政網把英文地址查好,就可以赴香港銀行或券商開戶。如果本來就要到香港旅遊,行程間抽空兩個小時到銀行應該就可以辦妥。如果是專程赴港開戶,選擇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的機加酒行程,也只要6000至7000元之間。
由於中國正在考慮實施「香港直通車」,開放大陸人民投資香港股市,因此除了台灣人有香港開戶熱之外,大陸人也紛紛趕來開戶,因此熱門的滙豐銀行中環和機場分行,通常開戶都需要等候,想開戶的投資人,除了本來一個小時的開戶時間外,最好再多預留一個小時的等侯時間。
券商成本低、銀行服務多
此外,香港投資的風險和成本都高過台灣,投資人在開戶前最好先衡量自己的財務能力和需求,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銀行或券商,以及帳戶的等級。例如港股沒有漲跌幅限制,波動劇烈;到香港買基金,絕大多數僅能單筆申購;銀行帳戶若沒有保有一定的資金,會被收取管理費之類的,都需要考量。
基本上,到香港開戶投資有兩種管道可選擇:
一是到銀行,例如滙豐、花旗、中國銀行、恆生銀行,或是選擇親切的台資銀行,如富邦、兆豐、中國信託等香港分行。
二是到券商開戶,例如寶來、元大證券等台資券商,或香港的輝立證券、大福證券等。
如果只是想投資港股的民眾,可以開券商戶即可,成本費用較低,也沒有開戶門檻。不過按規定,外國人必須有足夠的錢在帳戶裡,才允許下單。另外下單的方式是網路或營業員電話下單,有沒有提供即時港股報價都是要注意的。券商也有銷售基金,但種類不如銀行多,若有想買的標的,開戶前最好先問清楚。
在銀行開戶,可同時享有存款、基金、證券等多種的服務,不過大多數的銀行帳戶都有分級,尤其是財富管理更有高門檻。(見頁172表)大多數銀行開戶時不需要存入太多金錢,可以回台後在一定的期限內,再滙款過去。
開戶同時可以設定你之後要匯款回台灣的帳戶,但事先要準備銀行名稱、分行地址、帳號、SWIFT CODE。民眾出國前記得事先跟台灣本地的銀行說明用途,就可以取得完整的英文資料了。
銀行〉財富管理、專人服務
國人到滙豐銀行開戶的很多,滙豐銀行品牌強、產品多,尤其網路功能強且安全性高,相當適合境外投資人使用。依帳戶的總資產合計,滙豐分為三種帳戶:港幣1萬元的「明智理財」、港幣20萬元的「運籌理財」以及港幣100萬元以上的「卓越理財」。這三種帳戶都有存款和投資的功能,卓越理財相當於本國銀行財富管理的等級,有專人服務。
滙豐銀行所推出的卓越理財(Premier)是全球性的服務,只要是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卓越理財客戶,都可以豁免其他國家最低開戶門檻,而且不用重覆存入資金。台灣卓越理財客戶的門檻較香港低,所以在台灣開戶後,只要再到香港的滙豐開戶,不用再存錢,就自動成為香港卓越理財的客戶。
台資銀行現在多設有台灣理專,因此服務較親切。例如目前在香港據點最多的富邦銀行,境外貴賓理財客戶(Ambassador)可以使用免費下單專線買賣港股、上海B股、深圳B股及日本股票。還有基金投資組合以及境外保單等資產管理的諮詢和服務。
中國信託香港分行財富管理的開戶門檻和富邦一樣,都是等值10萬美元,但如果是台灣現行中信銀財富管理客戶,會有較優惠的開戶門檻。華南銀行則希望客戶開戶前,先主動聯絡銀行,再由銀行派員服務。
地點〉先查位置,機場也可
不論是順道或是專程去開戶,最好先上網查詢想開戶的銀行地址。如果是邊逛街,邊開戶的人,中環是比較好的選擇,這裡的銀行就跟台灣的統一超商一樣多,有滙豐、花旗、渣打,以及富邦香港銀行、元大證券等台資金融機構。
如果只能在機場開戶,從台灣入境香港的旅客,在入境大樓辦理入境後,往機場快線的方向走,可以到二號客運大樓的滙豐翔天廊分行辦開戶;從香港出境或轉機的旅客,在辦理出關後,可以到機場離港層東大堂的花旗銀行辦理。
開戶時,銀行會問開戶的用途、資金的來源等,也需要做個人投資風險屬性的測驗。證件記得一定要帶齊,否則銀行是不會通融的。
交易〉成本、手續費皆高
2007年港股牛氣衝天,交易成本高的問題很容易被投資人忽略。在買賣股票方面,香港的費用比台灣多,除了類似台灣證券交易稅的印花稅之外,還有交易徵費、交易費和中央結算費,合計費用約在0.3%到0.5%之間,雖然比台灣證交稅0.35%貴不了多少,但專人理財服務的股票交易佣金可達上限的0.5%,和台資券商往往對大戶退佣相反。
在收取基金手續費的部分,香港更是比台灣高得驚人。台灣銷售基金收取的費用合計約在1.7%~3%之間,香港收取的費用各家不同,但大致在4.6%~7%之間,尤其是定期定額的手續費高達5%,相當傷本,和台灣還有不少終身定期定額免手續費相比,當場就吃掉不少報酬,因此投資要慎選標的,而且不適合短線進出。
台灣人常指定要購買的霸菱香港中國基金和首域中國增長基金,滙豐銀行只有代理霸菱系列,沒有首域基金可選擇。在陸股經過下修後,台資券商也推薦費用更便宜的上市ETF「新華富時A50中國指數基金」,這幾乎是台灣人投資陸股的基本配備,一般簡稱A50基金,最低購買額度是100股,2007年12月19日的收盤價約2210港幣左右,還不到1萬台幣。分析師指出,預期2008年大陸股市還會回到6000點,未來還有20%的漲幅。另一檔同樣上市的滙豐中國翔龍基金也可以考慮,這支基金曾經創下上市兩天就大漲70%的記錄。
投資〉房市、奧運股火紅
綜合多家券商的建議,在港股投資方面,2008年房地產類股仍看好,新鴻基地產和長江實業在這波港股下跌中都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值得注意。另外和中國內需題材有關的康師傅、裕元也可以觀察。
在紅籌股方面,首選是中國移動,這是各大基金最愛的核心持股,不怕寂寞。其他還包括食品相關的蒙牛、雨潤肉品,奧運題材相關的李寧、北京首都機場,以及玖龍紙業、百麗等也都可以考慮。
港股向來和美股的連動大,但近年來中國政策對港股的影響愈來愈大,相對台資企業在香港股市是較弱勢的族群。券商指出,如果台資企業的名字掛上中國,股價一定會大漲,因為大多數的價值都被低估,可是因為是非主流,除了少數強勢個股外,分析師並不建議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