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郝旭烈/郝哥帶你打開兩本改變人生思維的關鍵之書

「富不過三代」魔咒怎破除?巴菲特這樣教孩子、美銀行家族靠這原則富貴百年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5-06-13

瀏覽數 2,500+

社會學家警告,家庭規模的擴大,自然會削弱凝聚力,使財富的保值變得越來越困難。(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社會學家警告,家庭規模的擴大,自然會削弱凝聚力,使財富的保值變得越來越困難。(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常說富不過三代,第一代創業奠定家族財富基礎,第二代謹守財庫,到了第三代通常來了個揮霍之子,家族財富瞬間蒸發。至於為何總是有這樣的輪迴不斷上演,理財專家表示,世界上萬物都遵循物理學定律,若不持續管理,最終都會走向混亂。

富不過三代似乎成一個詛咒。許多第一代的創業祖先,一生中花了太多精力去累積財富,卻忘了教他的孩子如何保住財富,即使第二代謹慎小心守住家族財庫,但是這種管家性格的才能,很少能媲美第一代的創業精神,當家族財富達到頂峰時,總是會有人在這時開始揮金如土。

第三代富貴病上身

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稱之為「富貴病」,在這種病態下,不勞而獲的舒適感會像海水腐蝕鋼鐵一樣,迅速侵蝕人們的積極性。此外,社會學家警告,家庭規模的擴大,自然會削弱凝聚力,使財富的保值變得越來越困難。

至於為什麼會得「富貴病」,理財專家指出一種物理定律熵,它的基本意思是,除非你不斷付出努力,否則萬物都會自然的從有序走向混亂。歷史學家 Will Durant 也指出這一規律,社會興起、繁榮,最終不可避免走向衰敗,最終陷入代價高昂的混亂。家族財富也遵循著同樣的必然軌跡。

永遠不相信運氣

但也是有成功的故事,美國 18 世紀德國猶太裔銀行家 Rothschild 家族,就維持兩百年不墜,原因是他們不相信運氣,他們制定嚴格的規則,規定誰與誰結婚、誰繼承什麼,以及什麼是得體的行為,這些準則是他們兩個多世紀以來躲避熵引力的祕訣。

華倫巴菲特曾讓孩子在賺到一分錢之前先去玉米田裡種田。他知道,不付出努力就能賺到的錢,就像沒有說明的炸藥,只有短暫的樂趣,最終卻變得一團糟。

專家表示,熵是金融遺產的無聲殺手,要如何避免這種結果發生,需要時時謹惕,將目標放在更宏大的使命上,財富只是有計劃的工具,就能夠抵禦熵的作亂。

不只是億萬富翁的事

「大財富轉移」(Great Wealth Transfer)時代即將來臨,二十年後現在的千禧世代和 Z 世代因為繼承,可能會翻轉命運。美國調查指出,預計到 2045 年,老年人和嬰兒潮世代將向 X 世代、千禧世代和 Z 世代傳承約 84 兆美元的財富,大部分財富將落入 X 世代和千禧世代手中。

高教永續舞台 第七屆遠見USR獎說明會開放報名>>掌握最新評選辦法

無論有多少錢可以傳承給後代,都可能發生財富帶來的副作用。專家表示,面臨風險的不只是億萬富翁,一個家族即使沒有財富,仍然擁有值得守護的東西,無論是家裡的房子、微薄的積蓄,或是祖父的漁船,對抗熵的規則都是一樣的,如果不加以管理,也可能迅速化為烏有。

古老諺語稱,「艱難困苦造就堅強的人,堅強的人創造美好的時代,美好的時代造就軟弱的人,軟弱的人又帶來艱難困苦的一代。」讓下一代無付出的繼承財產之前,可能要先確保他們知道世界上有比錢更重要的事。

參考資料:

Opinion: Why wealth rarely survives grandchildren — and how your family can beat the od

Gen Z may not be able to afford a house or the cost of living now—but give it 10 years. They’re on track to gain $36 trillion and become the richest generation

本文轉載自2025.06.12「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