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因為英文不佳改用ChatGPT寫履歷,洋洋得意秀給我這個常做履歷檢核的人看。老實說,即便以我求職顧問的角度來看,也有80分以上。但是當我問他履歷背後的細節,他竟然說不出來。這樣在面試時只會被考官當場抓包而已。用工具潤稿可以,但我更覺得有三點履歷建議會比虛假「AI味」重的做法更好。
自從ChatGPT引爆AI熱潮後,很多求職者開始用它來寫履歷,想省下自己寫作的時間和力氣。知名人力銀行指出,過去有高達68%的使用者曾用ChatGPT來撰寫履歷或自傳。根據「104職場力」的調查,有些人認為「用AI優化文字能讓履歷更吸引人」,但也有人反對,覺得「AI修改的內容可能不符合職位需求」。
以我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說,常會被問到:「怎麼用AI,才會對履歷加分?」對這點我抱持保留態度。雖然科技工具值得善用,但履歷背後的故事與細節,還是只有求職者自己最清楚。
ChatGPT修履歷到完美,面試說不出來
像我有位朋友,不擅長寫英文履歷,曾經請ChatGPT幫忙。說實話,AI寫的英文敘述比他自己寫得好很多,甚至以求職顧問的角度來看,也有80分以上。不過我提醒他,AI優化文字的確讓履歷變得更吸睛,但你準備好親口跟面試官分享這些故事了嗎?結果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其實,現在面試官眼睛都很利,一看那種過於完美、卻缺乏真實感的履歷,十之八九都會懷疑是AI寫的。結果進了面試,被抓包講不出內容,反而更扣分。說到底,履歷還是要呈現「你是誰」。
我跟他解釋,大家用AI優化履歷文字覺得方便,但往往沒想過履歷應該凸顯什麼樣的獨特賣點。以我來說,我會先讓AI幫忙處理文字表述,但重點還是放在展現自己的獨特能力,像是溝通技巧、管理能力或問題解決能力。這樣才能縮短與其他懂AI的人之間的差距,也更能凸顯你善於合作的特質。
履歷內容三重點,強化個人亮點
我也特別建議大家,在履歷中要強調溝通與表達能力。根據《Forbes》報導,LinkedIn在2024年的技能需求報告中指出,「溝通與表達」是職場上最重要、卻最容易被忽略的能力之一。尤其想爭取管理職位,更要能清楚傳達訊息、準確呈現數據,並能跟不同層級的利害關係人有效溝通。如果有做過報告、簡報或遠距工作經驗,更能展現你的高效協作與資料共享能力。畢竟,溝通技巧不只是影響效率,也能減少誤會,促進團隊合作。
第二點是客戶關係管理愈來愈重要。這不只關係到溝通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包括了解需求、提供個人化服務及管理回饋。這些技能在AI時代更顯珍貴。
最後,我非常建議履歷中要展現資料分析能力。LinkedIn的報告也支持這點。資料分析能幫助你發現趨勢與問題,支持精準決策、提升效率、優化流程,甚至預測市場動向。對企業來說,會分析的人能提供更有價值的建議,這在許多職位中都會是加分項。
履歷不能全靠ChatGPT,培養能力才是真本事
最後要提醒的是,太倚賴ChatGPT,反而可能讓你的學習能力下降。比較好的做法,是自己先寫一份初稿,再用AI根據這些內容來潤飾,接著再進一步調整AI生成的內容,使其更符合自己的語感與風格,並加入具體情境或數據佐證。畢竟,履歷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能呈現個人特色與工作成果,這部分只有自己最了解。
身為一位教學多年、看過無數履歷的求職老師,我更建議大家可以從國外名校學生的履歷中學習技巧。比起照著AI範本填空,我更喜歡在LinkedIn上找各行業的優秀履歷,參考他們的敘述方式,再根據自己的經歷去調整用詞。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學會寫履歷這項技能,也能讓你的成長幅度更快。站在我的角度來看,只有持續充實自己,才不會因為太倚賴AI而影響真正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