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東有機會當能源富豪!但饒慶鈴談地熱發電,不同意這做法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5-05-29

瀏覽數 2,600+

台東縣長饒慶鈴。張智傑攝
台東縣長饒慶鈴。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位於後山的台東縣,是全國地熱發電潛力第三高的地區,縣府態度相當積極,陸續探勘7個地熱發電潛力點,縣長饒慶鈴更頻繁帶隊遠赴海外取經,她直言,台灣「不能用現在玩光電的方式來玩地熱」,共享才是出路。到底台東往地熱發電方向發展當「能源富翁,有哪些機會與風險?為何主紐西蘭模式可借鏡,開發區民眾應該人人「有獎」?

台東大力發展地熱,除了底下蘊藏豐富的地熱資源有關外,還與自身「天災」頻繁有關。饒慶鈴指出,位於東部的台灣是主要受風災區,過去60年來,85%的颱風東從台東登陸,「等於10個有8.5個在我這邊,剩餘1、2個在花蓮,偶爾一個颱風自南、北台登陸,西台灣就叫苦連天。」這樣的狀況,讓台東沒有條件發展光電、風電,以免光電板變成「血滴子」,只能選擇地熱與水力發電。

看不見的地熱,被可見的地權限制

選定自身的再生能源發展路徑後,饒慶鈴自3年前就頻繁率團出訪其他地熱先進國取經,包括位於南太的紐西蘭、東北亞的日本,甚至連歐洲的奧地利全都去過,預計明年還會去鄰國菲律賓走訪一趟。取經過程中,卻讓饒慶鈴深感現階段中央的法規,「完全跟不上」地熱發展。

她直言,目前台灣的法規,是「用看得到的東西,來限制看不到的東西,」問題是探勘地熱,往往是自這塊地鑽下去後,卻發現地熱源竟在另一塊地的下面。要解決這個難題,饒慶鈴建議中央,不能用玩光電的方式推地熱,應以「共享」的思惟來推動,透過類公共信託等方式,讓每個利益相關者都能當「股東」,享受福利外也攜手解決發展難題。

特別是台灣許多地熱發電潛力點,都位於原住民保留地內,受「原基法」規範,若非原住民,開發地熱的權利就被閹割,必須得透過「買人頭」的方式才能入局,導致問題複雜化,也讓開發風險顯著飆升。

地熱寶藏如何公平嘉惠開發區?紐西蘭有正解

饒慶鈴舉例,紐西蘭開發地熱,也遇到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問題,但紐西蘭的對應策略與台灣完全不同,採用「共享」的方式,讓地熱開發區的每位民眾都是「股東」,每個人都能在過程中享有利益,且所有資訊都公開,所有人均有共識,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扞格就少了許多。

不會像台灣,這塊地在探勘地熱,只有部分的人獲得利益,且資訊完全不透明,旁邊的人就質疑,家裡溫泉水不夠熱,一定是開發地熱害的;或者是那邊抽不到地下水,轉過頭來就罵全是地熱開發的錯。

另外,饒慶鈴也建議台電將現有中央供電的系統,轉為區域電網,「比如台東可不可以有自己的區域電網」,減少電力傳輸的耗損,並增加供電韌性。她指出,現有的電力供電系統,不但路線太長,也過於老舊,導致許多電力在加壓、降壓的過程中被損耗,這無形中也增加台電的營運成本,台電應趁中央推動電網更新計畫之際,好好調整自身的電網佈置。

你可能也喜歡

慢經濟in臺東 屬於臺東的慢靈魂
數位專題

慢經濟in臺東 屬於臺東的慢靈魂

慢經濟在臺東深耕多年,兼具行政效率的「快」,與品味休閒的「慢」,充分體現了在地美學及對自然、人文的尊重。臺東,在「慢經濟」的道路上,共享『慢』所帶來的榮景,讓縣民、外地旅客都能感受到臺東的慢靈魂。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