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025 TTX區域安全兵推」的最後一天,「能源穩定」經過模擬,風險係數達到0.99,屬於「緊急狀態」,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司徒文(William Anthony Stanton)脫口而出:「為什麼台灣政府要反對核能?」
司徒文的發言,有一層背後含義:「非核家園」已不只是能源課題,也是一個商業議題,更不可避免地變成政治籌碼。
面對核電,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週年演說中還是沒有把話說死,只是再度強調,想要使用核電,必須秉持「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社會共識」三個原則。然而,國內根本難以取得共識,如今連台灣最大盟友美國都對非核家園有意見,在關稅談判之際,深恐台美關係觸礁,賴政府積極找解方。
首先,賴政府選擇增加對美的能源採購,買進液化天然氣。AIT處長谷立言曾說,台灣高度仰賴國外進口能源,而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國,無論天然氣、再生能源或核能,都能做為台灣可靠的能源來源。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