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英國脫歐至今,各界對於脫歐舉動的成敗看法不一。但在「留歐派」英國首相施凱爾主政下,第一場「英歐高峰會」(EU-UK Summit)19日於倫敦登場。在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日之際,雙方更達成歷史性的軍事合作協議。
英國與歐盟於5月19日在倫敦舉行脫歐以來首場高峰會,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共同主持,簽署多項協議,其中包括具戰略意義的「英歐安全與防衛伙伴關係」(EU-UK security and defence partnership),引起全球關注。
畢竟,這是自2020年英國正式脫歐以來,首度針對地緣政治與軍事防衛重啟雙邊對話與合作機制,也意味唐寧街與布魯塞爾之間合作關係的轉變。施凱爾形容,此舉象徵英歐之間進入「新的時代」。柯斯塔也認同,歐盟與英國的關係進入新的篇章。
這顯示當前俄烏戰爭延宕、美國態度轉彎且曖昧不明,以及全球供應鏈動盪的背景下,歐洲各國皆認為,有必要重新確認英歐之間的共同安全與利益。
此前,5月7日,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前一日,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出訪波蘭,與歐盟高層會談。「我們將與歐洲盟友攜手合作,建立一個更安全、更繁榮的歐洲。」拉米表示,「面對俄羅斯的侵略,北約的東翼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2024年10月,拉米便曾參與歐盟外交部長正式會談,這是脫歐以來,英國外長首度出席,種種跡象顯示,英國對重返歐洲安全架構的態度十分積極。
免費訂閱【國際趨勢報】👉專業主編導讀3篇文章,助您掌握關鍵洞察!
英歐簽訂國防伙伴關係,可爭取150億歐元SAFE基金
《衛報》指出,雙方新簽署的安全與防衛伙伴關係協議,將允許英國重新參與歐盟防衛產業計畫,除了部分情報共享,英國企業將有機會接受預算額可達1500億的「歐洲安全行動」(Security Action for Europe, SAFE)基金投資。
預計於5月底拍板定案的SAFE基金,屬於2025年3月歐盟發布的「歐盟防衛」(European Defence)一環,該計畫預計在2030年前將預算總額上調至8000億歐元。歐盟成員可透過SAFE基金,購買歐洲的防空軍武,包括飛彈防禦系統、彈藥、無人機和其他軍事裝備。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防衛計畫與美國總統川普帶來的地緣政治海嘯息息相關,有鑑於美國老大哥可能不願再花費心力維護多邊體系,歐盟各國決定自立自強,建立以歐盟為主的防衛系統。因此,最初便制訂「購買歐洲產品」(buy European)規定,限制來自非歐盟國家的零件,只能占任何計畫成本的35%,僅有部分非歐盟國家,如日、韓、烏克蘭等已簽訂合作的伙伴國,可例外參與SAFE基金。
BAE、勞斯萊斯軍武廠利多,跨國軍事同盟有望
在英歐簽訂伙伴協議下,歐洲企業也可運用SAFE基金,購買英國軍武。對於原先較有優勢的英國國防產業,便有機會爭取更多歐盟資金。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據顯示,2020至2024年間,英國是全球第七大軍武出口國,占全球總額的3.6%。
《BBC》也報導,英國的國防製造業直接雇員數達1.6萬,相比歐盟其他國家更加龐大。因此,對於英國軍武、航空大廠貝宜系統(BAE Systems)、豪華轎車與裝甲車場勞斯萊斯(Rolls-Royce),以及軍艦大廠巴布克集團(Babcock)等,可說是一大利多,更有機會為未來參與歐洲軍工案鋪路。
不過,這份伙伴關係協議目前仍屬於「共同理解」(common understanding)階段,後續將由歐盟會員與英國共同簽署,確認細項。
除了軍事合作協議,英歐高峰會也談到英國海域捕魚權、人才流動與農產品貿易,顯示雙方有意擴大雙邊合作範疇,逐步修復過去幾年因脫歐而趨於緊張的經貿與安全關係,也可望開啟後Brexit時代的新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