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跟著大和敗金女腳步開店 COACH複製日本經驗到全世界

楊瑪利、王一芝
user

楊瑪利、王一芝

2007-12-01

瀏覽數 22,450+

跟著大和敗金女腳步開店 COACH複製日本經驗到全世界
 

本文出自 2007 / 12月號雜誌 在COACH,看見品牌新風潮

11月初的紐約,尚未落雪,但個位數的氣溫,比台灣冷得多。

早上8點半,從紐約精品名店區麥迪遜大道的COACH旗艦店向外望,不到十分鐘,就會有一個揹COACH包的女生走過,甚至還有消費者看到裡面有店員走動,以為已經開門營業了,睜大眼睛、敲著玻璃門,迫不及待想要進來逛逛。

跨越太平洋另一邊,東京地下鐵裡,日本女性上班族的手提包中,也偶見COACH藍色、淺褐色、粉紅色,還有年輕得不得了的彩色塗鴉包。

鏡頭轉回台灣台北,近年來台北同一辦公室的女同事裡,同時有兩、三個人提COACH包,已經愈來愈常見。不管是皮革小錢包或布織A4購物包,都鑲嵌著「C」Logo的標記。

這才不得不相信,從紐約起家、創立已經66個年頭的COACH,在過去短短幾年之間,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了亞洲,並正計畫從亞洲再發酵到其他國家。

策略∕刻意避開精品市場成熟的歐洲

COACH已成為國際舞台上再一個來勢洶洶的新精品。今年8月,COACH台灣代理商采盟副總經理陳歆飛到紐約總部,參加全球代理商大會時就發現,世界各地的代理商人數,幾乎比四年前多出一倍,15張會議桌,擠滿了將近180人。

「本來COACH的代理商大都在亞洲,這兩年來快速擴展,增加了六、七個地方,包括俄羅斯、英國、中東等,」代理COACH七年的陳歆說,以往COACH選擇先不進入精品品牌歷史悠久、競爭激烈的歐洲,先著力於亞洲市場,可是現在已逐漸將觸角伸進快速崛起的中東杜拜等。

但20年前,COACH還是一個在美國以外並沒有什麼知名度的皮件品牌,1988年走出美國之後,快速地開疆闢土,如今已在全世界26個國家,擁有近500家直營店。其中,日本是COACH第一個成功國際化的市場,如果要談COACH國際化,絕對不能不提及日本市場。

最成功的海外市場

僅六年,驚豔全日本

「COACH是從日本市場才開始放眼全球,」帶領COACH團隊成功打下日本江山的前任日本分公司董事長、也是現任國際事業部總裁畢克萊(Ian Bickley)說。

美國《BusinessWeek》曾經直指,日本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精品市場,而這裡,也是COACH最成功的海外市場。

自從六年前COACH取消代理制度,正式在日本成立分公司之後,業績成長了六倍。2001年COACH在日本市占率才2.5%,現在已達11%,希望在五年內達到15%。

2004年COACH更正式超越GUCCI,成為日本第二大進口皮包與配件精品,僅次於市占率25%的LV(Louis Vuitton)。

這六年來,日本營收從占公司總營收的個位數一直向上提升到去年的兩成以上。

去年9月日本財經雜誌《東洋經濟週刊》就以〈COACH的奇蹟〉為封面故事,分析COACH快速攻下日本市場的祕訣。

《東洋經濟週刊》分析COACH代表「做自己」的象徵;而LV等品牌,則代表「為了吸引別人目光」的象徵。業界因此用了一個很巧妙的比喻:COACH的使用者,就猶如樸實實在的「盆栽」,而LV的使用者,猶如「園藝」;COACH的崛起,正在宣告「個人化年代」的開始。

價格∕精準殺入中間帶;高級但不太奢侈

又根據《東洋經濟週刊》分析,COACH在日本會成功的原因有兩項。第一,成功打入價格中間帶。

自從1990年代日本進入景氣衰退期後,日本消費市場已呈現兩極。歐洲高級品牌LV價格多在10萬日圓(約新台幣3萬元)起跳,日本國產的品牌多是2~3萬日圓(約新台幣6000~9000元),而COACH成功利用女性的消費心理「可以表現出高級感,但是又不會太奢侈」的心態,以4萬~6萬日圓(約新台幣1萬~1萬7000元)打入中間的消費帶。同時,堅持提供物超所值的好產品。

自1996年開始負責日本市場,一路打下日本江山的國際事業部總裁畢克萊就指出,COACH價格較一般易親近,美國可以負擔得起COACH消費的家庭,只占了20%,而日本卻有60%的家庭負擔得起這樣的消費,消費族群更廣大。

行銷∕砸重金做調查,果然受歡迎又不撞包

畢克萊的第二步,則是行銷策略的改變。COACH每個月都會順應流行的潮流,推陳出新款式,新款源源不絕,因此,在街頭「撞包」的情況極為少見。且為了要增加與顧客接觸互動的機會,COACH也在日本廣泛開店。

從美國總公司引進COACH最知名的綿密消費者調查方法到日本市場,也是COACH打下日本江山的重要原因。

自從2001年起,COACH就不斷砸重金對日本消費者進行調查,問題包括COACH包的顏色、尺寸、款式、材質、購買動機及對名牌的觀感。這一套採用美國系統而來的調查體系,就連消費品大廠寶僑(P&G)都自歎不如。

去年COACH總共對全球七萬個消費者進行訪問,其中1萬2000名就是日本人。

「雖然美國市場的消費者調查與研究還是比較前瞻先進的,但是日本也快追上了,」坐在紐約總部辦公室裡,COACH策略與消費者調查部資深副總裁珍妮.卡爾(Janet Carr)說。

為瞭解消費者喜愛,COACH甚至曾把東京火車站前的旗艦店關閉兩天,邀請受測者進去實際購物,就像是把焦點訪談(focus group)搬到店面去實際進行,好測試消費者對於即將上市的新品有何反應。

包括卡爾都親自飛到日本去,躲在店裡面的小房間,透過畫面觀看消費者。「他們會用什麼詞句來形容包包呢?」「看到新產品時表情興不興奮呢?」「對於顏色喜好如何?」「店員解說前與解說後,消費者的反應又有何差異呢?」諸如此類,都是COACH想要瞭解的。回憶起這些過程,卡爾仍然很興奮。

這些消費者調查的結果,當然最後都成為產品設計與改良的依據。

通路∕有地頭當伙伴,大舉拓點不吃虧

除了價格、產品設計、消費者調查這幾個強項外,COACH在日本成功,通路經營也是一大關鍵,包括跟住友商事株式會社合作,廣開旗艦店,以及深耕地方的百貨公司。

COACH直營店面的選擇其實很嚴苛,必須要在人口超過100萬、能見度高的轉角,以及面積150坪以上。

但因為有了不動產資訊豐富的合作伙伴──住友,幫他們和房東談條件、搶地盤,COACH每一個店面都是超級吸金器。

2002年在銀座開設的第一家旗艦店,更是日本COACH成功的轉捩點。開幕初期,門口大排長龍,必須排六小時才進的去。

待在日本十年的畢克萊回想,當時開銀座旗艦店時,仍受到許多質疑,因為銀座是全世界知名精品環繞之地,COACH這個尚未在日本打出知名度的美國品牌,竟然膽大到一開始就敢開旗艦店,「這一定必死無疑,」當時有人抱著看笑話的心態說。

沒想到,銀座旗艦店一開,讓全世界都注意到COACH,消費者對COACH的觀感也完全不同。

從那時候起,COACH一連從涉谷、丸之內、梅田、仙台、名古屋以及神戶等地,開了八家旗艦店。

顛覆∕挑戰消費觀,使奢華不再是稀有

直到現在,相較於LV、GUCCI各自都只在日本擁有50多家店,開了141家店的COACH,幾乎是它們的三倍。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看到COACH迅速竄紅,眾家歐洲精品品牌既不屑,又恨得牙癢癢,於是提出COACH採用介於精品和國產品牌間的價格,破壞了一般人對名牌的高級印象;COACH的大量販賣,也摧毀了一般人對名牌稀少性的想法。

但COACH不以為意,還是繼續開店、每月不停推新品,希望不久能開到180家店、衝到市占率15%,讓日本人在每個街角都能感覺到COACH的存在。

伊藤忠流行系統事業開發室行銷經理川島蓉子去年接受《東洋經濟週刊》採訪時就提及,日本消費者算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只要品牌能夠在日本達陣,代表這個品牌不論到哪裡,都會成功。

最佳業績成長的海外市場

花七年,在台灣重新出發

長期追隨日本流行的台灣市場,已經緊跟在日本之後,六年間,台灣COACH業績成長超過300%。

這幾年來,COACH愈來愈受到台灣消費者喜愛,始終位居在十大精品排行榜的第四或第五名,僅次於LV、GUCCI、亞曼尼(Armani)等百年精品大名牌之後。

很難相信,現在這樣一個人氣居高不下的精品品牌,在1994年引進台灣後的前六年,銷售量竟曾每下愈況,深褐色系的小店面窩在百貨公司角落,始終乏人問津。

翻身∕代理轉手,才讓深褐色小店透入曙光

約八年前,COACH輾轉找上一手把GUCCI、CELINE、植村秀扶植成為台灣消費者心目中一線品牌的采盟集團,花了一年時間才終於敲定合作,在這些品牌在台灣還沒成立分公司時,就是交給采盟代理、銷售。

采盟與COACH終於簽約合作的當天,剛好是2000年10月5日COACH股票上市。那一天,領導采盟代理團隊的陳歆,就在COACH紐約總部的會議室,和所有幹部開香檳慶祝,「但我沒買COACH股票,當時根本沒想到,COACH會成長得那麼快,」現在回想起來,陳歆還有點懊惱。

正當陳歆回到台灣,準備重新建立COACH在消費者心中地位,百貨公司卻因為COACH賣得太差,想趁代理權轉換時,要求COACH把原有的店面關掉,本來全台灣的十家店,最後竟關到只剩下兩家九坪大的店。

轉型∕微調行銷策略,業績卻是大幅成長

沒有時間沮喪的陳歆,下定決心從這兩家店做起。她先是砸大錢為兩家店改裝,不斷觀察消費者反應,順勢微調每個陳列細節。

擴點也是陳歆的另一個挑戰。因為COACH前任台灣代理商留下的印象,只要陳歆和百貨公司高層談設櫃,往往第一個反應就是,「COACH以前來過,但業績不好。」

直到兩家店的業績步入軌道,很多百貨商場才又主動找上門,還曾一年內開過四家店。如果加上今年的高雄夢時代購物中心的阪急店,COACH在台灣已擁有14家分店,店面一家比一家大,像中山北路旗艦店就擁有160坪的兩層樓空間,豪華致極。擴點策略正確,加上COACH產品同時也在轉型成年輕、時尚的設計,台灣COACH的業績開始狂飇,單店業績從每個月60萬~70萬,成長為每天60萬~70萬,周年慶時一天甚至可以突破幾百萬。

即使是百貨公司創下十年來營收最低、精品業叫苦連天的2006年,台灣COACH的銷量依然突飛猛進,硬是維持前五年的兩位數成長,飇到53%。

也因為如此,8月的COACH全球代理商大會上,陳歆帶領的采盟團隊,拿下最佳市場發展、最佳業績成長、最佳陳列和最佳店舖開發等四項大獎,是COACH各國代理商中的大贏家。

不過,陳歆在這次代理商大會中,看到每年以七家速度開店的大陸代理商後,回台灣後就不斷感歎,「相較於中國,台灣的市場實在太小,未來COACH已很難再到台灣再開大型店了。」

陳歆說得沒錯。高盛證券曾經預測,到了2008年,中國的消費量,將占全球精品市場的20%,「未來幾年,精品品牌只要在大陸市場的策略用對,股價就可因而上升15%,」一位高盛分析師說。

最有潛力的海外市場

未來兩年,插旗大中華

和所有忙著在中國大陸開店的眾家精品品牌有志一同,挾著在日本與台灣的成功經驗,COACH已經在上海和北京等地擁有13家分店,未來幾年,COACH計畫在中國複製日本的成功經驗,宣稱短期內將再加開20~30家店。

還包括台灣、香港、澳門的大中華區,被COACH視為未來亞洲成長的重點區域,「大中華區是COACH未來除了北美、日本之外,最有成長潛力的『第三根砥柱』(The third leg),」去年5月接下國際事業部總裁一職的畢克萊指出。

畢克萊進一步說明,由於新興市場崛起,2010年前全球皮包與配件精品市場,大中華區就會占到10%,其他東南亞、中東、俄羅斯等廣大區域約15%,可見大中華區域的重要性。

探勘∕由高層領軍,深入挖掘中國消費市場

一直把「傾聽消費者需求」當成首要任務的COACH,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也是開始廣泛進行消費者調查。

「能夠在中國市場獲勝的品牌,都是那些充分瞭解消費者的品牌,」今年8月才加入COACH,曾被法國萊雅(L’’ORÉAL)集團派任到亞洲至少十年的法籍COACH大中華區總裁維特(Thibault Villet)分析,中國大陸的消費者相當具有差異性,不管是所處地域、收入多少,或對國際品牌的認知都不同,所以瞭解消費者絕對是進入中國市場的重點。

在維特的主導下,COACH今年已在不久前,完成4000位首要及次要都市的中國大陸消費者進行調查,其中還有近300份質化調查,維特還親自參與了一半的焦點團隊的訪談,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畢克萊則是從初步的報告中發現,中國消費者正開始探索精品,對於精品領域仍是新手,所以不太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是可以被影響的,「對COACH來說,現在是切入市場很好的時機。」

定位∕專打時尚,在中國販賣紐約原創

下一個階段,維特將嘗試把COACH來自美國紐約、時尚的品牌形象,傳遞給中國消費者,「中國消費者目前處於崇尚名牌的階段,普遍會認為愈貴才是愈好,但是COACH不是最貴的,因此我們會加強塑造品牌形象是來自紐約的時尚、創新,」他表示。

什麼是「紐約時尚」呢?COACH從對中國消費者的調查,提出了「紐約的時髦」(New York Chic)主張,也就是說,中國女性認為,只要是紐約女性穿的、用的,都代表有品味。這對於堅持重現紐約原創風格的COACH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好機會。

維特也希望在COACH中國每一家分店販賣的商品,都能夠和該店的風格或當地的民情切身相關。

他舉例,中國東北常有大風雪侵襲,COACH在當地販售的商品,能夠防禦風雪的材質,就比款式色彩來得重要,「我們要提供正確的商品給分店。」

雖然COACH一年半年前才真正進入中國市場,但目前整個大中華區,已經成為COACH全球成長最快的區域,速度甚至比日本還快,「目前我們很積極地增加市占率,希望成為中國市場主要的角色之一,」維特表示。

未來∕以全新形象,大舉揮軍亞洲新興市場

問維特消費者調查結果對COACH有何實質幫助,他神祕兮兮地說,「從調查得知的事項,將展現在明年6月在香港開設的旗艦店陳列,這將是COACH的最新形象。」目前紐約總部為了香港旗艦店籌備,幾乎動員了所有的高階主管,包括執行長、設計總監、國際部董事長等都將在明年1月盛大飛往香港,但葫蘆裡到底賣著什麼藥,恐怕要等到那時候才會揭曉。

不管在中國大陸、台灣,或者是已擁有十家店的中東市場,COACH過去的海外擴張標準戰略都是,複製日本市場的成功經驗。

前幾年,COACH甚至還大張旗鼓地宣誓,他們的全球拓展策略為,先在日本建立一個穩固的領導地位,當日本人出國旅遊時,COACH就跟著她們,可說是日本人走到開店,COACH就跟到哪裡。

現在,COACH已經在全世界最重要的兩個市場,晉升領導地位。在美國市場,COACH第一,LV第二;在日本市場,LV第一,COACH第二。可以預見,未來COACH仍會到其他市場建立同樣的地位,「未來有很大的機會,永遠也會有挑戰,」畢克萊強調。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