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44歲的瑞德.克拉可夫(Reed Krakoff),加入COACH的11年來,被認為是COACH最重要化妝師。他掌管所有產品設計、店面視覺、廣告、公關,只要跟視覺相關的大大小小事情,都歸他管理。
因為成功改造COACH產品形象,克拉可夫已經成為美國知名的設計師。
但乍見克拉可夫,他的造型並不特別,穿的是再平凡不過的白底藍格紋的襯衫和牛仔褲,反而是一進到他辦公室,立刻會讓人打從心底發出一聲「哇!」的讚歎。
灑滿陽光的白色空間裡,全是他的個人收藏,像《VOGUE》雜誌美術指導利伯曼(Alexander Liberman)的幾何圖形畫作、超現實主義代表阿爾普(Jean Arp)的人像雕塑,以及澳洲設計師紐森(Marc Newson)一體成形的家具。
十幾坪大的辦公室內,地毯上到處堆滿和設計、藝術相關的書籍,一疊比一疊高,而桌上則擺放著一張又一張他親手用鉛筆畫的設計草圖。
儘管手下有75個設計師,但是克拉可夫仍然每天花三到五小時畫設計圖,就如總裁法蘭克福形容自己是「Working(工作型)總裁」,克拉可夫則形容自己是「Working設計師」。
到底他如何在視覺與設計上如何一步步改造COACH,從阿嬤的老土皮包,變成青少女的時尚包?以下是專訪精華。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可否談談你當初為何加入COACH?
瑞德.克拉可夫答(以下簡稱答):這是一個我從小就很喜歡熟悉的品牌,我對他一直很有感情。我記得小時候,我的父親有一個COACH的公事包、我媽媽有COACH皮包,我的姐妹們也有COACH包,連我自己也有COACH的皮帶。其實美國人大多從小對COACH有某種程度的熟悉。
COACH一直是一個品牌,只是以前比較小,但是品質一直都很好。擁有很好的手工藝技術,只是不時髦、不流行。這是我當初1996年加入COACH時候的狀況。
問:當初這是一個大品牌或是小品牌?
答:嗯,應該算是中品牌吧,正往變為大品牌的道路前進中。
問:所以當你決定加入COACH時候 你會不會覺得有點猶豫或是困擾,因為這不算是大品牌?
答:嗯,不會,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挑戰,很有趣。COACH當時正處在改變的前夕,可以參與COACH新歷史階段的開始是很好的。
不只加入視覺,更擴大為全方位產品思考
問:你來到COACH已經11年了,各界都認為COACH轉型,你的設計占很重要的成功因素,可否談談在COACH的轉型過程中,讓你最興奮的是什麼呢?
答:最興奮的是看到COACH這個品牌,竟然可以有這麼無限的可能性,也很興奮看到COACH員工與一般消費者,對於COACH的新發展方向、新產品品項,都很開放地接受。
問:當初你花了多少時間才第一次找到COACH的新方向?
答:大概花了我一年時間吧,首先,我要先瞭解公司歷史、熟悉COACH成長過程,還要瞭解整個產業趨勢與顧客喜好度等,這些就花了我一年。之後才開始構思該要如何改變。
改革過程中最難的,就是一方面要改變公司的經營方向,同時又不能失去公司的本質(essences),這是很難的。因為你可能走太過頭了,變得不像自己,連顧客都不認識你。
從1997年我就不斷推出新包包,顛覆過去保守的皮製包包印象。但是我們第一個最成功的系列就是在2000年推出的HAMPTONS系列,這個系列可以說把想要改變的所有新想法,都具體在這個系列上呈現了,那是休閒的(casual)、輕鬆的(relax)、又是流行時尚的(chic),是美國的,但是年輕(young)、又有新趣(new)。
這一系列的包包非常成功,把COACH帶向新的方向,也幫我們帶來新的顧客,因為這是一款嶄新的COACH包。
同時這一系列也是COACH正式進入全方面品牌的代表。過去COACH只有包包,以及極少小配件,但從HAMPTONS系列後,就有鞋子、有皮帶、雨衣、衣服、帽子、太陽眼鏡等,這堪稱是COACH的新頁章,之後只要有新系列,就都是全方位的,不只是包包,也要有鞋子、絲巾、手錶、甚至今年開始,還有香水。
COACH已經從一個皮包製造公司,變成一個生活風格的品牌公司。
第二個大成功就是2001年推出的「C」字LOGO包包,至今都是COACH最暢銷的系列。
每發展新品項,就讓COACH找到新機會
問:你說HAMPTONS是你第一次改變大方向,之後還有嗎?
答:那是COACH新一章開始,很多事情之後就自然產生了。我覺得過程絕不是跳躍式的,不能從A就跳到Z,而是一步步的,從A到B到C等,是線性的發展過程。
因此後來COACH引進新品項時,例如絲巾,不僅可以增強這個品牌的創新、美麗,而且每次都帶領我們走進新的領域,例如如果沒有皮鞋、圍巾、太陽眼鏡等,就不會有今年3月推出的香水產品。
所以每一個新品項會讓我們有機會進入新的境界,讓我們愈來愈多元。因此每個新品項都能讓我們不斷進化與找到新機會。
現在COACH每個月都要有新品上市,挑戰是要永遠讓消費者覺得興奮、有趣,而要這樣,就必須永遠改變與創新。
問:當初設計「C」LOGO包包時,為何有這個設計的想法?
答:當初想法其實很簡單,COACH過去太低調了,我們就想要用LOGO來做設計。讓消費者一看到包包,就認得出來這是COACH的,但是不用所有字母都秀出來。
於是我們就從過去的老設計圖樣中去尋找靈感,就產生了這個,也花了兩年多的時間。
問:你抓到的COACH的品牌本質、基因是什麼?
答:我想就是功能性很強、耐用、品質好。這麼好的品質,價位卻讓消費者唾手可得(accessible),不是便宜,但也不太貴,這些都是COACH的品牌基因。
但是缺點是太傳統,不時髦,因此挑戰就是保有舊的優點,又要加上新的時尚感進來。
問:問題是,既然都要改變了,以前的傳統要素仍要保留嗎?必須要保留嗎?
答:這就像一個人一樣,你要變,也不能變得很不可相信。品牌也像一個人一樣,也要讓人可相信。所以要從品牌傳統與文化中去瞭解他的特色,再去找出新的方向。
不迷信靈感,落實喜新厭舊的個性於設計中
問:從一個只是皮件公司變成一個生活風格的品牌,你的創意或是靈感又是從哪裡來的?
答:這不是哪一天突然來的創意。我其實不太信賴靈感。我想當我一直工作的時候,靈感可能就在我們討論時候出來了,這是一個演變的過程。
我們一直在討論要如何更有趣、更吸引人,而當我旅行、看藝術品、看電影或流行文化時,我也會受到很多外界刺激,這些都有影響到我吧!創意就在討論中就會出現。
問:從過去ㄧ年只推一到兩次新品,到現在每個月就會推新品,比其他精品都快,這是怎麼做到的?
答:其實是因為我很容易就覺得無趣,很快就厭倦舊的事情,這是做為一個人很不好的個性。但是做為一個設計師,卻是很好的特質,因為讓我永遠要改變,永遠要做新的東西。
因為我的性格如此,所以要讓COACH隨時改變新面貌一點都不難。
問:你多快就會感到無趣?
答:很快,真的很快。我相信我的直覺。當我覺得不再新鮮時,我就要改變。當我覺得已經不興奮時,我就要創新。
用文化思考每個皮包,再用紐約街道命名
問:紐約這個都市對於你的創作扮演怎樣的腳色?COACH創立於紐約,有什麼紐約的特色嗎?
答:我在紐約長大,對我而言這就是家鄉,紐約這個都市永遠都在改變,而且24小時都有事情可以做,隨時隨地都可以去書店、去吃東西。
紐約很年輕、很有活力、這其實也是美國的文化,很自由、很實際、很民主,而每一個文化實際上會反映在設計時尚上。
當我想到歐洲時候,我會想到歐洲是比較繁複與修飾的。但美國,就比較講究功能與實用性。這也表現在產品設計上。歐洲人的設計比較成熟(sophisticated),但是不太休閒(casual)。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設計又讓我感到比較休閒,卻不太成熟。可以把這兩個混合在一起的,我覺得就是美國。
綜合兩者的特色,就是要有功能性、很實用、但是同時又有設計感、又很好玩,這就是美國設計的特色。
問:你其實非常愛拍照,拍照對你的創作有何影響?
答:我拍很多紐約城市的照片,但是我不喜歡拍其他都市的照片,因為拍起來感覺好像拍明信片。
我每天出門就會拍照,隔著車窗、走在路上、我都在拍照,我每天拍照感覺這個都市隨時隨地在改變。拍照幫我看見不一樣的視野。拍很多照片,看見不同的人、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包包,這都讓我覺得很有趣。這跟其他人喜愛美食一樣。
所以COACH很多產品系列都是用紐約街道與地區命名, SOHO、BLEECKER、HAMPTONS都是,用紐約命名,已經是COACH的傳統了。
設計就是別人做過的事情永遠都不要做
問:跟其他精品品牌比起來,COACH的設計語言有何不同?
答:其他品牌可能很貴、很時尚、前衛,但我認為只有COACH混合了時尚與休閒兩種風格,又很具美國風。
問:你都如何告訴你旗下的設計師,COACH的設計要素是什麼?
答:除了保持COACH的特質,例如要有好的品質、好的工藝精神外,我也希望他們每次都像一個新嘗試,最好可以開啟新方向。我們做的每件事情,從產品設計、店面櫥窗到型錄等,都可以累積經驗,加入興奮感、新風格,每一次都是新機會。
可以嘗試這樣做做、那樣做做,試試看有何不同,這很重要。
問:設計團隊人員有增加很多嗎?
答:我剛來時10人左右,現在這棟樓的11樓設計中心約有75人左右。
但我要強調我們雖然長大很多,但是我們依然用小公司的思惟來經營公司,我們的運作仍然層級不多,溝通順暢,很像中小企業,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我們的高階經營團隊運作很契合,溝通很容易。
我並不是一個名流設計師(Celebrity Designer),我是一個工作型設計師(working designer)。我仍然每天花三到五小時在做設計,畫草圖,各類產品我都親自設計,從鞋子、包包、到絲巾。
問:那你通常要他們不要做哪些呢?
答:就是別人在做的事情你永遠都不要做。絕不!因為一點意義都沒有,這是最糟糕的。
問:如何做一個好的設計師呢?
答:不要永遠把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永遠要質疑既定觀念。要永遠提出挑戰,不一定上次這樣做,這次就要這樣做。
問:對你而言,什麼是好設計?
答:若有一個東西,它吸引了你的注意,讓你驚豔(surprised),又讓人覺得很舒服的,那就是好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