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川普逼新台幣升至13.3?先看懂大麥克指數、廣場協議

廖君雅
user

廖君雅

2025-04-27

瀏覽數 20,000+

近期社群媒體瘋傳「川普要讓新台幣升至13.3」的說法,引發民眾熱議與市場揣測。(僅為情境示意)張智傑攝
近期社群媒體瘋傳「川普要讓新台幣升至13.3」的說法,引發民眾熱議與市場揣測。(僅為情境示意)張智傑攝
00:00
00:00

近期社群媒體瘋傳「川普要讓新台幣升至13.3」的說法,引發民眾熱議與市場揣測。究竟這說法怎麼來的,為何跟大麥克指數有關?本文也帶你回顧《廣場協議》背景,分析川普是否有意重演歷史,促升亞幣來壓低美元、有利美國出口?

「川普想把新台幣弄到13.3?」這樣一句聳動標題,近期在社群媒體上快速流傳,引發民眾熱議,甚至有人疑問:「難道台版《廣場協議》即將上演?」目前新台幣兌美元約32.5元,真有可能升值至13.3元?

這項說法的真實性為何,我們得先從消息源頭開始釐清。

網路瘋傳的數字,從何而來?

根據第三方查證平台 MyGoPen 的說明,該傳言最早出現在一則臉書貼文,聲稱「川普的終極目標是讓美元兌新台幣匯率貶至13.3」。不過實際上,這數據源自某財經媒體引用的「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分析,其本意是藉由英國媒體《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所設計的購買力平價模型,推算出各國貨幣的隱含匯率。該報導原用疑問句表述,並未以肯定語氣定調。

問題在於,網路上的轉載過程中,許多轉述者省略了推論的過程,導致大眾難以理解這個「13.3」到底從何推算而來。

什麼是「大麥克指數」?它是匯率的依據嗎?

推算過程要先回溯到大麥克指數。該指數由《經濟學人》於1986年提出,設計初衷是以全球連鎖品牌——麥當勞的大麥克漢堡——價格作為基礎,來衡量各國貨幣的購買力。其計算方式如下:

1. 收集價格資料:假設2025年4月,美國大麥克售價為5.69美元,而台灣售價為新台幣81元。

2. 計算隱含匯率:將台灣價格除以美國價格,得出隱含匯率:81 ÷ 5.69 ≈ 14.23。

3. 比對實際匯率:若當時美元兌新台幣匯率為32.5,則差距為(14.23 - 32.5)÷ 32.5 ≈ -56.21%,表示新台幣可能被低估五至六成。

大麥克指數由《經濟學人》於1986年提出。(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Brett Jordan

大麥克指數由《經濟學人》於1986年提出。(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Brett Jordan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因此,若以目前一美元兌新台幣約32.5元的匯率來推算,把低估的五至六成升值回去,就得到媒體估算的新台幣 13.3的極高匯率。

然而,該指數未考慮各國不同的營運成本、租金、稅制與人事開支,因此僅作為「指標性參考」,難以視為政策制定或實際匯率調控依據。

若要理解川普是否真可能推動新一版的《廣場協議》,藉著促升亞幣、貶低美元,以此促進美國出口,就必須回顧歷史原貌。1985年,美、日、德、英、法五大工業國(G5)在紐約廣場飯店簽署《廣場協議》,決議聯手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有秩序地貶值,以改善美國的龐大貿易逆差,並促進全球經濟平衡。 

這場協議的結果,使日圓、德國馬克等主要貨幣迅速升值,也大幅衝擊日本出口導向產業,成為亞洲經濟的轉捩點。如今坊間流傳的「台版廣場協議」,其實更多來自對川普政策取向的臆測。

川普顧問團參考歷史,不代表照單全收

引發這波想像的,正是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史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他在進入川普政府前,曾以經濟學者身分撰寫過一份長達41頁的〈重建全球貿易體系指南〉,文中指出,美國貿易長年逆差的主因,在於美元被長期高估,他認為應鼓勵順差國讓本國貨幣升值,類似1985年的《廣場協議》。

但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在接受《遠見》專訪時提醒,米蘭近期已未再明確提及債務重組或廣場協議式的匯率聯手干預。他甚至在被問到「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是否可能成形時,態度模糊、表示「不清楚」。顯示即使川普陣營曾參考歷史經驗,其實際執行策略未必與論文內容一致。

川普「對等關稅」將讓美元貶、新台幣升?

林啟超進一步指出,川普的經貿策略更可能著重於「對等關稅」與單邊施壓,而非仰賴多邊協議。他認為,這是一種透過關稅槓桿,迫使主要貿易對手升值匯率、調整出口結構與產業鏈布局,藉此重塑全球資金流向與供應鏈配置。

回顧歷史,美國曾藉由40年前的《廣場協議》改善對日貿易赤字;但今日情勢迥異,缺乏足以整合多邊共識的制度環境,美方操作空間已大幅限縮。在中國不願談判的前提下,美國可能選擇以技術封鎖、資本管控或加徵關稅等方式來強化自身籌碼。

無論手段為何,美元走弱、新台幣升值,的確可能成為未來的中期趨勢。只是,若對於政策背景與經濟邏輯理解不清,貿然引用「13.3」這樣的數字,恐怕只會誤導相關討論。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