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AIF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為什麼上完AI課,還是做不出厲害應用?

傅莞淇
user

傅莞淇

2025-04-18

瀏覽數 950+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及高通17日共同主辦《2025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暨AI落地指引》發佈會。AIF提供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及高通17日共同主辦《2025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暨AI落地指引》發佈會。AIF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在產業AI化的過程中,AI相關技術人才是不可或缺的推手。除了招募、培訓人才,如何讓人才發揮適當的價值,更是技術落地的關鍵。企業該如何看待進修課程的應有效益?又該如何打造能釋放AI人才能力的環境?

從設定策略到執行落實,企業想善用人工智慧,目前專業人才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與2023年相比,《2025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報告顯示,多數產業在AI人才的表現卻下滑。

在17日的報告暨指引發佈會上,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執行長溫怡玲表示,目前坊間有多種AI課程,經過2年進修培訓,人才表現理應上升。「為什麼它反而下降?」她解釋,「因為我們看的不是你有沒有上過課,而是你有沒有人才的發展策略。」

AIF調查報告指出,在300餘家受訪企業中,近五成企業未建立明確的AI人才發展策略。即使有策略者,多停留在提供相關課程,未能將 AI 技能培養與員工職涯發展連結起來。

這連結到許多企業常有的問題:為什麼已經送員工去上AI課程了,卻沒辦法看見顯著成效?

也曾設計、提供AI課程的AIF執行長溫怡玲對此並不感意外。稍早,她向《遠見》表示,企業要達成有價值的AI應用,需要結合企業營運知識與AI專業,而現有的AI課程許多著重於教授概念,很難協助學員做到這件事。

員工既有的專業能力,與課程上習得的AI能力有如兩個端點,「他沒有辦法把兩者合在一起。」溫怡玲表示,「最難的是這個想像力。」

如果只是學會工具使用,提升既有工作任務的生產力,這也無法帶來額外的競爭力。外部廠商供應的工具效能近似,市場上其他競爭者也在使用。有如紅皇后假說,溫怡玲表示,「大家都盡力地跑得很快,但分到的還是原本的那一份(市場)。只是去用大家都會用的工具,你是不會增加的。」

新武器舊思維,無法確實提升戰力

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蔡宗翰表示,在導入AI前,要把AI素養培訓到一定的水平。AIF提供

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蔡宗翰表示,在導入AI前,要把AI素養培訓到一定的水平。AIF提供

《2025 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報告也指出,企業導入AI後的內部影響評價普遍偏低。超過1/3的企業尚未見到明顯成效。

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蔡宗翰認為,這顯示企業們不僅是培育人才的策略不明確,人才的運用與價值發揮也卡關。

在發佈會上,蔡宗翰以晚清引入西方軍事武器參戰、卻未能繳出理想戰果為例。清末洋槍隊縱然手持新式武器,但在戰術、操練上仍沿用舊思維。就和組織流程、企業文化未能因應AI做出調整的企業一樣,新技術的潛力無法發揮,戰力及勝率也未能提升。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蔡宗翰觀察,一大核心問題在於組織素養與策略缺口。導入AI的計畫若缺乏清晰策略,會導致嘗試發散、資源浪費。多數員工對AI的能力與應用認知不足,AI專才只能「單點作戰」,無法融入既有流程,遑論是造成系統性的變革。

「其實在導入AI前,要把AI素養培訓到一定的水平。」蔡宗翰直言,「這個錢是值得花的。不花這個錢,大家就是在一知半解的情況進行討論。」

上課只是第一步,選擇理想顧問可事半功倍

AIF執行長溫怡玲觀察,現階段而言,辨識並引入適合自己的顧問團隊協助,可對企業的AI應用帶來關鍵助益。AIF提供

AIF執行長溫怡玲觀察,現階段而言,辨識並引入適合自己的顧問團隊協助,可對企業的AI應用帶來關鍵助益。AIF提供

溫怡玲觀察,現階段而言,辨識並引入適合自己的顧問團隊協助,可對企業的AI應用帶來關鍵助益。對於與外部顧問合作,她也提出幾項建議。

首先,自己要先對人工智慧有一些正確的觀念。這可能包括機器學習、預測式AI及生成式AI的基礎運作。

其次,避免輕易相信太早做出的承諾。溫怡玲解釋,真正有價值的AI應用是奠基在資料基礎上,「在梳理過資料前,是沒有人可以打包票說一定可以做到什麼,除非那是沒什麼意義的應用。」

理想情況中,企業期待「AI人才」同時具備技術能力及產業知識。但在這樣的π型人才變得更易得前,溫怡玲提醒進修AI課程的產業專業人士「要帶著問題去學習」,「不要只是學人工智慧的技術,要看的是它的底層邏輯,以及人工智慧與自己所在的產業當中的關聯性是什麼。」

產業AI化所面臨的問題層次不僅是「缺AI人才」,更是如何讓AI人才發揮價值。AIF認為,這需回歸到給予AI人才一個適當的定義與定位。從落地應用的角度出發,重塑AI人才觀,是擴大影響力的基礎一步。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