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積電法說重點:川普逼合資?海外建廠加速稀釋多少毛利?

魏鑫陽
user

魏鑫陽

2025-04-17

瀏覽數 2,650+

台積電在2025年第一季法說會中釋出審慎樂觀訊號。取自台積電網頁tsmc.com
台積電在2025年第一季法說會中釋出審慎樂觀訊號。取自台積電網頁tsmc.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無畏地震與關稅台積電在2025年第一季法說會中釋出審慎樂觀訊號。董事長魏哲家明言,3奈米與5奈米製程持續放量,以及HPC與AI應用的強勁推動下,第二季營收持續成長。Intel合資傳言他怎麼回?另,台積電2奈米量產進度穩定,魏哲家強調美國亞利桑那第二期廠區進度提前了!預計時間表為何?第三期建廠則受制哪兩個原因?川普近期對等關稅目前帶來多少衝擊?海外擴廠究竟會如何稀釋毛利?魏哲家一一坦誠回答。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17日召開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一季營收為新台幣8392億元,季減3.4%、年增41.6%;稅後純益達3615億元,每股盈餘(EPS)為13.94元,雖略低於前一季,但仍反映AI、高效能運算(HPC)與特殊製程的穩定需求。展望第二季,公司預估營收將達284至292億美元,不僅季增13%,也將一舉刷新歷史紀錄;毛利率預估為57%至59%,營業利益率則為47%至49%。

台積電海外擴廠稀釋多少毛利?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在全球碎片化的製造分工下,海外擴廠將持續對毛利造成2~3%的稀釋,長期更可能擴大至3~4%。對於外界關注的美中貿易與美國晶片關稅政策,他則強調:「目前尚未觀察到客戶有提前拉貨行為,我們會持續審慎應對。」

AI與先進製程穩健成長,第一季獲利年增逾六成

根據台積電公布的財報,2025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8392億元,季減3.4%、年增41.6%;稅後純益為3615億元,年增60.3%,每股盈餘為13.94元。以美元計算,營收為255.3億美元,季減5.1%、年增35.3%。本季毛利率為58.8%、營業利益率為48.5%、稅後純益率為43.1%,整體獲利水準維持高檔。

先進製程方面,3奈米出貨占晶圓銷售金額的22%,5奈米與7奈米則分別占比36%與15%,合計7奈米及以下製程貢獻高達73%的營收,反映AI、高速運算與行動平台對高效能製程的穩定需求。

同時,台積電也回應投資人關切,針對1月21日台灣規模6.4地震所造成的影響表示,雖部分晶圓報廢,但公司已於春節假期積極投入人力,成功恢復大部分生產,展現台灣廠區的高度韌性與營運回復力

魏哲家重申:無合資、無授權、無技術分享計畫

針對市場近期盛傳台積電可能與Intel合資在美擴廠一事,魏哲家於法說會上明確指出:「台積公司並未與任何公司進行合資、技術授權或技術轉移的相關討論。」此番聲明儘管未點名對象,卻等同於公開駁斥與Intel或其他潛在競爭者間的合資傳聞。

他進一步指出,目前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擴廠計畫包括:六座晶圓廠(涵蓋N4、N3、N2與A16製程)、兩座先進封裝廠與一座研發中心。其中,預估全面投產後,預計將有30%之2奈米與更先進製程產能設於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美國在地先進製程聚落」。

針對市場近期盛傳台積電可能與Intel合資在美擴廠一事。取自Intel Newroom

針對市場近期盛傳台積電可能與Intel合資在美擴廠一事。取自Intel Newroom

免費訂閱【科技趨勢報】👉專業主編導讀3篇文章,瞭解最新科技動態!

台積電2奈米導入超前

針對外界關注的2奈米量產進度部分,魏哲家表示,目前導入2奈米製程的新產品(tape-out)數量「遠超過」3奈米與5奈米在同期的水準,來自智慧手機與高效能運算雙重應用需求。根據規劃,2奈米將於2025年下半年開始量產,首波產線設於新竹與高雄科學園區,後續亦將擴展為多階段建廠計畫。

AI需求方面,台積電將AI加速器定義為:AI GPU、AI ASIC、HBM控制器等應用於訓練與推論的核心晶片。2025年該類產品營收將年增一倍,並預估五年內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中段40%水準。為支應爆發性需求,CoWoS先進封裝產能預計在2025年翻倍擴充,目前所有產線依然維持滿載。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美國建廠第二期可望提前,五大美系客戶要求

針對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建廠進度,魏哲家表示,第二期原訂2028年量產,目前正在努力提前至少數季。但第三期廠建設仍受制於當地「人力短缺與許可審批」等問題,具體時程仍待更新,預計將於下季或再下一季法說會中說明。

魏哲家強調,赴美擴廠是「因應五大美國主要客戶的強烈要求」:Apple、NVIDIA、AMD、Qualcomm 與 Broadcom(博通)。這些客戶對先進製程有高度需求,並希望能在美國本土取得晶片產能,台積電也因此啟動大規模投資與擴建。

目前規劃中六座晶圓廠、兩座封裝廠與一座研發中心將形成完整的美國在地先進製程供應鏈生態系統。

川普關稅下未見提前拉貨,強調持續審慎應對

針對近期美國潛在對先進半導體加徵關稅的可能性,市場原預期可能引發客戶提前拉貨。不過,魏哲家明確表示:「我們尚未觀察到任何來自客戶端的提前拉貨行為。」他並強調,目前一切訂單與需求仍維持正常節奏,公司將持續關注美國政策走向與地緣變化,必要時會調整產能與生產策略。

此外,對於外界關注台積電是否參與台美政府間的關稅談判,管理層也多次強調,台積電身為私人企業,不介入國與國之間的政策協商,但仍希望能獲得「公平待遇」,即「如果產業有人獲得補貼,那所有企業都應獲得相同條件;要嘛大家都零補貼,要嘛都能爭取。」

台積電全年營收維持中段二成成長

儘管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魏哲家也坦言,整體市況仍存在不少不確定性,尤其是全球經濟趨緩、地緣政治風險、通膨壓力與潛在關稅成本,都可能對終端需求造成干擾。「我們對後續市況仍審慎看待,特別是消費性電子回升力道仍未明朗。」

不過,在AI、高速運算與特殊製程的推動下,台積電仍維持全年營收以美元計算年增中段20%的成長預期不變;Q2更預估將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營收紀錄。公司強調,未來五年內毛利率可能受到海外擴產稀釋2%~3%,長期甚至擴大至4%,但仍有信心透過規模經濟、技術優勢與與客戶協商,維持獲利穩健。

台積電正走在一條高難度的平衡之路上。一方面,AI與HPC所帶來的技術需求推動公司穩健成長,2奈米製程如期推進、封裝產能全線滿載,展現出技術領先的實力與供應鏈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地緣政治、全球關稅政策與海外建廠的成本挑戰,也逐漸成為「資本密集型成長」之路上無法忽視的現實。

關稅讓全球供應鏈碎片化,台積電如此因應

面對全球供應鏈碎片化的製造現實,台積電以「製造靈活性與客戶貼近策略」為價值主張核心,並透過美日歐三地同步建廠,回應不同市場對半導體在地化的要求。魏哲家表示:「我們並不尋求特權待遇,但我們希望得到公平的對待。」

當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AI驅動的新時代,如何在技術創新與產能轉移之間,建立一個既能滿足客戶戰略需求、又能維持企業長期獲利穩定的模式,或許正是台積電下一階段的核心命題。

主題
重點說明
台積電法說會重點一覽
Q1財報表現
營收8392億元、EPS NT$13.94、毛利率 58.8%、YoY +41.6%、獲利 YoY +60%
Q2財測
預估營收 284~292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季增約 13%
2奈米進度
預計 2025 下半年量產,導入件數超過3與5奈米同期水準
AI成長與封裝
AI加速器營收將倍增,五年CAGR約45%;CoWoS封裝產能 2025 年將倍增
震災復原能力
台廠因1月地震短暫受損,多數產能已迅速恢復,展現營運韌性
美國擴廠動機
因應 Apple、NVIDIA、AMD、Qualcomm、Broadcom 等五大美系客戶強烈要求
美國六廠規劃
N4已量產、N3加速、N2/A16擴建中;共六晶圓廠+兩封裝廠+一研發中心
產能配置轉移
未來30%之2奈米與更先進製程產能將落地美國
否認合資傳聞
魏哲家重申「未與任何公司合資、授權或技術分享」
關稅觀察
尚未觀察到提前拉貨,法說重申目前成長來自實質需求
景氣展望
消費市場回升仍待觀察,整體展望維持審慎樂觀,全年美元營收將年增mid-20%
毛利率展望
海外擴廠將稀釋毛利率 2~3%,長期擴大至 3~4%,但透過協商與規模經濟力保穩健獲利
資料整理:魏鑫陽

延伸閱讀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