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Google董事長投書示警,指出美國半導體太依賴台、韓,尤其是台積電,呼籲拜登政府應加速在美扶植。消息一出引發投資人驚恐,讓台積電股價本週持續下探破500元。然而,英特爾在週四隨後發聲明坦承,堪稱規模最大的俄亥俄州擴廠計畫,恐將延後或縮水,執行長基辛格則在華府求援。台積電的戰略價值,還沒被取代?
台積電和英特爾兩家半導體公司同時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動工,廠址相距僅80公里,兩邊都希望在2024年投產,且現在就開始爭奪人才,不過,對台積電來說可能更加艱辛。
3M在比利時的半導體冷卻廠產線,被外媒驚爆無限期停工。原來,該工廠占據全球高達八成的半導體冷卻劑產量,台積電與三星都是客戶,卻釀出汙染醜聞。在800位周遭居民體內,被測出PFAS化學物質的過高殘留,迫使當地政府祭出全球最嚴格監管。到底PFAS對人體危害的爭議在哪?和被禁用在不沾鍋的PFOA關係為何?是否將對半導體業帶來衝擊?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本週一場活動會後QA時,稱許台積電的這些關鍵成就需要有過人膽識,不是誰都能辦得到,並預言英特爾的轉型路不好走。至於全球最關注的俄烏戰爭,本週拜登訪歐,一連參加四場重要會議,正是為了商討該危機因應,堪稱是冷戰後西方勢力最密切交流的一週。另外,國外3C達人揭露全球顯卡價格正雪崩,如華碩顯卡一天就跌35%。背後真相值得探究。
西方跨國企業紛紛自俄羅斯「退群」,俄羅斯當局回擊,針對這些企業發起反制裁,甚至祭出收歸國有的狠招。本週還關注英特爾將在歐洲展開的鉅額投資計畫,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橫跨六個國家,其中的超級工廠將設在德國。另外,COVID-19再度出現了新病毒株,而且是兩種病毒混合產生的新變種。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祭出制裁反制,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全球電腦晶片業者已開始停止向俄國銷售。
英特爾、台積電全球擴廠兼併大車拚,英特爾昨天宣布以總計54億美元現金,收購以色列晶片公司高塔半導體,再度宣示強化代工事業;台積電傍晚則透露日本廠最新進度,公布電裝株式會社(DENSO)將參與在日本熊本縣設立子公司JASM少數股權,投資金額與索尼相同為3.5億美元,台積電仍握有主導權,但股東陣容再擴大,有助未來拓展車用晶片布局。
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傳出將斥資2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建立新晶圓廠。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認為,英特爾擴大投資,短期內不致對台積電造成威脅。
2022年,「矽島」台灣最不可忽略的全球區域貿易協定,當屬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這個美國自新年伊始即將啟動的地區戰略,為什麼台灣半導體產業占據要角?一張圖讓你搞懂。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13日晚間搭乘私人專機抵台,基辛格在預錄的影片中表示,他很高興能夠回到台灣。基辛格還說,英特爾期待在台灣繼續深耕、努力。
外電彭博報導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下週將訪問台灣和馬來西亞,並拜會台積電高層主管,這是他今年初接掌英特爾執行長以來首訪亞洲。儘管基辛格稍早指出台灣是個不穩定的地方,但據了解,基辛格此行來台,應是敲定採用台積電最先進製程包括三奈米製程訂單等事宜。
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今(6日)出席司法院趨勢講堂,再度以「珍惜台灣半導體晶圓製造的優勢」發表專題演講,演講期間回應外界關注英特爾新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近期砲火瞄準台灣與台積電時,則再次反擊,並爆料過去英特爾找台積電幫忙的始末,以及過往基辛格2015年來拜會他的往事。
反對美國補貼台積電、三星,英特爾執行長向白宮喊話:「台灣不穩定。」血液檢測技術失敗而被告詐騙的Theranos創辦人霍姆斯,竟在庭審時「舉報」自家總裁兼前男友的控制欲極強,聲稱自己也是受害者。歐盟推出3000億歐元基礎建設計畫,與大陸「一帶一路」倡議競爭。
台積電(2330)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案獲得美國政府支持,如火如荼進行之際,出現反對聲浪。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出面向白宮喊話,反對美國政府補助台積電、三星等非美系業者前往美國投資並獲得補助,更指中共軍機擾台,「台灣不是一個穩定的地方」。
英特爾(Intel)擴大布局台灣,積極徵才,尤其希望廣徵女性人才,特別祭出推薦獎金,英特爾員工推薦男性新成員可獲新台幣8萬元,女性更達16萬元。
5G掀起產業數位轉型浪潮,改變遊戲規則。看好企業對於5G專網的期待,廣達集團旗下、同時也是全球資料中心解決方案領導供應商的雲達科技(QCT),以軟硬體雙管齊下的方式,快速為企業部署基礎架構,滿足AI、5G等實際應用情境,不只透過智慧製造,其他像是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加速各產業數位轉型落地,搶攻未來商機。
威盛(2388)昨(4)日晚間宣布,該公司及旗下持股100%子公司Centaur Technology與英特爾簽署契約,部分Centaur員工將加入英特爾,英特爾並將支付Centaur公司1.25億美元(約新台幣35億元)。由於Centaur是威盛在美國德州成立超過20年的研發中心,此次協定,意指部分Centaur研發團隊將嫁給英特爾。
美國晶片業龍頭英特爾表示,全球的供應鏈有必要重新平衡,因此規劃在歐洲興建八座晶圓廠,預計年底前將決定廠址。
全球半導體巨擘英特爾(Intel)今天揭露與台積電合作的新細節,將運用台積電的5奈米、7奈米和6奈米製程,來打造英特爾的Ponte Vecchio新晶片與Alchemist繪圖晶片。
英特爾(Intel)傳出打算斥資約300億美元,收購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認為,英特爾此舉將是弊大於利。
日本媒體2日報導,蘋果與英特爾將率先採用台積電的次世代3奈米製程晶片,預定明年下半年開始量產。這也顯示,台積電仍將在美中科技大戰第一線扮演關鍵角色。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表示,美國亞利桑那州5奈米製程晶圓廠開始動工。不過,亞利桑那州氣候乾燥、位處沙漠地帶,為什麼台積電選擇在那裡設廠,連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也加碼200億美元增蓋兩座晶圓廠。
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有意在德國興建晶圓廠,為歐洲業者提供代工服務,減少對亞洲的依賴,不過建廠前提是獲得足夠的政府補貼。
美國晶片業龍頭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有太多晶片是在亞洲生產,這種狀況並不令人樂見。
紡織股后「聚陽」的接班梯隊曝光了!聚陽董座周理平破天荒攜手經營團隊露面,當中還有待過Intel、他的獨子周心鵬。究竟,紡織巨頭+科技二代,將如何促成聚陽的三年轉型大計?
英特爾(Intel)23日宣布將耗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Ocotillo興建兩座新的晶圓廠,並且建立晶圓代工業務為其他公司製造晶片,這代表英特爾將與台積電(2330)展開直接競爭。不過英特爾也透露,將把一些所需晶片委交台積電代工,但多數保留自家生產。
美國、中國與歐盟有意扶植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研調機構IC Insights認為,各國政府五年內每年至少要花費300億美元,才有機會趕上與台積電及三星的技術競賽。
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準執行長杰辛格(Pat Gelsinger)宣布,計畫2023年自行生產多數晶片,拖累亞洲部份半導體供應商股價大跌。
財經網站CNBC報導,不管未來四年美國是誰執政,首要的戰略競爭關注焦點都是中國,這使得英特爾在下一代晶片製程進度落後,關係到國安,小小的晶片將成為下任美國總統的棘手大問題。
台積電勁敵英特爾,仍陷在救亡圖存關卡,本週一(10/19)又祭出了新的自救行動:將以90億美元賣出NAND型快閃記憶體部門給韓企海力士(Hynix)。這是否牽動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對台積電又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