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最權威的中國通-費正清新解

任孝琦
user

任孝琦

1989-02-15

瀏覽數 12,850+

最權威的中國通-費正清新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9 / 3月號雜誌 第033期遠見雜誌

在美國,一般漢學家通常只能引領風騷五年、七年,費正清卻影響學界、政界和輿論界達四十年之久,原因是他的主張能夠與時俱進,做了多次修正。

「他並不是投機分子,而是他相信歷史學應與民意結合,當民意改變時,歷史學家也應該跟著變。」新近出版的「費正清傳記」(John Fairbank and The American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China)作者保羅.伊凡斯教授,今年一月下旬在台灣大學政治系的一個座談會中,為這位一生充滿爭議的美國漢學大師,下了如是的註解。

現任教於加拿大約克大學的伊凡斯教授,在研究生時代曾雄心勃勃地想為五位漢學家立傳,而在寫博士論文時決定從知名度最高的費正清著手。

三十層樓高的資料

一九七七年,伊凡斯登門拜訪費氏,表達為他寫傳的心意時,費氏建議他先看看哈佛大學收藏的相關資料;這些資料包括費氏在教學期間撰寫的論文、講義、正式信函等等,堆滿了幾個房間。伊凡斯一一詳讀,費氏顯然相當滿意這位年輕人的勤懇,因此將所有他的私人資料,包括日記、信件、筆記、剪報,也逐步地全部提供給伊凡斯參考。伊凡斯花了九年的時間,才讀完這些堆疊起來有三十層樓高的資料。

伊凡斯透露,費氏是個非常重視紀錄的人;他不喜歡利用電話談事情,一切都要出之於白紙黑字,因此他每天至少寫二十封信,封封留下紀錄。他也重現別人對他的批評,因此凡是有關他的剪報,不論是以那一種文字發表,他都剪存,甚至包括了兩大箱台灣報章雜誌的批費文章。

費氏今年八十二歲,已是個與時代潮流脫節的老人,但是仍然相當執著於客觀的學術原則。事實上,伊凡斯指出,費氏就是認為伊凡斯不是美國人(他是加拿大人),與哈佛大學無淵源(他在加拿大受教育),他不是歷史學者(他是政治學者),應該可以保持較為客觀的立場,因此同意讓他為自己立傳。並且,在撰寫的過程中,費氏對內容只表示過一次建議:批判性越強越好。

伊凡斯卻說自己並沒有刻意從批判的角度去寫這本書。他認為根據資料所摘錄的事實,和接受訪談的八十位費氏的學生、同僚、批評者所說的話,已足以反映出費正清這個人和他的思想。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從諒解的角度看費正清

伊凡斯的客觀立場獲得了許多學者的肯定。芝加哥大學的阿契拉.伊瑞葉教授評論說:「伊凡斯如果從批判或反批判的角度來寫費正清會比較容易,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反倒有始有終地從一個諒解的角度,去看這個人對美國社會和學術界的影響,以及多變的政治現實對這個人的影響。」

據伊凡斯敘述,費正清當年是因為聽了政治學者韋伯斯特(Charles Webster)的一場演說,而決心投入研究中國的志業;那麼他自己會不會因為寫了這本書,而走上同一條路呢?伊凡斯笑答,他寫這本書確屬機緣,但談到一生的志業,目前還言之過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