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USR人才共學組、在地共融組楷模獎》臺北大學推青銀共學,全齡大學應運而生

張眞
user

張眞

2025-04-08

瀏覽數 95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臺北大學校長李承嘉(右二)與師生攜手在地長者,翻轉高齡價值。陳之俊攝
臺北大學校長李承嘉(右二)與師生攜手在地長者,翻轉高齡價值。陳之俊攝
聽遠見

本文出自 2025 / 4月號雜誌 跨界不設框 超樂活世代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臺北大學師生攜手社區長者,以「前瞻超高齡大學3E行動計畫」翻轉高齡價值,不僅服務在地,更將影響力擴及全台,為高齡社會注入新活力,也榮獲本屆《遠見》USR獎人才共學組楷模獎。

在台灣即將迎來超高齡社會之際,我們對於大學的想像,是否仍停留在年輕學子的專屬殿堂?走進臺北大學,你會發現這個既定印象已被打破。在教室裡、社區活動中,銀髮族的身影與年輕學子交織,他們不再是單向被服務的對象,而是知識的傳承者、學習的伙伴。這股翻轉高齡價值的力量,正是來自臺北大學社工系推動的USR計畫「前瞻超高齡的大學3E行動計畫」。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長者活得健康、有尊嚴,成為現今的重要課題。臺北大學社工系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主任曾敏傑表示,過去大學在USR推動上,多半著重於對弱勢長者的服務,但往往忽略了長者本身擁有的知識、經驗與價值。 

學生走進社區,長者走入學校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訂《遠見》 贈 暢銷書籍 特價 2,080 元

延伸閱讀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