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111人力銀行在2024年的一份調查顯示,全台灣有89%的上班族1對退休金準備感到焦慮。你,是否也是其中之一?
過往,我們常以為只要好好的存下一筆錢,就是做好了退休準備,但現在,退休規劃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被大環境變化拉長了賽道,也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你知道該做財務配置,但面對眼花撩亂的金融商品卻不知從何下手;你規劃了完美的退休生活,卻總有意想不到的支出打亂節奏。
這些挑戰不只是個人的煩惱,更是整個社會面臨人口結構變遷的嚴峻考驗。根據國發會2的推估,台灣正以全球最快的速度邁向高齡社會,未來長期少子高齡化現象將更趨明顯,從1990年有12.4個年輕人扶養一位長者,驟降到現今的3.6比1,預計到了2070年,這個數字更將變成驚人的1比1。換句話說,未來每個人不只要養活自己的退休生活,還得同時扛起一位長者的重量,「退休金夠不夠用」這個問題,成為人們難以擺脫的一大挑戰。
面對老後的三大財務焦慮,怎麼解?
當我們仔細檢視這個揮之不去的焦慮,會發現它其實是由三大恐懼交織而成:
第一個恐懼就是無形的小偷—錢不夠用。辛苦存下的退休金,很可能無法維持我們期待的退休生活水平。
第二個夢魘來自財務規劃與配置的專業迷宮。該把資金分配在哪些項目?如何調配不同年齡階段的保障與理財需求?要維持多少流動資金以應付緊急狀況?這些決策都需要專業的財務知識,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要完整掌握這些規劃實在不容易,以至於遲遲無法展開行動。
最後一個,也是最令人不安的,是那些難以預測的長壽風險。根據衛福部2022年的統計資料,台灣人的平均壽命雖逐漸增加(除受疫情影響的2021-2022年),但若以平均壽命減去平均健康餘命推算,台灣人的「不健康餘命」男性平均6.7年,女性更長達8.2年3、4 。照護費用的增加,可能迫使我們提前動用退休金;當退休金提早用罄,卻又面臨壽命可能延長,必須不斷增加生活與醫療額外支出的窘境。
這也難怪有89%的上班族1對退休金準備感到焦慮,當我們的人生愈來愈長,風險的不確定性也就愈來愈高,如何在財務規劃中建立完整的風險防護網,成為退休準備不可忽視的關鍵。
分紅保單:替退休馬拉松備妥補給站
面對退休規劃的三大挑戰,近年興起的「分紅保單」憑藉其特殊保障機制,成為了這場退休馬拉松中的重要補給站。
有別於傳統保險商品,分紅保單透過分紅機制創造資產增值的機會,面對無法預測的大環境;由保險公司專業團隊進行市場研究和風險控管,解決財務配置的專業門檻;具有提供固定生存保險金給付特色之分紅保單,有機會享有穩定退休金流,同時設置多重保障機制應對人生突發狀況。它的最大價值便是能同時滿足「保障」與「紅利共享」需求。當保險公司經營分紅保單帳戶之績效良好時,保戶有機會享有紅利;即使市場表現不佳,基本壽險保障依然確保無虞。
挑選績優公司 實現「長期保障X專家配置」
富邦人壽分紅保單具有「保障+分紅」的特色,多元分紅保險商品設計,協助保戶達成「長期保障X專家配置」雙重效果,保戶只要長期持有,就能有機會享受富邦人壽經營分紅保單之績效。
首先是專為0-59歲設計的「活利優退分紅終身保險」,提供3年或6年兩種繳費方案,並可以依需求自行選擇在55、60或65歲開始請領生存保險金,一直領到保險年齡屆滿99歲仍生存為止,對抗老年財務風險,甚至在生命最後歷程還能提前給付,降低醫療費不足的健康風險、長期看護需求的照護風險等,特別適合想要提前部署退休金流與降低風險的族群。
另一「美富優退外幣分紅終身保險」則是以美元計價的方案,與「活利優退」的關鍵差異在於美元計價的特性,有助於分散貨幣風險,適合有全球資產配置需求的民眾,同時具備分散風險、壽險保障累積資產,以及穩健金流的特色。富邦人壽觀察到有不少家長善用「美富優退」為子女進行財務規劃,作為傳家寶或成年禮。
提早備戰,從容完賽
在這場退休馬拉松中,社會結構的改變就像是賽道地形的轉變,當「一人扛一老」的陡坡出現在前方,我們更需要及早調整策略,為可預見的未來做好準備。
馬拉松不是靠蠻力就能完成的競賽,我們需要合適的裝備、完善的補給計畫,還要懂得調配體力。而分紅保單不只提供基本的保障裝備,還能透過分紅機制為資產創造增值機會,在漫長的賽程中維持最佳狀態。
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一場跨世代的接力賽,我們的完賽表現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負擔是輕鬆或沉重,透過妥善的財務規劃,不只能讓自己跑得更輕鬆,還能為下一棒的跑者鋪墊前方道路,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分紅保險單之保單紅利部分非本保險單之保證給付項目,富邦人壽不保證其給付金額。
1 https://www.1111.com.tw/news/jobns/158016
2 https://www.ndc.gov.tw/nc_27_38548
3 https://dep.mohw.gov.tw/DOS/cp-5082-55400-113.html
4 https://dep.mohw.gov.tw/DOS/lp-508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