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抗暖化投資術 低碳商機全球熱 如何投資?

范榮靖
user

范榮靖

2007-09-01

瀏覽數 21,550+

抗暖化投資術 低碳商機全球熱 如何投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7 / 9月號雜誌 低碳變黃金

這一年來,隨著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傳播抗暖化議題全球發燒,低碳投資也愈來愈火紅!

去年年底,世界銀行與全球11個機構共同斥資10.2億美元(約330億台幣),用來取得江蘇省梅蘭化工和三愛富中昊兩家民營企業往後七年95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權。

根據「京都議定書」協定,從2008年到2012年,美、英、日等35個先進國家,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超過聯合國事先配額,否則將被重罰。

這些先進國家在無法達到標準前,只好積極向外購買二氧化碳排放權,衍生出龐大低碳投資商機。

大勢所趨下,全球碳交易巿場未來成長驚人。聯合國估計在未來幾年內,就會突破1000億美元。

台灣低碳概念股漲翻天,相關基金賣到爆

「強調低碳,甚至無碳的投資機會,也在國內如火如荼擴展,」華頓投信副董事長羅立群觀察。

台灣的低碳概念股就是由茂迪搶得頭香。

2005年初,台股表現平平,但這時,一檔沒沒無聞的個股茂迪,卻像鴨子滑水般,以188元的股價超越聯發科,成為新的股王。

消息傳出,許多還未跟上國際趨勢的人還難以置信,就連不少專家也因茂迪所處的太陽能電池產業太過冷門,難以引起巿場共鳴,抱持觀望態度。

沒想到,茂迪就在眾多懷疑聲中,一路過關斬將,一年三個月後站上926元高點,以實力向世人證明低碳投資時代來臨。

果不其然,繼茂迪後,台達電、中美晶、合晶、鼎元、大同、茂矽、益通等低碳投資個股股價也逐一創下新高紀錄。

不只個股,低碳概念基金也愈來愈炙手可熱。

去年10月,國內第一檔投資替代能源、水資源及環境污染控制三大產業的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甫一問世,深受歡迎,不到六個月,募集額度已達上限328億元,只好再向主管機關追加額度。

國內投信公司前仆後繼投入。根據調查,國內投信目前正在送件審查的低碳概念基金便有四檔。

近年,從碳權交易、低碳股、到低碳基金,低碳投資蔚為風潮,原因和「傳統能源日漸稀少有關,」匯豐中華投信關鍵能源基金經理人林秀璘說。

此外,傳統能源在使用時多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導致氣候暖化,全球天災頻傳。

於是,考量到傳統能源枯竭、汙染問題,更多投資人投資低碳相關標的,「既可賺取利潤,又不會對地球汙染,」林秀璘進一步觀察。

國家與企業投資標的1.碳權交易全球紅,衍生性商品熱

在眾多標的之中,碳交易巿場是近期最火紅的代表之一。根據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的「京都議定書」規定,35個已開發國家必須在2008到2012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1990年的94.8%範圍內。

但短時間內欲達成目標談何容易。折衷之後,這些國家可以向減量績效很好,有多餘碳(排放)權的其他國家或企業購買碳權。

或者,他們也可以提供額外資金和技術協助其他國家的企業減少排放溫室氣體,而報酬則是取得減少部分的碳權。

全球碳資產公司執行長陳堯文分析,這些碳權除了留作自己使用之外,也可拿到公開巿場出售。

目前,全球稍具規模的碳交易所都在歐洲,分別為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歐洲氣候交易所、挪威奧斯陸的北方電力交易所、法國的未來電力交易所,以及德國的歐洲能源交易所等。其中,歐洲氣候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約占全歐82%。

去年,這四個交易所的碳權單日成交量曾經突破1000萬噸,平均也有200萬噸水準,單日成交額超過5000萬歐元,也就是超過20億台幣。

至於美國,雖然也在2003年成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但因為美國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只限內需市場,無法拿到國際上交易,每噸碳權價格僅有3美元左右,遠低於歐洲的15歐元,規模也不大。

不只現貨,碳權交易也已發展出相關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期貨、選擇權,加上也可能採行信用交易,使得巿場規模愈來愈大。

國家與企業投資標的2.碳權基金 交易破百億,市值逾千億美元

隨著全球暖化議題受到萬眾矚目,全球碳交易巿場,前景一片光明。

世界銀行統計,前年全球碳交易巿場規模100億美元;去年300億美元;2008至2012年,每年至少600億美元。德意志銀行更預估,2012年後,開發中國家也可能加入,上看1500億美元。

看準這波商機,日本、新加坡、香港、中東地區,也都表態,想成立類似交易所進行碳權公開買賣。

在碳交易蔚然成風時,也帶動各式碳權基金前仆後繼成立。

今年4月,設於英國,一家專門研究再生能源的機構——新碳金融公司(New Carbon Finance)公布最新資料顯示,光是去年10月到今年3月,短短半年,新成立的碳權基金多達12檔,累計全部已達58檔。這12檔一共吸金47億美元,使得碳權基金規模從71億美元增加至118億美元,成長66%。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全球碳資產陳堯文解釋,已開發國家或企業為使資源整合,多是獨資或透過多邊合作,成立碳權基金,購買碳權或投資於開發中國家企業的減量計畫。事成後,碳權基金取得排放權,可以分配給基金投資人或在巿場出售,換取資金。

此外,美林、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也分別計畫投資2億、30億美元,運用自己專業,將碳權包裝成各式衍生性金融商品。

個人可投資標的

替代能源基金漸竄紅,產值上看6250億美元

雖然碳權基金前景看好,但至今並未以共同基金方式對社會大眾募集,而是針對特定人士或企業,一般人除非有特殊管道,否則根本無法投資。

理柏基金研究機構經理馮志源透露,在理柏的全球共同基金資料庫裡,尚未出現這類基金。

另外,一般民眾想要在歐洲氣候交易所下單購買碳權,也得透過交易所的會員公司才行。目前,國內券商無法提供這類服務。

在台灣一般人還不太可能參與碳權交易下,最可行的低碳投資,算是投資相同概念的低碳產業,其中又以替代能源最被各界看好。

康和證券投顧行銷產品部專案經理鄧盛銘解釋,替代能源就是替代掉石油、煤等傳統能源的乾淨能源,包括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以及生質能等。

鄧盛銘進一步解釋,生質能是把各種農林漁牧的產品或廢料,化成可用能源,例如從玉米、蔗糖、甜菜提煉成乙醇汽油。

國際能源總署(IEA)就預估,全球替代能源市場產值將在2010年達到6250億美元,是2005年的13倍,機會無窮。

太陽能、風力發電、生質能都是替代能源選項

在國內,就有不少企業搶攻這塊商機,又以太陽能投資最為積極。

中信證券研究部協理朱晏民分析,太陽能發電必須運用半導體技術,對台灣企業而言,優勢較大。

但在投資太陽能個股時,必須留意這個產業上肥下瘦的特性。全球從事下游太陽能電池的廠商多達40多家,但掌握上游矽晶圓的企業只有十家,甚至握有關鍵的多晶矽公司全球僅有六家。朱晏民進一步分析,近期上游矽材料一直短缺,掌握矽晶圓的廠商等於握有生死大權,導致下游廠商經營困難。

去年,國內太陽能電池大廠益通股價一度衝上1200元大關,但今年卻因原料取得疑慮,上半年表現平平,股價腰斬;茂迪股價也同樣從高點下滑。

相對地,中美晶掌握矽晶圓原料,股價不斷上揚。台灣工銀證券投顧預估,中美晶今年、明年營收成長率將達66%、51%,後勢看好。

也難怪,今年7月,茂矽的太陽能電池才剛量產,也為了取得原料順利,準備往上游矽晶圓發展。

對於發電成本最接近傳統發電的風力發電,台灣也沒放棄。

為了整合國內產業發展資源,金屬中心與台朔重工、大同、東元、中興電工等60多家業者,共同籌組「風力發電設備產業聯誼會」,協助業者建立本土化的設備零元件供應鏈,期望2010年達到年產值110億元的目標。

至於生質能,國內尚在起步階段,未成氣候。這類大廠仍以歐美先進國家企業為主。

投資替代能源基金,分享國際大廠抗暖利益

其實,在替代能源領域,雖然台灣積極投入相關產業,但不可諱言,「在替代能源領域,還是歐美企業的天下,」德盛安聯投信投資管理部海外投資首席傅子平坦言。

從德國漢堡起飛,往北抵達丹麥,沿著海岸線,整排風力機轉動著,畫面壯觀。難以想像的是,這些風力機全部出自全球最大的丹麥Vestas公司。過去20年,全球35%風力發電機都是由Vestas製造。

傅子平分析,全球風力機產業相當成熟,必須整合航太、材料、機電、自動控制等技術才行,整合趨勢明顯,小廠愈來愈難跨入。

這時,想要分享這些國際大廠利潤,投資替代能源基金是個不錯的方法。傅子平解釋,這類基金透過基金經理人專業判斷,投資全球各地替代能源大廠,例如Vestas、Renewable Energy等,讓投資人不費吹灰之力就可分享這個產業獲利。

替代能源基金績效不差。根據理柏統計,近一年報酬率約30%~40%,遠比傳統能源基金還高,波動幅度又比傳統能源基金低。

但替代能源基金進場時間點不若傳統能源基金可以知道淡旺之分,「可以採取定時定額方法,長期投資,掌握持續向上的成長趨勢,避開高點套牢的風險,」理柏馮志源建議。

現在,這類基金為了豐富持股內容,有些也會投資從事減低環境汙染的企業,例如廢棄物處理、回收與環境污染控制產業等。

環境污染控制潛力無窮。根據國際環境企業(Environmental Business International)預估,2006年全球環境污染控制產業規模可達7155億美元,較上一年成長17.45%。

此外,因應全球汙染議題,水資源也是重要議題。康和投顧鄧盛銘解釋,過去100年,全球人口增加兩倍,用水量卻成長五倍,如何將鹹水淡化、廢水再生,成為一門好生意。

這已是一股不可擋的趨勢,低碳投資愈來愈受各界青睞。例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去年也投資替代能源產業。

你,開始低碳投資了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