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榮獲台北國際勞工影展最佳長片、入選2023布魯塞爾獨立電影節與英國金斯頓影展等國內外影展的紀錄片《臨演人生》,由獨立紀錄片導演伍心瑜耗時7年拍攝紀錄,是她首部推上院線的作品,同時也是首部以臨時演員做為主角的紀錄片。
《臨演人生》紀錄著張可韓、石聖龍、蔡孟婕三位臨時演員,讓觀眾一窺這群在鏡頭前身為無名英雄的世界,紀錄他們的日常生活與演出過程,宛如真實版的《喜劇之王》。
《臨演人生》揭露臨時演員不為人知的甘苦
《臨演人生》三位臨時演員,包含張可韓、石聖龍、蔡孟婕,他們儘管背景、性別、年齡各異,卻同樣因對表演的熱愛,選擇投入這條充滿未知的道路,無懼艱辛與挑戰。
片中真實呈現他們在追夢路上時遇到的困境——臨時演員不僅需面對漫長的等待,還有角色的不確定性,甚至就算是到了片場都無法預測能否入鏡,同時還得考量到家庭與經濟的壓力,這些鏡頭背後的故事展現他們為了夢想而堅持逐夢的決心與勇氣。
先前公開的電影海報,由知名漫畫家莊永新創作,將三位臨演的形象臨摹成其飾演過的角色服裝,他們乘坐著車奔馳在蜿蜒的道路上,象徵他們在追夢之路上的堅持與熱情。
就算在鏡頭背後,他們依然努力與堅持
導演伍心瑜分享,過去紀錄的對象,多關注於原住民和更生少年,這次拍攝臨時演員的題材更多了處境相似的同理心。
作為影視工作者的一份子,她更能體會他們對工作的熱情,與不被家人所理解和祝福的狀態。她提到,在拍攝臨演們和家人互動的過程中,如同回看自己與家人之間的關係,那種倔強不聽勸卻又渴望得到肯定的複雜心情。
「我們不缺告訴世人『努力就能成功」的勵志電影,更缺的是這些努力掙扎浮出水面,反客為主,證明自己的平凡,也不平凡的框外人生。」她希望透過《臨演人生》,讓觀眾看見鏡頭背後那些不被看見的臨演們,他們的努力與堅持,正是每一份工作背後不為人知的真實寫照。
可能徒勞無功,還是義無反顧投入其中
《臨演人生》不僅記錄了臨時演員的努力與掙扎,也讓蔡孟婕的家人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真正看見她在外打拚的模樣與心路歷程。
從最初的不理解、不支持,到如今的全力相挺,這份轉變讓她深受感動,她說,「我爸平常話不多,但曾問我:『妳現在真的很快樂嗎?』得到肯定的答案後,他開始默默關注我的動態與作品。我媽則像是我的翻版,雖然擔心,卻也理解,總是叮囑我要讓家人知道自己的狀況。」
家人們在觀影後感慨地說,「感動是因為看見她的努力,撼動則來自於她的堅定與成長。」
導演伍心瑜表示,最初不理解為何極可能徒勞無功的臨時演員,仍吸引許多人義無反顧地投入其中。然而隨著深入了解,她發現驅使他們前行的是對表演的熱愛與渴望,這份執著往往伴隨現實壓力和家人的擔憂,而她自己也深有同感。
她分享,「當我花7年紀錄這部作品時,家人曾不解,甚至懷疑:『這樣的題材,真的會有人想看嗎?』」
伍心瑜回憶,憂心忡忡的父親雖然不懂拍片,卻仍力挺,「需要多少人來捧場?我來找!」。而母親則說,「當初她選擇這條路,我們知道會辛苦,雖然擔心但也明白無法阻擋。現在終於有作品上映,作為媽媽,只能祝福她一切順利。」
這份從擔憂到支持的轉變,與現實生活中許多的家庭心境如出一轍,家人或許無法完全理解這條路的艱辛,但當他們在大銀幕上親眼看見孩子的努力與堅持時,那份不解終究化作了感動與驕傲,也讓他們學會尊重並支持彼此的夢想。
紀錄片《臨演人生》由伍心瑜導演費時7年完成,本片記錄當代3位不同背景的臨時演員,對照出台灣與中國兩地之間近年來影視產業的消漲。導演以平行的視角,紀錄著鏡頭背後默默奮鬥的臨時演員們,讓這群在影視產業裡的無名英雄站上聚光燈,捕捉他們在不被看見的一面,也希望觀眾能將目光放置於鏡頭之外,關於臨演們的真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