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TikTok上Z世代,瘋「No-Buy」挑戰!我有3省錢建議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user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2025-02-10

瀏覽數 8,150+

Y與Z世代年輕人挑戰不購物、杜絕衝動消費。(僅為情境示意)取自Unsplash
Y與Z世代年輕人挑戰不購物、杜絕衝動消費。(僅為情境示意)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最近TikTok上掀起一股「No-Buy挑戰」風潮,Y與Z世代年輕人紛紛挑戰不購物、杜絕衝動消費,以求存下更多錢,不再讓自己永遠只能當個中產階級。但在這個購物誘惑無所不在的時代,真的能做到嗎?曾經我也是個忍不住手滑的人,逛街看到折扣就買,但如今我已學到功課,在此分享3點個人常使用的省錢建議。

最近讀外媒報導指出,曾經TikTok是炫富Z世代網紅聚集的地方,今年卻不同了,反而是標榜「No-Buy」的不購物精省挑戰當紅。

我點開TikTok的#no buy標籤,發現滿滿的年輕網紅們,開始分享起他們決定在新的一年不買東西的規劃。他們並呼籲人們盡可能少地買新東西,甚至還列出了他們不會購買的特定物品。

其中幾位網紅更開始提倡「見底計畫」,意味著把美妝產品用完才能再買新的,或者東西用到過期、毀壞才能添購新品。

@thegemden the rules are finally here, after a month of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revision, i am happy with the outlined rules for my no buy! #nobuy25 #nobuy #underconsumption ♬ original sound - thegemden

但這對一般人來說,似乎相當難做到,因為我就有一位同業好朋友,非常喜歡花錢,她花錢如流水的地步令我嘖嘖稱奇。

例如:她會加入頂級水果的團購群組,隨時想下單購買,從大學起就有著龐大的慾望想買奢侈品,至今整個家裡擺滿了20~30個名牌包,甚至生小孩後,還請了24小時保母換得人生自由。她笑稱自己絕對要工作到65歲,可能還不能退休,讓我不知所云。

在台灣,中產想財富自由標準高

但驚人的真相是,財富自由的標準極高。國泰投信與台灣指標民調也有一項「2024 年全民退休大調查」顯示,民眾預估的退休年齡平均在 60.1歲,但需要的退休金落在1432萬元。然而,認為自己準備足夠存款的人卻只有三成不到(約29.2%),而財務準備不足的人則高達 67.5%。看到這個調查的當下,我感到無比震驚,因為天真的我,以為1000萬就足以退休。

不過仔細思考,真實的生活中,的確充滿無數的誘惑,隨時都能產生財務破口,必須無時無刻理性思考,才能克制「情緒性消費」。很慶幸的是,我是個還算節儉的人,今年來我甚至強烈執行極限儲蓄計畫,因此能總結出3個不花「情緒性消費」的心法,能夠幫助大家從此只花聰明錢。

給Z世代精省建議1:別盲目團購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要盡可能減少出門逛街的時間或是辦公室團購的次數,將省下來的錢跟時間,長期投資自己。實際執行的方式包含放假時可以選擇宅在家裡或是去圖書館閱讀書籍。說真的,這種不花錢的嗜好,也不會太難做到,還能長期下來省出一大筆錢,甚至還能加倍回收投資的錢,賺到更多的錢。

回想起剛出社會的我,非常不懂事,下班的興趣只剩下去逛街買衣服,無形之中花了一堆冤枉錢。最後有些衣服不太實穿,只穿1、2次或根本沒穿過,最終我下定決心,下班不再亂花錢,選擇長期閱讀職場書籍和寫作投稿分享職場知識。一年後就產生複利成長,閱讀習慣也讓我正職工作績效變好了,甚至投稿累積的文章,還幫我出了書,產生被動收入來源。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盡可能減少出門逛街的時間或是辦公室團購的次數,將省下來的錢跟時間,長期投資自己。取自Unsplash

盡可能減少出門逛街的時間或是辦公室團購的次數,將省下來的錢跟時間,長期投資自己。取自Unsplash

給Z世代精省建議2:花時間思考想要什麼

至於第二點,我也相當推崇。原因在於多數的消費幾乎是不理性的,任何東西絕對沒有非買不可。回想起我有一位老師很愛精品咖啡豆,每當她走進店裡,就很難不花錢,因為服務人員給她試喝後,體驗實在過度美好。但我個人為了避免這種不必要的誘惑或衝動消費,我會在買一樣東西之前深思熟慮,甚至先跟朋友打聽使用評價,透過充足的資訊和時間來思考自己到底有多需要某樣東西,真的需要才去店裡試用跟購買。

例如,幾個月前,我想買一台掃地機器人,節省打掃時間。但是參考朋友的評價後發現他們沒有很推薦,於是我就決定暫時不買。

說實話,我能忍住這種不必要的慾望,是因為我媽媽時常買了鮮少使用的家具或難用的吸塵器,最後完全把錢丟進水溝。長期小錢丟水溝,說穿了還是浪費了一筆錢。因此現在的我,會先打聽什麼東西好用,並評估自己真的需要、能幫我省時省力省麻煩,才會下單購買。

給Z世代精省建議3:別單純經過覺得該買點什麼

最後一點特別重要,更是許多人花錢莫名如流水的破口,那就是對特價、優惠毫無抵抗力,或單純經過某家店,就覺得自己應該買點什麼。以前我對於這點相當無感,甚至覺得特價時就該買,以免未來多花錢。

但是最後發現,自己雖然很愛喝咖啡,但不買星巴克的買一送一,也不會怎麼樣,更沒有非喝不可的理由。理性思考後,我就不會對買一送一的促銷活動特別有感,甚至還能找出平替,變相省錢。

本文執行「No-Buy」的道理也是差不多,簡單說就是不花「情緒性消費」,並減少浪費。我的作法是直接丟掉鼓勵下次消費的折價券,並堅定地買完需要的東西,無論折扣與否就回家。

許多人花錢莫名如流水的破口,就是對特價、優惠毫無抵抗力。取自Unsplash

許多人花錢莫名如流水的破口,就是對特價、優惠毫無抵抗力。取自Unsplash

面對自己的慾望,我秉持著一次只能買1件或1個最喜歡的東西為原則。練習久了,大腦就會開始理性,甚至還可以自己算出第二件半價和買一送一是打幾折,最終就會發現不買最省錢。

希望這3個秘訣能幫助大家多理性思考,少花更多「情緒性消費」,甚至可以早日開啟「不購買挑戰」,提前存夠退休金,實現財務自由!

你可能也喜歡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數位專題

走鋼索的中產階級

體感頻撐不起的夢想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