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叫好又叫座的存股口袋名單,為何現在卻「跌跌不休」?避免存股變存骨,投資觀念一定要與時俱進!根據統計,存股成分還能反映世代差異,而43歲是分水嶺。究竟各世代都存了哪些股?
中鋼與台塑在資本市場引領風騷數十年,曾經是菜籃族必備的定存績優股,不過近年股價持續探底,1月中鋼股價來到近10年新低價17.85元,台塑也來到31.25元、創下近20年新低價。
雖然中鋼股東人數有129萬,僅次於台積電的139萬人,不過觀察2024年台股12月定期定額戶數排名,以台積電、中華電信及金融股等穩定配息標最受投資人青睞;中鋼的定期定額戶數僅剩6069戶,而台塑則是在去年4月就退出前20名。
股票 | ETF | |||||
---|---|---|---|---|---|---|
| 代號 | 名稱 | 交易戶數 | 代號 | 名稱 | 交易戶數 |
1 | 2330 | 台積電 | 94,371 | 00878 | 國泰永續高股息 | 307,920 |
2 | 2886 | 兆豐金 | 31,408 | 0050 | 元大台灣50 | 276,844 |
3 | 2884 | 玉山金 | 29,331 | 0056 | 元大高股息 | 270,078 |
4 | 2317 | 鴻海 | 18,327 | 006208 | 富邦台50 | 267,038 |
5 | 2891 | 中信金 | 16,630 | 00919 |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 | 122,386 |
6 | 2892 | 第一金 | 16,154 | 00713 | 元大台灣高息低波 | 102,187 |
7 | 5880 | 合庫金 | 15,578 | 00929 | 復華台灣科技優息 | 61,030 |
8 | 2412 | 中華電 | 14,656 | 00692 | 富邦公司治理 | 36,161 |
9 | 2881 | 富邦金 | 13,061 | 00881 | 國泰台灣5G+ | 32,542 |
10 | 2887 | 台新金 | 11,069 | 00850 | 元大臺灣ESG永續 | 26,849 |
11 | 2885 | 元大金 | 10,577 | 00940 |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 | 21,584 |
12 | 2890 | 永豐金 | 8,498 | 00915 | 凱基優選高股息30 | 19,024 |
13 | 2882 | 國泰金 | 8,047 | 00757 | 統一FANG+ | 18,507 |
14 | 2454 | 聯發科 | 7,846 | 00923 | 群益台ESG低碳50 | 17,465 |
15 | 2308 | 台達電 | 7,347 | 00646 | 元大S&P500 | 17,416 |
16 | 1101 | 台泥 | 6,999 | 00922 | 國泰台灣領袖50 | 16,701 |
17 | 2002 | 中鋼 | 6,069 | 00830 | 國泰費城半導體 | 11,829 |
18 | 1216 | 統一 | 5,150 | 00662 | 富邦NASDAQ | 11,401 |
19 | 2834 | 臺企銀 | 4,585 | 00733 | 富邦臺灣中小 | 9,713 |
20 | 2382 | 廣達 | 4,480 | 0052 | 富邦科技 | 8,420 |
資料來源:證交所|整理:段詩潔 |
存股變存骨?顛覆你的投資口袋名單
這些投資人耳熟能詳、早年叫好又叫座的存股口袋名單,一度被視為「買了就放著領股息,成本逐年下降,而且不會倒,放久一定賺」,但隨著股價跌跌不休,領到的股息也追不上股價的跌幅,眼見台股近年多頭茂盛,不免大嘆「存股變成存骨」。
事實上,台塑、中鋼這類景氣循環股,並不適合當存股長抱標的,畢竟獲利會因景氣好壞而劇烈變化,投資人常用的財務指標如本益比、殖利率等,也很容易失真。
此外,巴菲特說過:「賺大錢只有一個祕密,就是要買獨占事業。」從題材面與產業前景來說,鋼鐵與塑化投入廠商多、產能大,也不是獨占事業。
當然,存股也不代表定存,買了就可以高枕無憂,看看中鋼的例子就知道,產業是會變化的,企業的營收與獲利還是必須持續關注。存股不可能一步登天,盡早開始、多存點錢,就已經在邁向財務自由的道路上。
存股反映六個世代差異,43歲是分水嶺
每個時代的存股,其實都有不同時代背景。當年台灣錢淹腳目,銀行定存利率超級高,投資人根本看不上現金股息,喜歡的是配股票;後來電子股大行其道,投資人的存股標的也有所不同。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經過股市動盪,利率又降至超低水準,殖利率概念成為台股重要主軸,近年ETF更是大行其道。
如今存股也可以看到世代差異,據集保結算所數據統計,若將投資人分為0~11 歲的α世代,12~27 歲的Z世代,28~43歲的Y世代,44~59歲的X世代,60~78 歲的嬰兒潮世代,以及79歲以上的沉默一代等六個族群;發現持股分布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
α世代、Z世代及Y世代,前5大持股除台積電外,其餘皆是高股息型及市值型 ETF;反觀較年長的X世代、嬰兒潮世代及沉默一代,第一大持股皆為中鋼。也就是以43歲為分水嶺,可以看到明顯的差異,相較年長一代,年輕世代顯然更偏好持有台股ETF,且個股投資占前 10 大持股人數排名也逐年下滑。
ETF近年成為投資新主流,截至2024年12月底止,國內ETF掛牌檔數277檔,總管理資產規模超越6.41兆元。市場有愈來愈多金融商品,投資人也有愈來愈多的選擇,例如一些小資族,過去太貴的股票下不了手,或是也想參與產業大趨勢卻不得其門而入。ETF是一個好的工具,尤其不會選股,沒時間看股票,或是亂聽明牌的菜籃族來說,也提供長期投資、分散風險的另一個選擇。
當然,歷經去年的ETF之亂,投資人也愈來愈有概念,對於自己的投資標的要有更清楚的認識,而非一窩蜂地跟進,雖然ETF是懶人投資術,還是必須要做些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