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三年後,你要不要和我去很遠的地方旅行啊?」
如果有朋友丟下這句話,你會怎麼回答?絕大部分的人可能興奮地點點頭,然後三年過了再三年,都還沒有啟程。
然而,杜蘊慈和黃惠玲兩人,卻在十年內已經到過很多個「遠方」,不僅一起旅行、一起出書,還把夢想從旅行延續到創業路上,一同創立英語補習班。
十年內,杜、黃兩人走過古絲路,也曾跨著成吉思汗的足跡前進,相繼出版《地圖上的藍眼睛》《迭里溫.孤山》,前者四年內連十刷,並得到獎項肯定。
這兩個看似平凡的台灣女子,為何不惜千辛萬苦,來兌現自己開出的夢想支票?
一個夢想,天塌下來也要去
39歲的黃惠玲與37歲的杜蘊慈,是很不一樣的兩個人,勉強稱得上共同點的,大概只有那份對旅行的嚮往。
1995年,相約三年後的絲路之行,竟然真的實現。
歷經五個月、2萬7000公里,從初夏到深秋,從島國台灣到海拔4100公尺的天山北阿克蘇山口,從北京到莫斯科,這場橫斷歐亞大陸的冷僻路線,台灣從沒人走過,旅行資料也極難蒐集。
從醞釀想法到真正成行,中間不是沒有過掙扎、也充滿了阻礙。黃惠玲的父親甚至一度想斷絕父女關係,藉此阻止女兒拿生命開玩笑;杜蘊慈則一度考慮預立遺囑。
關鍵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