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幸福友善的典範城市!新竹市民「高幸福感」關鍵為何?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4-12-31

瀏覽數 6,300+

長青運動會一景,長輩帶來精彩的表演,並熱情組隊參與趣味競賽,展現青春活力,氣氛十分熱鬧。
長青運動會一景,長輩帶來精彩的表演,並熱情組隊參與趣味競賽,展現青春活力,氣氛十分熱鬧。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今年9月,新竹市在《遠見》2024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被評選為「經濟競爭力典範之城」,除了「經濟與就業」奪下全國第二的成績外,無論「治理永續」、「地方財政」皆名列前茅,如此佳績在在呼應市長高虹安提出的「老幼共好、新竹好學、產業創新、交通暢行、青年活力、智慧治理、宜居永續、健康安心、幸福友善、美感新竹」十大施政策略,已有所成效,新竹市究竟如何辦到的?

打造幸福友善城市,從「老幼共好」出發 一座城市若有健全功能,就能讓所有市民在此安居樂業,地方政府如果有完善的施政藍圖與策略,以市民福祉為己任,不只弱勢族群能得到更多幫助,也讓市民的幸福感倍增,而新竹市便是營造幸福友善城市的最好例子。

綜觀新竹市,在全台灣的縣市中,有著獨特的城市DNA,不僅因新竹科學園區肩負起台灣科技發展的重責大任,也因竹科強大的產業發展,讓新竹市民具備「高學歷、高收入、高生育率、低年齡」的特性,不過,要讓民眾能在此安居樂業,在外放心打拼事業,對於長者照顧、育兒友善環境的營造,更是成為幸福城市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在新竹市政府特別強調「老幼共好」的施政策略。

在「老幼共好」的施政框架底下,新竹市政府持續推動各項老人福利及服務,例如,每月發放3,000元安老津貼、重陽節前夕致贈長者重陽禮金,而市府也辦理長青運動會與高年級生俱樂部課程,讓長者能在新竹市安老終身。

除了津貼禮金的發放,展現對長者的關懷外,設籍新竹市年滿65歲以上長輩,可以申請「敬老卡」。不同於其他縣市的敬老卡,新竹市的敬老卡增加不少好用的功能。

除了搭乘公車、計程車、使用國民運動中心及公立游泳池等優惠外,就連借用國民運動中心運動空間場租費、搭乘台鐵、開放農會消費及搭乘國道客運新竹至台北、桃園機場、台中、林口等路線都能順暢使用,讓長者能享受豐富多彩的樂齡生活。

新竹市敬老卡擴大服務範圍,民眾可持敬老卡前往購買保健食品與醫療耗材,每月最高消費點數100點。

新竹市敬老卡擴大服務範圍,民眾可持敬老卡前往購買保健食品與醫療耗材,每月最高消費點數100點。

另外,有鑑於高齡化社會下的銀髮安老問題,除了已有假牙補助、樂齡學習及共餐據點等措施推行外,新竹市也加強建構失智友善環境,目前已建立8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4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除了國泰醫院、馬偕醫院、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外,2024年還新增國軍醫院新竹分院,全面照顧長輩健康,減輕家庭照顧負擔。

打造「0-6歲市府養」的育兒友善環境,從全方面照顧母嬰做起

除了有對於長者的完善照顧策略外,在「老幼共好」施政框架下,也展現對於育兒友善、學齡前兒童的重視。由於人口快速增加的新竹市,有許多雙薪父母面臨育兒與工作上的兩難,選擇將嬰幼兒送入托嬰中心,但是,原先的公共托嬰量能並不足以滿足0到2歲嬰幼兒的托育需求。

因此,新竹市的公共托嬰中心,從原先只有3家、共收托49位0到2歲嬰幼兒,積極擴展公共托育服務,將再新增3處共可收托180名嬰幼兒的公共托嬰中心。同時,也將在北區設立新竹市第一個專門為兒童及育兒家庭的專屬館舍。未來,除了在托育需求最高的東區,設立公共托嬰中心外,還在赤土崎公園興建新竹市第四座親子館,盼能滿足育兒家庭親子共玩、共學的需求。

另外,育兒友善環境的營造不只針對已出生的嬰幼兒,在新竹市的「孕媽咪」們,也同樣能享有安心順產的友善環境,從孕期到預產期後3個月的懷孕女性,可使用2024年已擴展至新竹縣市醫療機構的好孕專車服務,亦或是與專業機構合作推出的「到宅坐月子」服務,讓孕媽咪從懷孕前期到產後護理、育兒指導等一條龍式的專業照護。

「到宅坐月子」為孕婦提供更多元的選擇,服務內容包含:產婦照顧、月子餐製作、簡易家事服務、育兒指導(限本胎新生兒)。

「到宅坐月子」為孕婦提供更多元的選擇,服務內容包含:產婦照顧、月子餐製作、簡易家事服務、育兒指導(限本胎新生兒)。

而符合弱勢家庭資格的婦女,也提供120小時的免費坐月子服務,讓育兒幼善的環境營造,從口號徹底落實在每位產婦和新生兒身上,也讓高虹安市長「0-6歲市府養」得以真正實現,讓市府成為育兒家庭的最佳戰友。

強調身障平權,實踐共融友善城市

在新竹市府「幸福友善」的政策中,身心障礙者的權益同樣不容忽視。因此,新竹市府透過提升身障者自我照顧能力、健康促進、興趣培養及社交技巧等面向,建立起社區照顧服務,除了在2024年新增2處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服務、2處社區日間照顧服務、3處社區居住外,無論在醫療、教育、交通、資訊及運動方面的平等參與,都積極進行推廣。

現在新竹市的身障朋友,可以很輕易地搭乘低地板公車出行,享有無障礙的乘車體驗,也可以透過市府為玻工館、共融式遊戲場製作的易讀手冊,實踐資訊平權及遊戲平權,讓所有市民共享城市的美好,實踐身心障礙者權利的平等參與與共融精神。

新竹市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以紓壓活動、支持團體、心理協談等服務,讓照顧者在照顧之餘也能照顧好自己,進而提升照顧品質。

新竹市推動身心障礙者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以紓壓活動、支持團體、心理協談等服務,讓照顧者在照顧之餘也能照顧好自己,進而提升照顧品質。

城市的功能,除了發揮在經濟與生態面外,更重要的是滿足市民在生存和發展需要承擔的任務上,像是改善貧窮、弱勢扶助、醫療設施服務的建置等,而新竹市在「老幼共好」、「幸福友善」的施政主軸下,大大滿足了市民需求,也成為市民「高幸福感」的關鍵。

(新竹市政府 廣告)

臺南製造
數位專題

臺南製造

富饒繁榮 永續幸福 走過400 臺灣第一座城市的共融與共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