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已然成為當今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也是現存最重要的股票之一。AI加速器的市占率達到 90%,資料中心用 AI 加速器的市占率更是高達 98%。上市以來,股價暴漲 210,000%,2024 年獨自拉升標準普爾 500 指數超過 30%。僅用 96 天,市值就從 2 兆美元增加至 3 兆美元,兩年內市值從第 10 位升至第 1 位。(本文節錄自《NVIDIA輝達之道》一書,作者:李德周,三采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全球僅有 3 萬名員工的輝達,創下了「超過三星電子十倍市值」等驚人成就。這些成績突顯了輝達的巨大影響力,以及在科技行業中的核心地位。2024 年,輝達的市值一度超過 4,600 兆台幣,在全球企業中位居第一。
輝達是否已經過了最高點?以下訪談摘錄本書作者(長期特派矽谷科技投資圈記者)與韓國第一名商業報《每日經濟新聞》最佳分析師郭敏靜之訪談。
Q(李德周)|許多人說輝達的股價走勢已經過了最高點。你怎麼看呢?
A(張敏靜)|在財報公布前,市場上確實有人在猜測「這是否已經是高點」。不過我個人認為,即使面臨股票分割等各種挑戰,輝達的股價仍有可能上漲到 200 美元。這是因為輝達在整個 AI 產業中擁有主導地位,並且積極拓展 AI 平台業務。
雖然短期內股價可能會有波動,但到 2024 年 6 月底,我們預計下一代資料中心 GPU—Blackwell 系列的需求將會持續擴大,而輝達也會逐步轉型為一家 AI 平台公司。這一點我們樂觀以對。
(延伸閱讀│輝達成為美國大學畢業生最想工作企業,靠的是什麼優勢?)
Q(李)|這樣的估值是否過高了呢?
A(張)|我認為輝達擁有技術上的優勢以及良好的市場定位。儘管有些人說估值過高,但考慮到它在整個 AI 產業的擴展中處於領導地位,且沒有任何替代品可以擊敗 CUDA,我認為這樣的估值並不算太高。
以 2024 年為基準,輝達的本益比(PER)為 45.6 倍。相比其他類似企業(台積電、博通、AMD、高通、德州儀器、Arm、美光科技、英特爾)的平均本益比 50.4 倍來看,輝達相對而言是被低估的。
Q(李)|對關注 AI 相關企業或輝達的投資者,你有什麼建議?
A(張)|未來一段時間,與輝達合作的企業很可能會在 AI 市場保持主 導地位。科技企業必須持續適應技術變革,否則將被淘汰。
市場一直質疑輝達能否長期保持優勢。然而,輝達通過不斷創新和推出新的 GPU,展現了他們超越預期的策略能力。儘管短期可能會有波動,但輝達在 AI 領域的護城河仍在不斷加深,其市場領導地位應能持續。此外,AI 聯盟帶來的利益也可能會長期存在。
Q(李)|投資輝達會有怎樣的風險呢?
A(張)|我認為宏觀風險比內部風險更大。因為如果經濟衰退,大型科技公司的設備投資可能會減少。但是,考慮到企業或政府的角度,我認為對於 AI 的投資最終還是會持續下去。
(延伸閱讀│美專家如何從一晶片崩跌,預測黃仁勳的輝達明年成長、後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