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用「極限儲蓄」存70%年收入提早財務自由,值得嗎?這樣換算

極限儲蓄,手段與目的別搞混!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12-16

瀏覽數 30,100+

《可不可以不上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可不可以不上班》/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極限儲蓄」可以解釋成把70% 以上的年收入存起來。很多人喜歡這樣的存錢挑戰,你也是嗎?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與其一味追求一種型態,不如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能力和狀況進行調整,如此你才能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提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本文節錄自《可不可以不上班》一書,作者:麥可・關,方言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布蘭登23歲時進入Google 舊金山灣區的總部工作,他沒有像同事一樣租昂貴的公寓,而是租了一輛卡車停在公司。卡車裡有床、五斗櫃和衣帽架,卡車沒有電,只有裝電池的燈和充電器。

布蘭登三餐都在公司解決,他也會在公司洗澡甚至健身。用這樣的極限儲蓄法,布蘭登存下了90% 的稅後收入,一年內就還清學生貸款。

傑若米大學剛畢業就背負著4萬美元(約新台幣128萬元)的債務。他遵從社會期望買了新車,甚至買了三房的房子。換工作時,他就會加薪,接著繼續重複買新車、買新房、不休假的循環。

三年後,他終於到菲律賓度假,並愛上了這樣的生活。他問自己:「我要怎麼樣才能每天都過這樣的生活呢?」一回家,他就賣掉房子,開始騎腳踏車上班,並減少支出。

婚後,他和太太積極儲蓄,70%的收入都存起來了。現在,他們已經財務自由,過著環遊世界的日子。

(延伸閱讀│與「財富自由」並不同?財務自由的8個層次,至少該達第5層才自在)

極限儲蓄值得嗎?

你是否願意先過上他人不願意過的生活,之後才有辦法過上他人無法過的生活?

極限儲蓄是一個極好的方法,幫助你更快達成財務自由退休數字,但是要小心,不要走火入魔了。到了一個程度之後,在儲蓄上多花的時間會變得沒有意義。

舉例來說,若出門購物前,你要花1小時剪30張折價券,那你得問問自己這樣的省是否真的值得。要知道這題的答案,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收入換算成時薪來看,大概估算也可以。

假設,以平均來看,你每年可以賺6.5萬美元(約新台幣208萬元),工時是2,000小時,那麼6.5萬美元/2,000=31.25美元(約新台幣1,000元)/小時。

所以,倘若你花一個小時在挑選與剪下的那些折價券,價值總共是15美元(約新台幣480元),那這件事就不值得你花這個時間,因為理論上你可以把這一個小時拿去賺31.25美元,或更多錢。

重點就是,別把儲蓄的作為看得比儲蓄帶來的價值還重要。

(延伸閱讀│「YOLO」和「FIRE」都很好!但享有真正的自由前,務必做好準備)

你訂了嗎?訂遠見兩年,額外加送一年,智慧閱讀不間斷

極限儲蓄把時間還給你

若儲蓄率為10%,要存到1年花用的支出,共需要(1–0.1)/0.1=9年的時間。

若儲蓄率為25%,要存到1年的支出,共需要(1–0.25)/0.25=3年的時間。

若儲蓄率為50%,要存到1年的支出,共需要(1–0.5)/0.5=1年的時間。

若儲蓄率為75%,要存到1年的支出,共需要(1–0.75)/0.75=0.33年的時間。

爬梯法

有些人會覺得極限儲蓄滿符合自己的風格。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有個頗具成效的方法,既可以維持現有的生活型態,又只需要花最少的力氣,就可以達成極限儲蓄,我喜歡稱之為「爬梯法」(raise laddering method)。

這個方法最適合工作包含管理和佣金的專業人士,我也用這個方法相對輕鬆存下50%的收入。

對大多數人來說,與求學時期沒有全職工作或只有兼職時相比,第一份全職工作使我們收入大幅增加,我們可以善用這次生活形態的轉變,和後續的加薪機會來儲蓄。

例如,珍妮她大學剛畢業,在學時她只做過兼職,但她已經在一個知名大企業找到一份初階工作,等於她開始上班後,就會領到全職薪水。她從未領過全職薪水,這是個令人興奮的時刻,因為現在就是她培養儲蓄習慣的階段。

珍妮已經知道「快樂的自我平衡」這個道理,所以她決定率先規劃自己的儲蓄策略。如果從一開始就存下50%的收入呢?即使存下50%,收入與之前相比仍然增加很多,而且可以早早開始,多多存錢。

等第一次調薪或升職時,她可以拿50% 來增進生活品質,並自動把剩下的50% 轉為儲蓄或投資,這樣她生活和儲蓄都會處在最佳狀態。

如果後來又再加薪,她會怎麼做呢?你猜對了,她會重複一樣的策略。不知不覺間,她儲蓄和投資的比例就占了薪水的80%,而且還不會產生錯失焦慮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

職涯發展的路途中,你會有幾次這樣的機會,讓你可以輕鬆進入極限儲蓄的領域,最棒的是,因為你從來沒有把加薪全額拿來花,所以你不會覺得自己犧牲了什麼。

你的適應能力遠比你自己所想像得還要強,所以利用爬梯法,便可以無痛適應新的生活。

(延伸閱讀│賺得多花得也更多?不懂什麼是「貧性循環」,小心窮一輩子)

《可不可以不上班:逐步財務自由「操作說明書」,時間不再賣給老闆,提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作者:麥可・關(Michael Quan),方言文化出版

《可不可以不上班:逐步財務自由「操作說明書」,時間不再賣給老闆,提早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作者:麥可・關(Michael Quan),方言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