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自傳》新書發表會於今(9)日隆重登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以「危機與轉機」及「作家夢的碎片」為主題,以文學與人生交織的獨特視角,帶領讀者探索自傳上下冊的精采內容,分享他的人生哲學與心路歷程。
何謂「作家夢的碎片」?張忠謀說,「作家夢在17歲的時候,就被爸爸一句話打消。」但碎片一直沒有消失,在自傳上下冊每一章裡頭都有,都可以找得到一些。
他表示,有一晚重翻閱海明威文集,當中名為《基里孟加羅山之雪峰》的一篇短篇小說,寫著主角在山腳下得了壞疽,不能行動,望著雪白山峰等死時的飄渺之想,這讓他深受啟發。
【專題報導】《遠見》獨家專訪張忠謀!數位專題一次看懂自傳亮點
瓊瑤的《庭院深深》,切合1982年的自己
「現在,他再也不能寫那些故事,那些他儲存起來,預備在他能寫得更好時要寫的故事。也許,至少他沒把它們寫壞。也許,他永遠不能寫得更好,這才是一直拖延不寫的原因。總之,一切都不知道了。」張忠謀透露,這是他自己的翻譯,也是作家夢的碎片之一。
但就是這段文句,打動了張忠謀,決定開始寫自傳上冊,避免「以為自己可以寫得更好,但後來沒機會了。」而他也在上冊自序中寫著,「拖延的結果,原來竟是生命末頁的無奈和不確定感!讀了這段故事後幾天,我就接受高教授的邀請,預備自己動手寫自傳。」
至於上冊第二章,張忠謀回憶起中學畢業那晚,與同學在黃浦江游江那段,是作家夢的碎片之二。他朗讀著:「滿天繁星下,遠遠的上海如醉如夢,是我們醉了?還是上海醉了?同遊中一人,乘酒意跑到船頭大喊:『黄浦江,我們還能在這裡住多久?』大家大笑和之。這樣的豪情,以前、以後都不曾再有。」
張忠謀還透露,同章紐約港自由女神基石上詩句,就是他所翻譯的:
「保存你的古老的土地,保存你的傳奇性的靈華!」
她無聲地吶喊,
「給我:你的疲勞、貧窮、畏懼的人民,
他們要呼吸自由的氣息。
把那些失去家園、久經風暴的送過來吧,
我舉起我的燈光,
靜候在這黃金門旁!」
另外,他強調,自己沒看過多少本瓊瑤小說,但看過《庭院深深》,覺得書裡的詩,相當適合1982年時,剛與前妻開始分居,並辦理離婚程序的心情,所以才會引來使用。
一生中,有兩次「與命運的約會」
談到自己生命的轉機與危機,張忠謀則用心整理了表格來說明,「紅字是危機,綠色是轉機。」他說,「在這(1997年)之後,綠色比較多,紅字不常出現。」此時,他指著簡報 2001 年那一行的綠字笑說:「與Sophie結婚是很大的轉機!」引發現場莞爾笑聲,這也顯示張淑芬在張忠謀心中的重要性,更是他細膩低調的示愛方式。
張忠謀說,一生中有過兩次對自己說「我與命運有個約會」(I have a rendezvous with destiny)這句話。第一次是1958年,向德儀(TI)報到的時候,第二次是1985年,離開美國來到台灣,「原以為台灣約會的地點是工研院,後來命運告訴我我錯了,約會地點是台積電。」
而張忠謀表示,「野心與誘惑的致命交集」同樣也出現過好多次,第一次是還在德儀時,當時野心想做CEO,誘惑是德儀是當時最大的半導體公司、象徵著能力,「半導體可以做很多事,雖沒有致命,但也讓我失望!」
第二次出現則是德儀迷途那段,當時的CEO夏伯特抵擋不了消費性電子的誘惑,進入新的行業;第三次出現則是德碁與世界先進,抵擋不了記憶體市場的龐大誘惑,後來也是慘痛的經驗。
張忠謀透露,自己在自傳中,多次引用莎士比亞的話,像在下冊第32章就用了三次,前面兩次都是直接引用,只是第一次引用不是自己翻譯,但第二次則是,多年後想起28奈米的故事,情緒總還是有點激動,再次借用莎士比亞的話:「有好結果的事都是好事(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不過,第三次引用則相對隱晦,而且沒有人發現其中意涵。張忠謀透露,該章最後面,主要客戶高通不聽勸,還是建立了第二來源後,另一客戶也來減單,當時既失望又驚訝地說:「你也……(Et tu)?」這則典故是出自莎翁劇作中,凱薩大帝被朋友刺殺時說的名言(Et tu, Brute?)。
在本次新書發表會中,張忠謀以一貫睿智與坦誠,娓娓道來人生的危機與轉機,並以深具啟發性的文學片段,呼應自傳中的情感與故事。他的經歷如同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折射出對夢想的堅持,以及對命運的達觀態度。《張忠謀自傳》不僅是一本記錄企業家如何創造世界奇蹟的書,更是一部探討人生成長與抉擇的心靈之作。
年份 | 年齡 | 事件 | 章節 |
---|---|---|---|
1948 | 17 | 父親打消作家夢 | 上冊 第一章 |
1949 | 18 | 讀理工 | 上冊 第二章 |
1955 | 24 | MIT機械系博士資格落榜 決定放棄轉校、找工作 決定放棄機械工作、進入半導體業 | 上冊 第二章 上冊 第二章 上冊 第三章 |
1958 | 27 | 進入德州儀器公司、「初試啼聲」 | 上冊 第四章 |
1961 | 30 | 重溫博士夢 | 上冊 第五章 |
1964 | 33 | 工程師一躍為總經理 | 下冊 第二章 |
1972 | 41 | 升任為德儀全球半導體集團總經理 | 下冊 第六章 |
1978~1983 | 47~52 | 在德儀走下坡路,但仍癡望「東山再起」 | 下冊 第十章、第十一章 |
1983 | 52 | 決定辭職德儀 | 下冊 第十二章 |
1984~1985 | 53~54 | 誤任通用器材公司總經理(President and COO) 一年後辭職 | 下冊 第十三章 |
1985 | 54 | 來台灣,赴「命運的約會」 搞錯約會地點 | 下冊 第十五章 |
1985 | 54 | 倡議「專業晶圓代工」商業模式 倡議台積電 | 下冊 第十六章 |
1987 | 56 | 台積電成立、任董事長 | 下冊 第十八章 |
1988 | 57 | 工研院改革大部分失敗,辭工研院長 | 下冊 第十五章 |
1989~1992 | 58~61 | 與飛利浦爭經營權 結果勝利 | 下冊 第十九章、第二十二章 |
1997 | 66 | 決定在「製造優越,客戶信任」策略上加「技術領先」 | 下冊 第二十七章 |
2001 | 69 | 與Sophie結婚 | 下冊 第二十八章 |
2007 | 76 | 拒做「管理層收購」 | 下冊 第三十一章 |
2009 | 78 | 「變相裁員」事件,成功解決 | 下冊 第三十一章 |
2009 | 78 | 成立「業務發展部」 | 下冊 第三十一章 |
2010 | 79 | 確定營收8%為研發費用 | 下冊 第三十二章 |
2010~2018 | 79~87 | 大幅增加資本支出 | 下冊 第三十二章 |
2010 | 79 | 蘋果來敲門 | 下冊 第三十三章 |
2012 | 81 | 28奈米節點技術領先晶圓代工業 | 下冊 第三十二章 |
2018 | 87 | 7奈米節點技術領先全世界半導體業,退休 | 下冊 第三十四章 |
資料來源:張忠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