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全年最優惠25折起,現在就是訂閱最好時機!

「打不死」的香港又讓新加坡緊張了

陳澍
user

陳澍

2024-11-26

瀏覽數 16,950+

香港唯有努力拚經濟,用財富實力證明一切,才能鞏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pexels@pixabay
香港唯有努力拚經濟,用財富實力證明一切,才能鞏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pexels@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4 / 12月號雜誌 半導體產業造局者 張忠謀

2024年最大懸念揭曉,就是川普(Donald Trump)上演「復仇記」,明年1月重返白宮。選後有許多人開始反思,也有人覺得川普勝選在意料之中,因為人性本來就自私,關心自己「口袋」的人還是比關心社會議題的多。說到底,還是為了拚經濟! 

香港也是一樣,要想「不死」,經濟為先 

從2019年的街頭運動,到2020年新冠疫情,香港這些年真是過得讓人心碎,媒體也斷言「香港已死」,美國財經雜誌《財富》早在香港回歸前的1995年,就以封面故事為題做預言。但香港當然沒有「死」,仍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過去20多年,經歷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SARS、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2014年雨傘運動……,箇中滋味只有香港人才懂,每次危機後算存活下來,且總體上還不錯,套句鄧小平名言,「馬照跑,舞照跳!」 

11月下旬,香港金融管理局邀請全球各大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CEO參加金融領袖峰會,香港中環又熱鬧非凡。早些時候,香港也被一份位居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獨立調查以綜合實力評比,列為全球第三,僅次紐約和倫敦,再度超越新加坡(排第四)。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在香港的資產管理規模依然超過新加坡,預計未來五到十年內,會超越瑞士,成為全球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地方。許多業界人士也都留意到很多資金從新加坡、杜拜(這些都是疫情期間最流行的「避風港」)回流香港,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近來新加坡加強對新資金的背景調查,也強化對新移民的資格審查和入籍門檻;相比之下,香港則是透過「高才通」等計畫在全球搶人才。 

另一方面,許多全球金融界大老之所以願意受邀重回香港,並一起高談闊論「美麗新香港」,原因還是為了賺錢。香港股市目前幾乎是「箭在弦上」的狀態,就等北京開閘,幾十個IPO將蜂擁而入,屆時就怕許多投資銀行忙不過來 

香港展現復甦力道,要用財富證明實力

香港在經濟上的復甦,也讓美國政府注意到了。在11月最新發布的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向國會遞交的中國問題年報,第十章特別提到,「香港在自治問題確實受到來自內地的嚴重侵蝕,但與公民社會環境惡化相比,香港的營商環境沒有比公民社會的改變來得糟糕。」此言一出,許多分析師不禁感嘆,美國佬這段話說得還算客觀 

有些人擔心川普上台後,對中國只會加大打壓力度,香港很難獨善其身。香港確實是中美關係的「夾心餅乾」,但川普怎麼面對中國,中國如何回應,豈是香港這個「小地方」可以影響?要想香港「不死」,出路只有一條,拚經濟,鞏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用財富實力來證明香港,真的還沒死呢!  

歡慶遠見39週年 訂閱享25折優惠>>>訂兩年送一年 再送超級好書三選二

作者為美商The Asia Group董事總經理,兼任美國耶魯大學世界學者、國立政治大學訪問學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