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助人為健康之本

莊文意
user

莊文意

1989-01-15

瀏覽數 14,800+

助人為健康之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9 / 2月號雜誌 第032期遠見雜誌

人在激烈運動中,往往覺得亢奮,事後更有自壓力中解脫的乎靜。美國「家庭園藝」和「今日心理學」兩本雜誌,最近分別就一千餘位婦女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在一種並不怎麼劇烈的活動--幫助他人--中,一般人的肉體和情緒也會產生類似的反應。

熱心公益壽命長

例如,一位心理諮詢員將助人時舒暢、安詳的感覺,與游泳時的感覺相提並論。另一位養老院的義工則表示,助人雖然很累,但這種疲倦的感覺和打完一場網球後的痛快並無二致。

絕大多數受訪者都表示,在幫助他人的行動中,身體確實充滿亢奮、溫暖、活力充沛的快感。一位婦女甚至具體地形容這種快感:「像一股暖流通過頸項、胸口,好像血脈流通一樣。」

這種反應很可能是體內的腦啡(一種抑制疼痛的化學成分),自然分泌所致。難怪許多人說,助人的快感使他們解除了壓力造成的頭痛、失聲、酸痛等症狀。

哈佛大學心臟專家赫伯.班森說:「人類一直想發現一種能藉著忘我,達到減緩新陳代謝、降低血壓、心跳等健康效果的途徑,而幫助他人正可以使自己完全放鬆,像瑜咖、默想一樣,進人忘我的境界。」

助人者所感受到的自尊自重、平靜、輕鬆的肉體和情緒反應,恰與人體受到壓力時心跳、氣急、器官功能不協調,對疼痛格外敏感等反應完全相反。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促進健康第一步

人體內製造壓力的化學成分副腎皮質素,通常是在遇到情緒上的壓力時才分泌,而在運動或肉體上有壓力時,反倒未必會分泌。副腎皮質素會提高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進而引起心臟病、高血醣或抑制免疫功能。助人者則因為情緒的壓力獲得紓解,而感到平靜、輕鬆。這一點由那些熱心公益的人往往壽命較長,可以獲得證明。

幫助他人甚至比運動還要有益於健康。因為助人不但在實際行動的當時會有肉體上的快感,而且每當回憶時,這種快感都會重現,當然,強度不及最初的感受。

妙的是,這種助人的快感只有在直接行動中才能感受到;以捐贈金錢的方式,不論捐出多少,都不會產生肉體的愉悅扳應。

如果不是甘心樂意的自我投入,也得不到有益健康的回饋。有些學生義工就抱怨,每當功課繁重而勉強投入時,不但不覺得肉體舒暢,反而有壓力沈重、不勝負荷的倦怠感。

花點時間去幫助別人,可能是促進健康的第一步。在這繁忙的世界裡,壓力正逐日侵蝕人們的健康;但總是抱怨壓力太重的人多,而樂於助人的人少。其實,看看那些助人者,往往活得容光煥發,反觀那些推說太忙而忽視社會責任的人,所損失的又豈僅是健康而已?

(取材自Psycology Today)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