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信義房屋打造全台最大全民社造運動「社區一家計畫」,迄今已累計收到高達1.6萬件提案,協助3464個社區圓夢。在他們的付出與努力下,喚起大眾對於社區營造的關注與行動,也成為向下扎根的影響力,有越來越多跨世代的傳承者,讓社區意識永續傳承。
在社區一家20週年現場,眾人齊聚切蛋糕,會場上除了今年度社區與個人得主齊聚一堂,更有20年前的第一屆得主代表「回娘家」慶生,與文化部長李遠、教育部青年署長陳雪玉、農業部參事黃秀美等重要貴賓,一同見證社區一家20週年的豐收與影響力。
由下而上展現溫暖動人力量
今年除了是「社區一家」計畫20週年,也是台灣社區營造30年,文化部長李遠百忙之中蒞臨致詞,他表示「社區一家」展現了台灣由下而上的民間力量,尤其感念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對於文化支持的不遺餘力,他同時宣布文化部將推動「百大文化基地」計畫,整合並升級全台社區營造、再造歷史現場、獨立書店、博物館、地方文化館、表演藝術、展覽場館等據點,實踐「天天都是文化日、人人都是文化人」的願景。
青年是社造重要力量,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表示,感謝20年來信義房屋秉持著企業社會責任,扮演著天使投資人的角色,讓青年可以持續在社區投入與實踐,透過「社區一家」讓台灣更美好。
而農業部參事黃秀美也認為,社區一家計畫將台灣從北到南、不分男女老幼串聯在一起,以行動實踐全民社造。
而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也表示,一個民間企業願意用單一企業之力,投注資源並且永保初心,一做就做了20年非常不容易,尤其在信義房屋40週年時成立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讓社造和地方創生一起創造影響力,也為台灣永續共榮帶來新契機。
而周俊吉談起「社區一家」的起心動念,表示:「20年前為了讓台灣重拾里仁為美的初心,我們提出社區一家,從自己的家開始,透過公民參與讓自己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好。我期待下個20年社區一家持續秉持初心,透過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結合,讓社區更好、台灣更好」
提案多元創意打造美好台灣
從2004年發起,至今已經走過20年頭,社區一家計畫累計至今收到超過1.6萬件提案,近兩年的提案件數更是超過千件,可見社造運動已擴散至全台,尤其這些年來,提案內容也越來越多元與成熟,也有許多新住民和外籍人士也紛紛加入社造行列。
今年得獎隊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今年最大獎《幸福社區類》的首獎得主——苑裡鎮公所,這也是首次有地方自治行政單位獲得獎項。鎮長劉育育與團隊提出「苑裡童樂會-小小公民的民主練習課」提案,希望透過民主素養的養成,進而為苑裡培育一批因為認識家鄉而留在家鄉與願意投身苑裡公共事務的現代公民。
劉育育致詞時強調:「透過信義房屋社區一家計畫支持,希望苑裡鎮能成為一個很棒的典範,鼓勵更多台灣基層的公務機關打開公私協力創新的可能性。」
而《築夢個人類》首獎得主,是來自宜蘭的陳子揚,他的「大洲.大運:開安宮重建一甲子的村落大代誌」企劃,以開安宮重建一甲子為契機,從教育及設計的雙軸線切入,重新燃起居民與地方學校的熱情,並重新凝聚社區意識。
他致詞時表示:「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何不走體制內去當高中老師,但我的夢想是讓更多人知道,社區也能成為校園推動在地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靠山,而我也希望能夠成為社區與學校的橋樑。我很感謝社區一家,給予的不只是資源上的支持,更多的是繼續往下走的底氣。」
《深耕校園類》的「國小師生組」首獎得主為桃園市長庚國小,六年二班的師生透過「長常金黑埤,庚學愛永續」提案,結合鄉土教學,進一步去認識家鄉特有的埤塘文化與生態保育,也在上山下海的過程中跳脫舒適圈,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而「中學師生組」首獎則是來自高雄市立特殊教育學校,他們以「社區共融的母雞好朋友」為主題,讓學生體驗友善飼養與智慧農業,並結合食農教育,結合鄰近的學校與社區長者一起透過料理與互動,更了解彼此也促進社區共榮共好。
「大專青年組」首獎是由逢甲大學「再寵生活」團隊獲得,透過長期關注環境污染的議題,將二手衣物改造成為寵物用品,也串聯起不同的弱勢群體單位,並連結社區的循環經濟,未來也期待透過更深入的社區,讓更多社區居民共同參與。
從社區一家、全民社造,下一個十年,信義房屋帶著向下扎根的力量、堅持初心,用最有溫度的全民社造運動,希望成為台灣永續發展的後盾,讓台灣更加溫暖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