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陸生「碩博班註冊人數」創新低!大學招生困境怎突破?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4-10-31

瀏覽數 4,400+

總統賴清德就職時主動呼籲陸方開放陸生學位生來台,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也表示,將秉持平等尊嚴的原則,讓兩岸青年恢復交流。取自聯合新聞網
總統賴清德就職時主動呼籲陸方開放陸生學位生來台,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也表示,將秉持平等尊嚴的原則,讓兩岸青年恢復交流。取自聯合新聞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陸生聯招會公布2024陸生來台就讀碩博班狀況,核定1500個名額,34校錄取174人,但最後僅128人註冊,創下歷史新低。由於學士班陸生已於去年「清零」,學界分析,碩博班陸生也可能於未來2至3年間畢業後離台,但兩岸學術交流現況是「表層冷,底層熱」,校際交流、短期研修生等仍未間斷。

根據陸聯招資訊,2024陸生碩博班招生提供1500個名額,包括碩士1106以及博士394個名額,碩班報名人數64人、博班136人,兩個學制174完成分發,但最後完成註冊者僅128人,招生達成率跌破一成。

銘傳大學國際教育交流處處長劉廣華表示,過去很多陸生喜歡台灣的就學氛圍,不少人一路從學士讀上來,但自2019年陸方中斷陸生學士生來台,就不再有新的生源,僅開放已在台讀書的陸生繼續升讀碩、博士。又隨政治局勢變化,也確實影響陸生留台攻讀碩博士的意願,近年留台者確實不多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和大環境息息相關。

劉廣華評估,「陸生大概2、3年間就會走光。」以銘傳為例,約剩下33人,碩士班只要兩年就能畢業,而博士生則是不少都已修完課程只剩論文,甚至人都不見得還待在台灣。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則表示,陸生其實多喜歡台灣的教育資源、生活愉快,但兩岸的學位生交流已中斷數年,繼續留台升學的人很有限,以龍華科大為例,「差不多都畢業完了。」又陸生能否來台已非單純的教育層面問題,兩岸考量更多的是政治面向。

但劉廣華也說,學校近期也觀察,也許表層沒有交流,但校際間的學術交流還是很熱絡,可謂「表層冷,底層熱」,校際學術交流、研修生等仍是進行式,也希望如公立大學校長可藉勢組團訪陸,當面邀請重啟陸生學位生,「讓對岸有個台階。」也許更有機會促成開放學位生。

本文轉載自2024.10.30「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