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緣政治影響下,全球供應鏈重組,現在,連中小企業也需要雙語人才。位於南投竹山的富成金屬,從製作輪圈的傳產小工廠,憑藉員工英語力提升計畫,讓公司轉型成國際公司。
「我從來沒去過機場,只去過『雞』場,竟然要我自己去瑞士總部開會!」一位富成金屬的財務主管惠芳(匿名)錯愕地表示。九年前,惠芳第一次踏出國門,就是要獨自到瑞士總部開會,一想到商務出差沿路都要使用英語,英文程度不好的她,焦急到眼淚奪眶而出。
惠芳的焦慮其來有自。位在南投竹山的「富成金屬」是一家在地傳產公司,主要業務是輪圈製造。2012年,富成創立滿十年時,因鋁圈生產技術優異,被歐洲第一大輪圈製造商Ronal Group併購,一夕之間,從傳產變身為國際企業。成為「外商」公司,富成的營運與人才轉型迎來一大挑戰,這也正是富成金屬總經理蔡彥生被挖角來的原因。
光有專業技術不夠,還要能用英文溝通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