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後AI時代,人文社科何去何從?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24-10-01

瀏覽數 12,450+

隨著台積電成為全球市值前十大企業,半導體及AI人才揚眉吐氣,卻造成人文社科人才,自我價值崩解。蘇義傑攝
隨著台積電成為全球市值前十大企業,半導體及AI人才揚眉吐氣,卻造成人文社科人才,自我價值崩解。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今年6月,黃仁勳來台再次刮起AI旋風;緊接著,台積電成為全球市值前十大企業。隨著AI和半導體人才揚眉吐氣,卻讓非相關產業,尤其人文社科人才,自我價值開始崩解。未來社會真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AI、晶片高」?

其實「重理工、輕人文」的現象,並不獨獨台灣才有。2022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斥資五億美元興建占地10320坪的「資料數據科學新大樓」;隔年初,卻宣布裁掉面積僅42坪,擁有67年悠久歷史、超過八萬多本人文歷史相關藏書的人類學圖書館。 

但這現象在台灣,似乎更加明顯 

今年9月份,《遠見雜誌》對此做了一份調查。問及企業:「在台灣掀起AI風潮、台積電股價破千後,是否產生『重理工輕人文』的效應?」結果高達71.8%表示同意。大學校園中,更以血淋淋的數字佐證這樣的事實。  

產業階級意識悄悄形成

根據教育部「112學年學校基本概況統計」顯示,大專校院就讀社會類、人文類科系學生比例,五個學年間掉了2.9%及0.8%,合計減少12.5萬人,反倒科技類科系學生增長3.6%。甚至隨著晶片、AI等強大的人才磁吸下,教育部核定,113年一般大學碩博班名額2568個,年增一成四。 

此消彼長的偏食現狀,讓以設計藝術見長的實踐大學前校長陳振貴不禁感慨:「大學開辦科系朝向理工科傾斜,不利人文領域,直接衝擊中文、外文等系所招生。」確實,隨著人文社科的凋零,已連帶讓多所高中都取消所謂的「人社資優班」。 

遠見》再追問各大學校長、副校長:「未來的五年內,社會最需要的人才?」果然就有75%選擇數位科技(大數據、AI),而半導體也有53.6%的人看好。表演藝術、文創、商品設計和語言的看好度,卻都不到10%。同樣的,大數據、AI亦是企業最看好的未來人才,而其他領域的看好度幾乎都不到一半,與人文社科相關的,更僅有1∕10。 

數位人文學興起,具備跨學科能力 

首先,隨著人類生活與科技的深度結合,將出現數位人文學(Digital Humanities),也就是將數據分析、AI和數位工具應用於歷史研究、語言學、文學、政治分析等領域。例如,AI可以透過語料庫分析來研究語言變遷,或透過模式識別技術進行文化數據分析,進而建模研究社會趨勢、政策影響或人類行為模式。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第二,後AI時代,人工智慧普及於社會各領域,於是AI倫理、隱私、監控等議題將成顯學。因而人文學者如哲學家、倫理學家將在這些討論中扮演重要角色,確保技術發展符合人類價值和道德標準。 

最後,全球化下,跨文化理解和國際合作將持續增長。擁有語言、文化和社會學背景的人才,在國際關係、全球商業、外交等領域將更具競爭力。 

總之,在後AI時代,無論是「AI與倫理的交會:技術倫理與規範制定」「AI與創意產業的融合:文化與創意的數位化轉型」「社會與行為數據分析:AI輔助的社會科學研究」「人機協作與設計:AI時代的用戶體驗設計」「AI與教育:數位化與個性化學習」等領域,沒有非AI專業的人才,不但不能,還萬萬不能。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