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能源界Uber泓德提願景,要把澳洲太陽搬到台灣

日月光、聯發科、台灣大,都是它的客戶

段詩潔
user

段詩潔

2024-09-09

瀏覽數 7,350+

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說:「我們是把人跟電連在一起。」黃菁慧攝
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說:「我們是把人跟電連在一起。」黃菁慧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24 / 9月號雜誌 直擊東京新地標 麻布台之丘奇蹟

面對全球的電力戰爭,電信民營化勢在必行。緊抓趨勢的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認為,電力轉型的最後一哩,就是「工廠直接到消費者」,把人跟電連在一起。 

電力與能源產業正夯!日前傳出,計畫在台加碼增設超級電腦運算中心和研發中心的輝達,近期已找上國內前三大太陽能光電廠,釋出將採購上百億度綠電採購合約。由於輝達提出的綠電需求量非常龐大,全數綠電廠都賣給它可能都還不夠,因此加速綠電開發,將成政府與光電業者努力的課題。 

泓德能源雖沒有對輝達接觸的議題正面回應,身為台灣前三大太陽能光電廠之一,勢必也不會缺席重大盛事。 

「全球在資源方面的競爭,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就開始改變了!之後透過貨幣金融戰爭、中美貿易戰,現在又更進一步,來到電力戰爭的重頭戲。」總經理周仕昌直言,泓德的發展與全球脈動息息相關。 

「電力戰爭的邏輯,就是你要輸出綠電的製造,我才讓你進口,這就開啟我們的契機,也就是電力業民營化的契機。」他指出,從一開始的金融業民營化,再到所謂的電信業民營化、交通業民營化,都是國家把管制行業變成自由貿易。 

之所以要自由貿易,就是要讓這個國家的人民能自由取得資源,當它不再是管制行業,就會充滿活力、充滿競爭,好處就是會帶動產業蓬勃發展。「大家都要買綠電,政府就從台電開始,把它變成售電業、發電業、輸配電業,泓德也在電力業轉型中扮演一個角色。」周仕昌表示。  

從毫無背景到400多人公司 

從現在開始到2025年,是觀察期,2026年歐盟就必須輸送綠電,「這告訴我們,新的年代來了!」周仕昌觀察,這就像40年前的銀行業、30年前的交通業,或是20年前的電信業。換句話說,每個年代都有應運而生的大公司與大財團,未來在電力業也會見到。 

當電力業走向民營化,就會出現自由化的波動。周仕昌舉例,他前天才從澳洲回來,當天澳洲一度電又飆到新台幣300多元,而現在,台灣一度電是3、4元。代表這個市場只要自由化,就存在價格波動,而政府為了照顧人民,必須要有很多政策保護,像電信業有NCC、銀行業有金管會監督,在電力業也一樣。 

泓德能源案場收成的漁獲產品數量豐富。張智傑攝

泓德能源案場收成的漁獲產品數量豐富。張智傑攝

自由化代表的是市場更透明,但也會有資訊不對稱,資訊不對稱的時候就有差價,這當中就蘊藏不少商機。 

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與總經理周仕昌一起創業,當年朋友找他們去日本投資太陽能電廠,從分析產業開始,想著怎麼找土地、開發商?怎麼把整個鏈做起來?在這個生態系中扮演什麼角色?「其實一單一單做,每年固定的收益就很好了。因有政府補貼,一開始在日本做得滿順利的。」 

但這個行業就是隨著政策走,2016年,日本政府補貼逐年下降,政策落幕後,只能轉戰其他地方去蓋電廠,賣電給政府。期間曾落腳菲律賓,但政策風險很大,政府只推了一年,「電廠蓋不成,土地增值倒是很大。」周仕昌笑說,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遊戲規則。 

2016年,台灣拍板未來再生能源比重將占20%的政策,謝源一與周仕昌認為時機到了。而能源產業因為有政策補貼,愈早進場愈有利,因此兩人回台布局太陽能事業。 

從毫無相關背景,也沒有富爸爸的幫助,如今,泓德能源已茁壯為400多人的公司。周仕昌說:「光是資通訊的人才就超過100個,相較於大部分的能源公司,大多是工程底子為主,我們從做工程的,延伸到做財務工程的,現在做到資通訊工程,未來還要做到AI工程,其實需要很多不同人才的組成。」 

他說明,電是一種物質,它的計算不是用數量,也不是用長度、容積,它是用時間來衡量,所以一度電的單位是kWh。電力買賣必須在前一天就規劃好,在台灣是每15分鐘一盤,所以一天就有96盤,賣方必須預測買方要用多少電、從市場去批,供需要對稱,因此會有很多技術在其中。 

轉型成平台連結人跟電

因應這股趨勢,泓德也陸續發展很多電力技術,從怎麼蓋一個電廠,到怎麼做漁電共生,再到綠電的轉供、電力交易等。由於所有的裝置都聯網了,共有八朵雲去管理所有裝置,透過通訊做控制。也因此,泓德自詡是一家智慧電力公司。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不只如此,泓德旗下也發展出多個事業體。像是負責綠電零售的子公司「星星電力」,截至2024年6月,總合約度數141億度,包括日月光、聯發科、台灣大,以及不少金控都是客戶,據傳蘋果及輝達也在其中。此外,還有儲能系統整合子公司「星佑能源」、充負責電樁營運的子公司「星舟快充」。 

泓德日本分公司日前更成功拿下日本長期脫碳素儲能系統容量市場兩個標案,為首家打入日本儲能系統容量市場的台灣公司。 

為了要擁有整個Life Cycle(生命週期),而不是電站蓋完賣掉就收工,於是開始發展平台。泓德與壽險合資,共有四個平台,目前管理資產超過新台幣650億元,透過去中心化、資源管理最佳化,打造「能源界Uber」。 

周仕昌解釋,臉書是把人跟人連在一起,Uber是把人跟車連在一起,Airbnb是把人跟房子連在一起,「我們是把人跟電連在一起。」2023年,泓德能源繳出營收58.4億元、EPS 8.36元實績。 

從賣電給政府做到賣電給企業,最後做到電力零售,再賣給電車,周仕昌談到願景,最後一哩路就是F2C(工廠直接到消費者)。從以前政府保證收購,到未來設備被零售業管理,什麼時候輸出電,都由背後的AI來決策。

從賣電給政府做到賣電給企業,最後做到電力零售,再賣給電車,泓德能源的最後一哩路就是F2C(工廠直接到消費者)。泓德能源提供

從賣電給政府做到賣電給企業,最後做到電力零售,再賣給電車,泓德能源的最後一哩路就是F2C(工廠直接到消費者)。泓德能源提供

 

受到合作伙伴高度肯定 

士林電機發言人、執行副總董濟仁表示,士林電機從銷售配電設備給泓德能源開始合作,進而共同建置升壓站;士林電機也於2022年10月參與泓德能源現金增資私募案,成為策略伙伴,展開在創能及儲能方面的布局,至今已多達十數個案場。今年不僅合資成立士星、新星兩家製造與銷售光儲充產品的公司,更共同開發日本市場。 

董濟仁表示,泓德從日本開始投入綠能事業,之後又複製成功經驗回台,獲得豐碩成果,產品涵蓋光儲充,地域除台灣之外,也擴及日本、澳洲及菲律賓,近期將投入大量軟體人才,往售電調度服務業務拓展,發展潛力更獲得富邦集團的認同,「泓德是一家年輕有活力、具創意的團隊,最大的競爭優勢,在於擁有靈活的策略與創新的發展。」 

回想創業以來的心路歷程,周仕昌回憶,「就是不斷被拒絕。」找銀行借不到錢;找地主,地主問他是誰?就連現在去國外談案子,對方也要問背後是誰(哪個大財團)?「太多困難了,就是去面對,沒有難不倒我的事。」 

再生能源持續進化,從屋頂型到地面型、漁電共生,再到離岸發電,周仕昌說,下一步很可能是把澳洲的太陽搬到台灣來。 

因為澳洲現在60%的時間都是負電價,這麼大的土地、日照充足,這麼多電網,「在澳洲可以取得大量的便宜綠電、甚至不用錢的綠電,只要把它轉成氫,再把它液化之後,送回來台灣,那不就是把澳洲的太陽搬到台灣來了?」周仕昌笑著說。 

泓德能源  

成立:2016年  
董事長:謝源一  
總經理:周仕昌  
事業版圖:主要從事能源技術服務,事業範圍涵蓋電力開發及工程、 EPC、維運、綠電轉供、儲能及充電樁,為智慧電力服務之供應商

你可能也喜歡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數位專題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近年「海線五雄」沙鹿、龍井、梧棲、清水和大肚迅速崛起,能源、高科技、金融業紛紛進駐,龐大投資額正湧向海線城市,市府的「富市臺中」計畫,大力招商,讓海線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產業新廊帶。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