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收納」不等於徹底收拾:眼不見為淨是家中變更亂的元凶

無法斷捨離:名為儲藏室,實際上卻是「垃圾場」。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4-08-09

瀏覽數 10,250+

《家事斷捨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家事斷捨離》/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雜物被搬到儲藏室後,就會感覺客廳騰出了空間,讓人產生「算是整理好了」的錯覺,家裡看起來也不再像垃圾屋。他們沒有發現自己試圖用「收納」來解決問題,卻反而讓問題愈滾愈大。真正有意義的整理收納,是在這之前要先:減少物品、篩選需要的物品、嚴選喜愛的物品。(本文節錄自《家事斷捨離》一書,作者:山下英子,鍾雅茜,台灣廣廈出版,以下為摘文。)

收納才是害家事變麻煩的元凶

現在我們來一一檢視過往對於家事「應該這麼做」、「那樣做才對」的刻板想法,因為這些刻板想法,正是害家事變得麻煩又辛苦的元凶。

首先是「收納」。

當東西收納完成後,是不是覺得原本散亂的房間好像整理好了呢?

你是否曾經試著分類亂七八糟的東西,然後放到收納用品中呢?

我能斬釘截鐵地告訴大家,「收納」並不能解決問題。接下來,我以某家庭的例子來舉證,說明「收納」究竟會令家事變得多麼辛苦。

這是在雜誌的某次企劃—「斷捨離的Before・After」中前往拜訪某戶人家發生的事。家庭成員是一對三十幾歲的夫婦,育有五位子女,最小的老么還只是個小嬰兒。讓人不禁佩服他們如此努力生活。

採購生活必需品是他們花費最多時間與精力的第一順位。為了避免孩子餓肚子,得趕快準備三餐,還必須備有大量衣服以供替換,玩具跟讀書用品也需要不斷換新。

在這樣的生活中,根本沒有時間與精力收拾東西。結果我看到的情景是,喜歡下廚跟招待客人的媽媽,站在被食材擠滿的大型冰箱跟餐桌中間努力地煮飯。

她從堆滿廚具的櫃子中俐落地拿出鍋具跟碗盤。在收納櫃的門前,特大容量的調味料(這是問題點之一)直接放在廚房地板上(這也是一個大問題),導致收納櫃的門無法打開。

另外,就算把冰箱門整個打開,眼前也只能看到最外圍的食材,不知道深處到底放著什麼東西。結果為了確保冰箱裡有需要的食材可料理,她總是重複採買一樣的食材。(延伸閱讀│為何北歐人家裡大多沒雜物?比起「物品」他們更在乎「這件事」)

名為儲藏室,實際上卻是「垃圾場」

雖然各房間皆配有收納空間,但每一處都塞滿了東西,擠不進去的物品就散亂地放在地上。像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呢?

這時我們要從最近的東西開始「捨棄」。

也就是名為儲藏室的「垃圾場」。位在樓梯下方、不到半坪的空間裡,塞滿了被淘汰的舊玩具、媽媽的手工藝品、爸爸的休閒物品跟露營器具等等,你家也有類似的空間嗎?

通常廚餘跟廢紙等可以在規定的日子拿去回收,比較不會累積。但是要處理體積稍大的東西可就麻煩多了,比如有特殊規定的丟棄方式,或者必須聯絡清潔隊約定時間。這種時候,24小時隨時開放、距離近又便利的「垃圾場」就粉墨登場了。(延伸閱讀│不用的東西擺在家才是真浪費!購物狂用「極簡生活」找回人生平衡)

不過,問題在於原本的儲藏室裡也會混雜著必要物品,所以必須先花費勞力、時間與精力展開一場挖掘工程。

等到雜物被搬到儲藏室後,就會感覺客廳騰出了空間,讓人產生「算是整理好了」的錯覺,家裡看起來也不再像垃圾屋。

年度激省!$3,680 帶回24期遠見+高質感行李箱

他們沒有發現自己試圖用「收納」來解決問題,卻反而讓問題愈滾愈大。

「想丟卻又丟不掉」的原因是什麼?

從下表來看,三者之中占最多比例的是遺忘之物。「遺忘之物」指的是自己早已忘記其存在,完全想不起來的東西。

人對於眼睛未見的東西容易忘記,可是這些「遺忘之物」卻霸占了我們的空間、時間,而且還耗費精力。

「執著之物」是指雖然腦海中有印象,但無法丟掉的東西,也就是很多人掛在嘴上的「想丟卻又丟不掉」的物品,通常是一些充滿回憶或親手製作的東西。

即使如此,當事人也不是特別寶貝它,只是延緩決定要不要丟棄它們的時間。換句話說,就是「不需要・不適用・不喜歡之物」。

《家事斷捨離》/台灣廣廈出版

《家事斷捨離》/台灣廣廈出版

相對地,「需要・合適・喜歡之物」則是明白其價值並且符合自己需求與感覺的物品。也就是說C才是應該留下來的部分。

你並不會覺得它「費時」,而是「願意花時間」、「想傾注時間」給它的東西。

你並不會覺得它「占位子」,而是「願意騰出空間」給它的東西。

你並不會覺得它「費事」,而是「願意多花心思、想維護品質」的東西。

這是完全不同的心態。

很遺憾地,我們對「遺忘之物」和「執著之物」早已沒有感情了。但對於「需要・合適・喜歡之物」卻仍充滿喜愛,在使用者和物品之間會維持著一層舒服的關係。

不過大家要記得,這三種分類會隨著時間改變。「需要・合適・喜歡之物」也會變成「遺忘之物」或是「執著之物」,這其中充滿了變化因素。(延伸閱讀│為何家裡堆滿丟不掉的東西?你可能正在面對「稟賦效應」)

人是一種非常想省事、想一下子就解決問題的生物,只要分析人的心理,就能明白「收納術」只是一種天真的想法。「雜亂」的問題,早已不能靠整頓、收納做為解決良策。

真正有意義的整理收納,是在這之前要先—

●減少物品。

●篩選需要的物品。

●嚴選喜愛的物品。

意即斷捨離是必要的。若物品經過精挑細選,留下最適當的數量,那麼即使東西四處散亂,也能輕易地恢復原狀。

《家事斷捨離(暢銷修訂版):第一本打破收納迷思、讓每個人都能不必特別花時間就做好家事的減法生活書!》,作者:山下英子,鍾雅茜,台灣廣廈出版

《家事斷捨離(暢銷修訂版):第一本打破收納迷思、讓每個人都能不必特別花時間就做好家事的減法生活書!》,作者:山下英子,鍾雅茜,台灣廣廈出版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