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臺東慢經濟在地化:整合能源與觀光,掌握永續好未來

台泥攜手雲品國際打造臺東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與在地共生共榮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4-08-01

瀏覽數 19,000+

臺東延平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提供)
臺東延平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提供)
00:00
00:00

對於綠電城鄉與地方觀光,臺東秉持一貫的「慢經濟」政策,而位於延平鄉的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正是與地方共生共榮、「剛剛好就好」理念的實踐。 

Mihumisang!」走進位於臺東縣延平鄉的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率先聽到的,是一聲熱情親切的布農族語「你好」,接著深入園區,泡溫泉、聆聽地熱導覽、享用在地佳餚,體會臺東「慢經濟」之下的美好。 

臺東以清新的空氣、豐饒的土地與溫暖的人們聞名,有理念、有風格地推廣這樣的真善美,進而帶動地方發展,是臺東「慢經濟」精髓。而由台泥集團和雲品國際共同規劃、20228月營運的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下稱園區),便以「慢經濟」精神為主軸,致力與在地共生共榮,成為如今前來臺東必定要造訪的景點之一。 

臺東綠電潛力點 發展地熱與自然共存

在此情形下,具備高山湍流、深谷地熱等天然條件的臺東,是重要的資源,也是臺灣發展綠電的潛力點,全臺有27處地熱潛能區,臺東就占了7處。2019年底,延平鄉公所一方面想為曾是溫泉勝地的紅葉谷,找到「未來電」的豐收之道,同時也期望重振遭受莫拉克颱風摧殘的地方產業,舉辦地熱發電招商說明會。台泥綠能總經理翁吉良透露,當時,台泥綠能已尋覓合適的地熱發電場域,在接受地方協助打造溫泉園區、帶動觀光等要求後,台泥便展開園區的規劃與興建。 

台泥綠能總經理翁吉良說明地熱開發的專業技術與歷程(陳志亮攝)

台泥綠能總經理翁吉良說明地熱開發的專業技術與歷程(陳志亮攝)

有趣地是,不管是發展綠電、促進觀光,臺東「剛剛好就好」的施政精神深植業者的心,電廠、園區先行營運的溫泉、餐飲、地熱導覽和周邊行程等各項服務,也秉持著相同理念推進。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營運長孫薈茹就提到,團隊深知久待在城市的遊客造訪園區,反而是要享受臺東專屬的「慢」步調,因此提供專業但具在地特色的服務。 

園區地熱導覽解說(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提供)

園區地熱導覽解說(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提供)

觀光亮點 感受不一樣的人情味

來到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服務」,「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而園區最熱情的正是熱愛家鄉的在地居民,招募七成以上在地員工,帶領同仁接受食農教育的洗禮、激發團隊的服務熱忱,接著善用在地的傳統文化與特色,規劃多元活動。例如農曆年節期間推出布農族祭儀表演,讓旅客認識延平、理解地方的風土民情 

做「自己喜歡且最擅長的事」便會吸引人,孫薈茹解釋,所謂最擅長的事,是向旅客分享在延平鄉成長的故事、在紅葉谷紅葉村的經歷,分享自己種了多少鳳梨、平常怎麼打獵的,「這些故事從在地人口中說出來才真實、動人,旅客都被他們的開朗、熱忱感染。」 

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營運長孫薈茹講述園區特色與發展(陳志亮攝)

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營運長孫薈茹講述園區特色與發展(陳志亮攝)

吃在地 玩在地 臺東慢活ing

隨著慢食觀念的普及,「吃在地、品當季」,已成為風潮,更是臺東慢經濟的重要精神之一。近年來,臺東舉辦慢食節,致力推廣當季美食,邀請民眾認識在地生產的各種作物種子,是最好的食農教育推廣平台,廣受各界好評。而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也注入慢食的精神與文化,讓旅客享用當令的紅藜和油芒等食材,嚐出新滋味,「都市人來到臺東、來到延平,是為了『慢生活』,我們的任務,就是告訴旅客怎麼『慢慢玩』。」孫薈茹說。 

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露天泡湯池 (陳玫翰攝)

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露天泡湯池 (陳玫翰攝)

推廣慢食,還能牽起一條產業鏈,為地方農業開創轉型新局,像是園區積極扮演平台角色,協助銷售農特和文創產品,遠近馳名的延平金鑽鳳梨、紅葉國小書包、布農織物等,都在園區平台上架。 

如今,園區營運近兩年,造訪的旅客都相當滿意,回流客尤其多,成功塑造「一萬人來一百次的感動」。翁吉良提到,發電部分,目前台泥綠能委由具鑽井技術的中油已開挖完成,台泥綠能正接手完善後續的發電設置,不僅提供充足電力,還能利用餘熱乾燥鳳梨、可可等作物;同時,團隊正持續將地熱發電的知識,推廣至臺東的國中小、鄉公所等單位,積極申請成為環境教育場域,協助傳承地方文化、語言與歷史,和在地一同創生、共榮共好。 

臺東以「慢」回應土地和自然,透過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感受大自然的風光明媚與當地的人文風情,從慢遊、慢食到慢活,療癒自我,獲得身心靈的滿足,實現現代人對慢生活的憧憬。 

(臺東縣政府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社區一家20年初心守護,讓臺灣更幸福
數位專題

社區一家20年初心守護,讓臺灣更幸福

20年前,秉持讓台灣每個社區重拾溫暖與幸福的初心,「社區一家」將每一個小小的改變凝聚成集體的力量。如今,這股力量已成為地方創生的重要引擎,推動台灣各地共同成長。未來20年,將持續在台灣各個角落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