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的能力,不是像 AI 或 GPU 算力一樣可以大躍進,只能從失敗甚至公司走到顛沛流離中看清一個人,板蕩識忠臣,可能要流了很多血,失去了很多好戰友,才會緩過神來,了解自己在用人上犯的低級錯誤。
前面幾篇透過《遠見》專欄發表的個人觀點獲得許多迴響,當然所謂迴響,肯定有褒有貶,我不當全是認同,對於反論者,我也虛心接受,例如上一篇對於教育的看法等等。有一說文章不應該太 heavy,或許應該利用此園地探探 AI 或區塊鏈技術本質云云,我以為「遠見」就是一個管理反思、改革創新的平台,從各種管理制度的來時路裡學到教訓,勝過於此發表技術或投資專論,技術與投資可以散見於我的其他自媒,但所謂管理所謂制度,則都是一些刻骨銘心,包含我自己都不見得過得去的坎,我認為更值得分享。
別人的草比較綠?名為改革其實是一團混亂
本篇所謂「貴遠賤近」,英文就是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反應在公司治理,近期聽說很多公司空降學霸般的俊男美女,在外面個人品牌做的一級棒,是甜姊(哥)兒,但其實仔細看他們並沒有柴米油鹽的經驗,創業普普,上班也普普,我們都知道,空降著手一家公司,最好從組織與財報三表開始,收入的主力、開銷的大頭、法律、專利,而且穩住老人也很重要,但這些想必他們也不太懂。
進公司以後甜姊(哥)們,向上管理能力很強,對下則是摧毀式的拆解,用學理上半瓶水的東西以及加速器胡亂聽來的道理,趁老闆一時不察,把公司拆了,老臣趕了,老闆一回來,有的甚至還是不明究理,名為改革其實一團混亂的比比皆是。
我演講一舉例這類管理問題,好似我很會看人一樣,常被聽眾問這方面能力怎麼進步,其實我沒答案,通常是傻笑帶過,因為看人的能力不是可以像 AI 或 GPU 算力一樣可以大躍進,只能從失敗甚至公司走到顛沛流離中看清一個人,板蕩識忠臣,可能要流了很多血,失去了很多好戰友,才會緩過神來了解自己在用人上犯的低級錯誤。
盲目把業務與人事一併交給錯的人,最終三敗俱傷,不歡而散
我以前也繳了幾次用人的學費,用了一些好像「很會張羅媒體」的人、「認識很多網紅」的人、或是「在創業者社區的大哥哥大姊姊」,看起來很光鮮但什麼都不會,他們自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因為在比他們小輩的同溫層裡,他們都是被叫哥呀、姊的,他們答應加入一家公司(例如選擇加入叫他們哥或姊的新創公司、或者加入大公司做執行長、幕僚長、策略長也罷),除了口蜜腹劍一點一滴接近創辦人,還有一點是他們真的認為自己會,真心跟創辦人說「誒,我可是走下神壇來幫你耶!」
其實他們什麼工具都不會,甚至準時上下班都有問題,因為以前沒人要求過,不是像我們這種出社會早早期在大公司磨啊磨一步步升上來的。我自己吃過這樣的虧,後來在其他創業的伙伴苦苦勸說下,有天突然驚醒,想請走已經入室的狼,尋求好聚好散而不可得,最後獲得了慘遭忘恩負義的心碎下場。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劉氏正義說:「視、觀、察,以淺深次第為義。」古人說看人的第一步驟是「視其所以」,就是當下處理事情的方式跟邏輯,「觀其所由」,也就是看這個人的來時路,如果對於你交代他的任務,他完全沒有經驗,怎麼期待他會做好?還一開始就許他高層職位!「察其所安」,就是事成之後他的態度與可能的 hidden agenda 是什麼,他的行為有沒有變化。
曾國藩的「冰鑑」,也有許多從觀察一個人的小動作推斷他的能力與氣度。身為老闆,如果總是貴遠賤近,以為自己很表面的社交就可以辨忠奸,分辨不清那些是你成功以後才接近你的人,敲鑼打鼓引入「優秀人才」,瞧不起自己的班底,覺得野花比家花香,却又不肯花時間識人,最可怕的是盲目的把業務與人事一併交給錯的人,最終三敗俱傷,不歡而散,基業也已動搖。
社交上的貴遠賤近是老友不如新友;投資上的貴遠賤近是老股不如新股
除了公司治理,交朋友也是一樣,很多人棄諍友不聽老友不顧,三節送禮總是巴結新貴,裝熟「把別人的朋友當做自己的朋友」,這類狀態雖還不至於禍害公司,只是難免顯露出前倨後恭的醜態,新朋友攀附不了,老朋友反而把這個人的行為都看在眼裡,最後落的沒有一個交心的。
公司治理上的貴遠賤近是極不負責任的,有些創辦人很粗曠傲慢的跟我說他們的管理哲學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在我看來,他正在引進鏽蝕物去讓自己的營盤生鏽,老兵也只好憤而離去。社交上的貴遠賤近也是很功利無趣的,有人很喜歡參加很多社團,對於老朋友拜託的事情反而不放在心上,趕去給新歡斟酒,很多人不是看不出來誰是現實鬼,只是不說罷了。
至於投資上的貴遠賤近,老股不如新股,棄最早期雪中送炭的天使不顧,替後期公司做大才來的機構投資人開車門,給與不平等條約,然後把最初幫你的人棄如敝屣,我只能說圈子裡比比皆是,毫不令人意外。這些故事除了告訴自己一定要更深刻的了解一個人才能深交,也時時提醒我們需要提升自己的修為,切莫貴遠賤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