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尤溪繽紛岩壁、墾丁湛藍海水、綠色平原及高聳的天際線,代表國境之南的符號,藉由巧妙運鏡,搭配明快節奏的配樂,屏東縣政府2023年底推出的形象影片《屏東多向度》,短短3分多鐘,完整呈現屏東之美。
明珠耀眼的光,終究會亮得被世界看見,影片不僅榮獲坎城世界影展(Cannes World Film Festival)最佳旅遊影片,並入選以色列近拿撒勒影展最佳旅遊影片,當眾人驚豔這座城市的廣度、彩度、深度、高度及力度等多向樣貌,屏東縣長周春米則以東道主之姿,歡迎全世界旅客到訪屏東、體驗深度旅遊。
周春米縣長表示《屏東多向度》不僅呈現土地廣度中萬物的美好,也在山脈高度中感受自身渺小、在大海深度找尋內心寧靜,更在人與人間的態度中體會久違的真誠,置身屏東,能充分感受屏東的多向度。
與時俱進的行銷手法,抓緊民眾目光
有時美好的事物太多,想講不知從何談起,一一訴說卻又很難道盡,影片就成了抓住民眾目光最好的媒介,影片背後另個靈魂人物-屏東縣政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處長鄞鳳蘭表示,當社群網路傳播快速、即時,公部門行銷也須隨時調整腳步、與時俱進,「我們要做的是讓人想看下去會讚嘆不已。」
影像是最直接的方式,屏東一直都是電視、電影拍攝取景的最佳地點,為人熟知的《海角七號》,當年票房爆紅後吸引許多人專程到國境之南追星,即使電影播出10多年,相關景點仍為人津津樂道。
縣府傳播處近年為抓緊民眾目光,特別增設多媒體科,就是因應影像傳播,科內同仁不時腦力激盪、發想腳本,自編自導自演,更捧紅「模型娜」的自創角色,無厘頭且爆笑,引起許多共鳴。
屏東近年推出的多部形象影片都非常受到民眾喜愛,更屢屢在國際上獲獎,包括《Where?》、《屏東,總是多一度》、《縣民公園》、《阮屏東,咱屏東》等,在美國高峰創意大獎、日本國際觀光影像節、德國紅點品牌與行銷獎等知名國際獎項皆榜上有名。
鄞鳳蘭處長說,《屏東多向度》的呈現在過去觀光影片中很少見,裡頭出現天然奇岩、獨特地貌及特有建築風格等景點,讓觀眾快速感受屏東歷史、自然、飲食、人文等多元風貌,以前大家常說「屏東總是多一度」,但這塊土地上的厚度、廣度、彩度與深度,絕對比你想得還要豐富,這也是影片命名「多向度」的原因,希望滿足不同喜好需求的遊客。
巧妙運鏡從南到北 呈現繽紛國境之南
拍攝場景除了為人熟悉的恆春半島、鵝鑾鼻、九棚大沙漠外,從最北大武山至最南端及離島都入鏡,並融入原住民、客家等族群文化和宗教節慶,還有近年新興的景點,屏東縣民公園、勝利星村、遺構公園、車城看海美術館及枋寮藍皮解憂號等,呈現繽紛多彩的屏東。
周春米縣長直言,屏東美景真的太多了,我在片中也客串幾個鏡頭,有屏東總圖和屏菸1936文化基地,鏡頭拍的很美,實際場景也是那麼美,歡迎大家親自來體驗。
她說,每部影片我們都盡量展現不同樣貎的屏東,更呈現屏東的進步,過去很多人到屏東旅遊可能是走馬看花,其實可以更深度的體驗,此次《屏東多向度》就是讓不論是熟悉屏東的鄉親、遊客,或是第一次看見屏東的朋友,從影片感受土地蘊含的自然之美與豐富人文,屏東人會引以為傲,外地遊客想要親自拜訪,這就是影像的影響力,連我看了都非常感動。
正值轉型關鍵時刻 讓民眾實質感受城市進步
周春米縣長認為,屏東正處於轉型和發展的關鍵時刻,如何提升屏東鄉親的生活品質、加快相關建設、吸引高科技產業落腳,及推動觀光產業、製造業都是關鍵,縣府隨時滾動檢討,持續打拚。
在邁開腳步同時,我們也希望讓大家知道屏東的努力與美好,因此透過影片傳達、行銷與記錄,就是希望加深民眾印象,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穩健、踏實的前進步伐,貼心、細膩的規劃服務,讓民眾切實感受到屏東的進步,才是最有力的說服。
屏東品牌創造不易,城市榮耀感維持也不容易,縣長與縣府團隊努力和時間賽跑,戰戰兢兢、全面啟動、加快速度,帶領屏東前進。
(屏東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