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還要多久? 中國將成為世界汽車強國

陳怡貝
user

陳怡貝

2006-09-01

瀏覽數 14,300+

還要多久? 中國將成為世界汽車強國
 

本文出自 2006 / 9月號雜誌 我的學校不見了──上學好難

中國汽車給人的印象如何?

是奇瑞抄襲雪弗蘭Spark,100輛裡有391個毛病的四門QQ轎車,還是撞擊測試中不堪一擊,一撞就稀巴爛的危險轎車?

現在,中國汽車業的雄心與壯大,讓世人不敢小覷。

去年,中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奇瑞與美國企業家布雷克林(Malcolm Bricklin)合作。2007年開始,奇瑞將以2/3的價格供應中價車到美國,計劃以2萬美元(約65萬台幣)的價格,搶攻目前美國市場上售價3萬美元(約97萬台幣)的轎車市場。

有意向世界出口汽車的,不只有奇瑞。去年9月,德國法蘭克福車展上,中國第三大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的車展小姐,身著濃濃中國味紅肚兜,打響新車款「中國龍」(China Dragon)亮相的第一砲。

四個月後,吉利在美國底特律國際車展上宣布,中國龍等幾款車將於2008年進軍美國市場,並以7500美元(約24萬台幣)的低價車款做號召。

今年9月,中國車廠江鈴也將參加巴黎世界車展,並展開銷售。預計到2009年,共32家中國車廠將在歐洲推銷所有的車款!

利基/內需市場全球第二

然而,目前全世界對中國車出口的能力與企圖仍充滿質疑,連將中國車引進美國的代理商都認為自己在「豪賭」。記憶猶新的話,今日以精緻品質受全世界肯定的日本汽車,在30年前也曾吃過癟。1970年代時,日本汽車在質量上遠不如西方國家,但30年後,日本車暢銷世界各地。

外型可愛的韓國車,過去也總是因為引擎太爛而被當「笑話」。但其產品質量不斷地提高,在全球市場逐步擴大市占率。現代汽車(Hyundai)的異軍崛起令人刮目相看,目前是世界第五大車廠。

相較於日本與韓國,廣大的內需市場是中國汽車業最大的優勢,有充足的奶水讓其茁壯。

據《人民日報》報導,去年中國的新車銷量(含進口車)達到592萬輛,超過日本的580萬輛,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汽車市場。另一統計則顯示,經濟剛起飛的中國,目前平均每1000人擁車量為24輛,但美國與全世界分別為700多輛和120輛,顯見中國的汽車內需市場潛力。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此外,2005年,一心想出頭的中國本土汽車廠成長速度,遠高於合資企業。本土汽車廠的年增長率為53%,比合資企業20%高出一倍以上。其中,奇瑞18萬輛的汽車銷量(包括出口車1.8萬輛),比前一年增加一倍以上,寫下輝煌一頁。

技術/五年內自主研發產品

但中國車廠並不滿足於國內市場,現在也可以外銷。2005年,中國汽車首次出超,出口量超過17萬輛,較進口多出一萬多輛,是2004年的兩倍以上。同時,出口額則從106億美元飆至158億美元,零配件的進口額卻下降至104億美元。這數據顯示,中國零配件業與世界技術水準的差距正在縮小。專家預估,差距會在四到五年內完全消失。

過去20年,中國一直採取「以市場換技術」政策。這種政策雖吸引了全球前十大汽車廠商的投資,將最新車型引入中國市場,卻也導致大多數本土車業缺乏關鍵的產品研發能力。據統計,中國汽車廠的平均研發支出僅占營收的1.5%,距離全球平均水準的4%至6%仍有極大的差距。

因此,中國政府開始要求國內廠商加強自主研發能力,並要求中國最大的國有汽車製造商帶頭示範,目標在五年內開發出具有自主產權的產品。目前中國最大的兩家汽車集團,第一汽車與上海汽車均表示,到2010年,自主產權產品將超過五成。

目標/2020年撼動美國市場

上海科爾尼管顧公司副總裁孫健據此推論,中國汽車業恐怕至少需要二至三個產品研發週期,即10至15年的時間,才能完全掌握產品研發技術、參與成熟市場的競爭。

除了技術,迥異於日、韓車廠,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導致中國汽車廠的行銷技術缺乏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經驗,大多數車廠仍認為,進軍海外市場是「美麗的遠景」。以去年為例,中國共出口17.3萬輛汽車,占總產量3%,而日本汽車業的出口卻占總產量50%。

中國成為世界汽車強國還要多久?孫健說,「我的猜測是在2015年。」另外,許多專家預計中國車業將在2020年趕上美國。與奇瑞合作的美國企業家布雷克林則不改狂妄地預言,「中國車將撼動(rock)美國!」

不過,中國汽車零配件企業亞新科工業技術公司的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波考斯基(Jack Perkowski)說,「奇瑞和吉利能否在2008年進入美國市場並不重要。在我看來,中國對全球汽車業的影響,可能比我們現在想像的要大得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