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治:小選區大問題

朱雲漢
user

朱雲漢

1988-12-15

瀏覽數 11,700+

政治:小選區大問題
 

本文出自 1989 / 1月號雜誌 第031期遠見雜誌

選舉制度雖是政治改革中的一小環,卻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它不僅影響到立法院成員的素質,同時也可影響成員與選民的關係,以及政黨對國會的約束力。

政經結構不良

目前台灣採取中小型選區,一個選區中產生很多位候選人,候選人的運作以縣為單位,他們根據自己的知名度、社會關係、買票系統而當選,政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輕微。

在現有的小選區中,一些極需要代表的利益團體,如中產階級、勞工、農民等,無法發揮力量,他們在地方上的力量不如一個地方派系。一旦這些社會團體找不到能發揮影響力的管道時,只好還是用走上街頭抗議的辦法。

如果目前不良的政經結構繼續發展下去,黨部就無法控制立法院了,事實上,現在已經發生立法委員當面指責黨鞭的情形,因為黨鞭不會影響立委的政治前途,也不能決定他是否被提名或當選;立委擁有自己可以左右選戰的地方基礎。

如果要讓台灣持續成長、均衡發展,必須得慎重考慮選舉制度細部設計的問題,才能預防經濟與政治不良結合產生的現象。

歐洲中小型的國家,幾乎都採取大選區、甚至全國選區的制度,而且是全部採用比例代表制或比例代表制與區域代表制混和的制度,在大選舉區或比例代表制的選舉競爭中,對話團體是兩個政黨,政黨領袖直接辯論全國性的人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政黨所要掌握的是全國件大型利益團體的支持,這也成為選民選擇某一政黨時的主要考慮。

採取黨內預選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台灣會不會出現造樣的選舉制度呢?我認為很難,因為執政黨行政和黨務菁英,從沒有出來競運的意願,而擁有地方基礎的立法委員也不希望上面的人來跟他競爭。

據觀察,執政黨目前並沒有全盤性防範金權政治的對策,但已做了一些調整。例如:把特種黨部歸併到地方黨部,讓國民黨可以直接動員的力量,如教師、漁民、特定產業公會等,在地方提名輔選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此外,也準備採用黨內預選制度。

過去社會上知名人士,除了在台北市,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參選,因為他們與地方派系沒有淵源,如果採取黨內預選,情形就不一樣了。預選本身不像選舉,它花費較低,由黨統籌政見發表會跟投票,有良好形象及知名度的人,不管要全面部署買票系統,至少在預選中,還有競平的機會;況且買黨員的票比一般民眾的票更難,因為黨員素質比一般民眾稍高一點。

所以透過預選,可以使黨內一些與地方派系素無深厚淵源的人考慮回鄉競選,黨部也可以運用教師、軍人、公務員等特種黨部做重點支持,不需要再倚賴地方派系組織動員買票的作業,如此多多少少能在每個地區產生對中央政策較支持、問政理想較好的標竿型候選人,這種候選人也許不會是立法院的多數,但是至少能制衡一些追逐經濟特權、地方色彩濃厚的派閥影響力。

以全國性政策為訴求

總之,我們希望國會中的兩個主要政黨黨內有一致的問政立場,也有很好的紀律,使行政機關與國會機關能慢慢變成一體;閣員與國會領袖都出自於有共識的同、個團體,以全國性的政策為訴求,抑制特殊利益團體的要求,公正地考慮公共政策。

(朱雲漢為台大政治t副教授)

(鍾尚熹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