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想不到小米也造車,「價格屠夫」引爆汽車業進入新戰國?

中國年輕人的第一輛保時捷?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4-03-25

瀏覽數 11,950+

小米第一款汽車。取自微博@小米汽車
小米第一款汽車。取自微博@小米汽車
00:00
00:00

小米手機起家也能跨界進入汽車業中國新能源汽車競爭之激烈前所未有,一場優勝劣敗的爭霸賽蓄勢待發,小米汽車於此時上市被形容為「價格屠夫」,或將以突破性的定價策略帶來市場震顫。

蘋果(Apple)退出電動車製造領域,小米投入巨資生產的新車卻即將上市,形成極大的反差。

小米汽車官宣,訂於2024年3月28日舉行小米SU7發布會,這是一款網羅小米手機生態系統和智能駕駛的電動車。同步,從北京、上海、廣州,到深圳、長沙等29個城市的59家「小米之家」門店,提前3天於3月25日開啟預約,引發強烈關注。

聽到蘋果退出造車的當下,其實小米科技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曾公開表示:「看到這個新聞,非常震驚。」並指出小米戰略是「人車家全生態」,從3年前做了無比堅定的戰略選擇後,要「認認真真為米粉造一輛好車」,投入汽車行業的態度堅定。

小米汽車官宣,訂於2024年3月28日舉行小米SU7發布會。取自微博

小米汽車官宣,訂於2024年3月28日舉行小米SU7發布會。取自微博

小米智能駕駛上市前,經10萬公里路測

小米汽車發布在即,小米微信公眾號頻頻更新宣傳文章,還有雷軍近日也頻繁通過微博發布SU7相關消息,為汽車上市預熱。

3月23日,雷軍在微博中貼文,小米汽車的智能駕駛靠不靠譜,高階主管自己先用。小米高管全部參與了路測,累計已超過10萬公里。

其中,他本人也已經參與10多次測試,里程3000多公里。小米為此總共投入576輛樣車,在中國大陸300個城市行駛。從黑河─40℃超低溫到吐魯番60℃高溫,跨越100℃溫差,再到海拔4768公尺的昆侖山進行高原測試。

雷軍上微博貼文,為小米的新車造勢。取自微博

雷軍上微博貼文,為小米的新車造勢。取自微博

近期,一則「小米超級大壓鑄」的短影音,也在大陸社交媒體的朋友圈中瘋傳。雷軍特地將鏡頭帶到小米汽車的祕密生產基地,介紹重達9100公噸、有兩個籃球場大小的「壓鑄島集群」。從畫面上看來,人站在巨大的壓鑄島旁邊,明顯變得渺小。

「這一套流水線系統,都是小米自研的,」穿著小米運動服的雷軍握拳笑稱:「也是全(中)國最領先的之一。」

壓鑄島除了視覺上壯觀,更令人驚嘆的是功能,可將72個零件一次壓鑄成型,且需時僅100秒左右。按照這個效率,兩套壓鑄島一天可以壓1728套,一個月產量5萬1840台車,一年產能逾60萬台。也難怪有網友狐疑:「是不是誇大了?」

小米科技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取自微博@小米汽車

小米科技創辦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取自微博@小米汽車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小米汽車售價不到88萬元? 

被業界戲稱為「價格屠夫」的小米,汽車最終售價更是各界好奇重點。小米手機能於2011年8月推出第一支手機便來「打天下」,震撼市場的便是定價只有iPhone的40%、1999元人民幣的超實惠價格,高規低價風靡海內外。

這一次小米汽車的售價多少?基於先前SU7在小米技術發布會上公開亮相後,被譽為「年輕人的第一輛保時捷」,令小米汽車頓時誕生「米時捷」的新稱號,於是坊間「25萬9」「21萬9」「起步價一定低於20萬人民幣(約88萬台幣)」等的猜測所在多有。甚至有網友開起了玩笑:「如果跟手機一樣賣1999元,刹車壞了我拿腳刹。」

值得參考的是大陸《中國企業家》雜誌援引西南證券的分析:若SU7定價低於20萬人民幣,對比相同價格帶的比亞迪秦PLUS(純電),目前小米公布的配置具備一定優勢,全年銷量有望衝上10萬輛。

但如果SU7定價介於20~30萬人民幣,類似的是小鵬P7,該車款於上市後的一個月內月均銷量4000輛,依此進行推估,小米汽車全年銷量可達6萬輛。然若SU7定價大於30萬元,可參考當前蔚來ET5T的月均銷量3000輛。

被業界戲稱為「價格屠夫」的小米,汽車最終售價更是各界好奇重點。取自微博@小米汽車

被業界戲稱為「價格屠夫」的小米,汽車最終售價更是各界好奇重點。取自微博@小米汽車

燒掉百億人民幣造車,成本高昂

另外,從生產成本看,市場也判斷小米汽車的售價太低的話,可能會賠錢。

在3月19日小米集團2023年財報電話會議上,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回應法人詢問時表示:「小米汽車確實會有點貴。」而小米汽車的階段性目標是進入純電豪華轎車的銷量前三。相比銷量,小米更關心用戶的體驗和口碑。

對於小米第一款汽車的價格,雷軍已在小米技術發布會上笑著回應現場觀眾:「9.9萬絕對不可能」「14.9萬也不用再講了」,畢竟一塊電池占據了整車成本的50%,而通常一塊100度的電池成本至少要10多萬人民幣。

再從小米集團年報中所公布的造車研發費用,一位業界人士指出,該費用2022年為31億人民幣,2023年為67億人民幣,兩年相加,小米造車成本已經接近百億人民幣(約台幣442億元)。

小米造車成本已經接近百億人民幣(約台幣442億元)。取自微博@小米汽車

小米造車成本已經接近百億人民幣(約台幣442億元)。取自微博@小米汽車

只是,汽車是公認的燒錢行業,該費用也在小米預期之內。最初官宣造車時,小米就曾宣示智慧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100億人民幣,未來十年預計投資100億美元(約3196億台幣)。

《中國證券報》分析,小米汽車上市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而言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像是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此前於電動汽車百人大會上便提及,小米可能會是中國大陸最後一家「造車新勢力」入局。

事實上,自2019年起,大陸約有300多家傳統車廠的「造車新勢力」投入戰局,經過5年來的激烈競爭、陸續洗牌,目前剩存約10餘家已形成規模。駛進新戰國時代的大陸新能源汽車賽道,小米能成為新霸主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