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工作上有好表現,公司裡就沒好友?

陳麗卿
user

陳麗卿

2024-03-05

瀏覽數 8,350+

職場上有好朋友雖然好處很多,卻也常面臨人情負擔的挑戰。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職場上有好朋友雖然好處很多,卻也常面臨人情負擔的挑戰。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你覺得職場上需要好朋友嗎?或者,我該這麼問:在現在的職場中,你有好朋友嗎?

美國市場公司蓋洛普(Gallup)的調查曾提出:工作表現卓越的關鍵因子是「友誼」;在工作場合有好朋友的人,敬業程度會高出七倍。比起職位升遷、薪資報酬,在辦公室中有幾位好朋友,似乎能讓人工作得更快樂、更起勁。

然而,職場上有好朋友雖然好處多多,卻也會面臨人情負擔的挑戰。畢竟,友誼的本質,本來就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偏袒、相挺、包容、依賴……而在某些情況下,千絲萬縷的情誼,反而有可能會成為專業上的牽絆。

掌握同事相處要領,職場生活更如意

試想,當好友的想法與你自己的觀點,甚或是公司的利益衝突時,你會做出什麼反應?如果好友做出了傷害公司的事,你是該大義滅親?或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大家都知道,職場上不該帶進私人情感恩怨,然而,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無私又無愧呢?因此,若你在目前的工作環境中,確實有幾位好朋友,請務必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公私混淆

  • 首先,要分清公事與私事的界線。正所謂「親兄弟明算帳」,只要是公事就要秉公處理,甚至要特意避嫌;正因為你們感情好,更要做到公正透明不偏袒。不要覺得算得清清楚楚傷感情,相反地,正是因為你希望讓感情長久,才要算清楚。

2.不要聽了對方抱怨,就認為一定是對的

  • 雖然對朋友吐苦水是人之常情,然而,在聽對方抱怨的同時,你的心中仍要保持清明。畢竟,同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朋友所抱怨的,也僅是他片面的感受,不一定是事實的全貌,千萬要謹慎,不要讓片面資訊,干擾了你對全局的判斷。

3.與其無話不談,不如選擇適合的事情談

  • 有些資訊,若對方知道了反而會為難,為了不讓對方徒增煩惱,有時保持沉默反而是更好的作法。例如,當你心中萌生與公司立場和方向不同的念頭(如離職),這時最好不要找同公司,甚至同部門的好朋友商量;畢竟,對方知道後,於公應該要向上呈報,基於好友情義卻要為你守密,怎麼做都不討好。如果珍惜這位好朋友,不讓對方陷入兩難,反而是更圓融的作法。

如果你在目前的職場中,並沒有能稱得上好朋友的對象,也不需要氣餒。畢竟,尋覓知交很多時候是靠緣分,此時此刻的你,與其想方設法融入、討好同事,不如從成為一個「好隊友」開始。你也會發現,有很多好朋友一開始都不是刻意結交,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合作中患難見真情,在彼此身上發現值得欣賞、敬佩的特點,進而開始相互理解、彼此深交,進而結為莫逆的。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至於要如何成為一個好隊友?

  • 1.友善的態度

你不必把每個人都當朋友(Friend),卻可以友善(Friendly)對待所有人。畢竟,沒有人不都喜歡被友善對待!想像一下,若你要找一個工作伙伴,當兩位候選人能力不相上下,你當然會想找個性合得來或容易相處的人合作;甚至,若此人能力雖然不是頂尖,但合作起來很愉快,你有時候還是會想找這個人。

友善的態度包含:開放、包容、有禮貌、尊重他人、情緒穩定、正直正派、公平、樂於溝通、有效率、可靠……總而言之,當你能創造出舒服的工作氣氛,善待他人,即便未必與別人成為好朋友,卻能讓大家都樂意與你一起合作,進而發揮更大的創造力與團隊績效。

  • 2.主動支援、共享資訊

如果你自認不善社交,或是覺得面對「人」的時候容易緊張,不妨從「事」開始,例如,在工作上主動給別人多一點支援、分享多一點資訊。你會發現,當你專注的焦點從「人」轉移到「事」上面,原有的緊張就會大幅減低,而藉由主動幫忙,同事間的隊友情誼,也就在不知不覺間積少成多了。

最後,我想與你分享一個許多員工都未意識到的事實:人際關係對職場形象的影響,比你想像的還要大。從一個人對公司活動的參與度,吃飯的時候跟誰一起坐,與同事的互動狀況……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主管和老闆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從中了解了他的人格特質。

因此,不妨思考:你希望如何建立你在公司的形象?歌手碧昂絲(Beyoncé)曾說,「和對的人在一起,會帶出最好版本的你自己。」在職場中,我們有緣與各式各樣不同的人共事,然而,是否要讓彼此關係從合作愉快的同事,升格到推心置腹的好友,卻是操之在己的。若閱讀至此,你心中正猶豫著是否要與某位同事變成朋友,可以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離開了這家公司,我還會想跟這個人當朋友嗎?」去掉職位、職務、利益關係的影響,答案便會自然浮現。

很多人說,職場上最大的學問是「做人」,然而,我想提醒你:如果事情沒做好,根本輪不到做人。畢竟,職場是談目標、追績效的地方,與其尋覓好朋友,不如讓自己成為一個可靠的好隊友,更實在!

 (本文轉載自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網站,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