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保基金已連續六年入不敷出,目前潛藏負債已高達11.57兆,但政府卻僅以每年撥補做為暫時解決方案。
其實,勞保問題絕不能只靠政府撥補,必須提出有效年改方案。要處理勞保基金破產,並非全無對策,借鏡國際年金制度改革成功經驗,可從以下兩大方向下手,長期多元漸進改革:
建立年金儲備基金,積極推動勞退自選
勞保分層改革+儲備基金。勞保年改必須走向分層改革,在多繳、少領、晚退的方案中,除了延後退休年齡之外,須儘快提升基金投資報酬率。但在給付部分不宜全面減少,目前有61%的勞工領不到2萬元。因此,應該對低所得勞工維持最低保障,而對高所得勞工(如投保薪資3萬5000元以上)降低給付,以保障勞工基本退休權益。此外,應透過新財源(如增收營業稅),以建立年金儲備基金取代每年撥補政策,依勞保精算現金流量缺口,規劃每年撥入基金金額,以確保財務缺口有足夠準備金支應。
勞退自選是解決勞保財務隱憂最好配套方案。要確保勞工有充足退休金,除了督促政府進行勞保改革外,勞工還是應該透過勞退自提增加退休所得。2023年下半年,因憂心勞保破產,勞退自願提撥首度超過百萬人,但整體自提比率卻僅13.86%,尚有600多萬人沒有自提。根據民調分析,勞工不自提的主因是認為政府基金投資績效太差,以及無法選擇投資標的,要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推動「勞退自選」。
多年來專家學者不斷推動「勞退自選機制」,希望透過更好的商品與機制誘因增加勞工退休所得。而且,開放勞退自選平台只是讓勞工多增加一個投資選擇,若勞工希望留在政府基金仍能享有保證收益保障,權益完全不受影響。開放勞退自選會有篩選投資商品機制,只有優質的專屬退休投資商品才能上架,又有稅賦優惠與多元投資增加勞工自願提撥誘因,讓勞工依不同年紀選擇適合的投資商品,分散投資風險,這比目前勞工自己去市場亂買投資商品更好。
此外,開放勞退自選可以同時推動退休金支持永續投資與數位轉型。目前美國401(K)、香港強積金、澳洲超級年金等退休金制度皆已上架ESG投資基金支持綠能、永續產業,同時透過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自動化、無紙化的數位投資服務,包括自動定期定額扣款、智能投資建議策略,並可做到投資風險預警,以及鼓勵市場低點進場加碼投資等。
台灣應借鏡國際成功經驗積極改革年金制度,政府應盡快進行勞保年改,同時應立即修法開放「勞退自選投資」,透過雙軌改革轉型才能讓台灣所有民眾擁有更適足、永續的高齡退休保障。
(前金管會主委、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口述。廖君雅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