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5更新:富邦金上週公布股利,每股擬配發4.5元現金股利,殖利率5%不壞,但高居金控第一的是誰?在今年川普關稅影響下,金融股是相對抗跌族群。真的值得存這類股嗎?完整一表揭2025年至今14家金控表現,殖利率比較下一看就懂。專家指出,雖然金融股殖利率不如一些高股息ETF,仍有它的好。
2024年金控獲利創新高,讓今年近期各家金控宣布的股利派發也出現亮眼數字。例如,國泰金29日宣布現金股利3.5元,以29日收盤價來計算殖利率破6%;中信金的現金股利則為2.3元,殖利率也有5.9%。讓不少長期存金融股的人歡呼。到底今年14家金控的財務表現如何?配發股利與殖利率各為多少?以下一表完整揭露最新狀況。
一表看懂2025年14家金控表現
股號 | 公司 | 2024 EPS (元) | 2025/5/2 收盤 (元) | 2025 股利合計 (元) | 殖利率 (現金股利/股價) |
2880 | 華南金 | 1.68 | 26.8 | 1.35 (1.25 現+0.10 股) | 4.66% |
2881 | 富邦金 | 10.8 | 85 | 4.5 | 5% |
2882 | 國泰金 | 7.28 | 55.7 | 3.50 (全現金) | 6.28% |
2883 | 凱基金 | 1.97 | 16.2 | 0.95 (0.85 現+0.10 股) | 5.25% |
2884 | 玉山金 | 1.63 | 27.8 | 1.30 (1.20 現+0.10 股) | 4.32% |
2885 | 元大金 | 2.77 | 30.35 | 1.85 (1.55 現+0.30 股) | 5.11% |
2886 | 兆豐金 | 2.35 | 37.5 | 1.60 (全現金) | 4.27% |
2887 | 台新金 | 1.39 | 16.3 | 0.90 (全現金) | 5.52% |
2888 | 新光金 | 1.25 | 11.65 | —(董事會決議不配發) | — |
2889 | 國票金 | 0.61 | 12.1 | 0.59 (0.30 現+0.287 股) | 2.48% |
2890 | 永豐金 | 1.76 | 21.25 | 1.25 (0.91 現+0.34 股) | 4.28% |
2891 | 中信金 | 3.64 | 39 | 2.30 (全現金) | 5.90% |
2892 | 第一金 | 1.81 | 25.2 | 1.20 (0.95 現+0.25 股) | 3.77% |
5880 | 合庫金 | 1.26 | 24.1 | 1.00 (0.70 現+0.30 股) | 2.90% |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企業新聞稿 資料整理:遠見編輯部
註1: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已合計,單位:新台幣元/股。
註2:殖利率=現金股利 ÷ 4 月 29 日收盤價 × 100 %,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兩位。未公布或不配息者不計算殖利率。
金控股殖利率不敵ETF,還要繼續存嗎?
這兩年有不少投資人棄金融股,轉向高股息ETF懷抱。現在還有存金融股的好理由嗎?投資達人股海老牛提到,金融股的特性是「錢滾錢」,照理來說,有獲利就要繼續投入,因此,過去以壽險業務為主的金控股,股息配發率介於4到6成;銀行型的金控股則落在6到8成之間。
但是,從金融股的股價加上配發率,推算殖利率多為3%到5%,對比一些高股息ETF的殖利率破5%不稀奇的狀況比較下,對於存股族而言,存金融股的優勢就降低了。
面對高股息ETF,金融股難道不再適合存股了嗎?
股海老牛認為並非如此,因為金融股具備幾項特性,包括掌握度高、價格波動高於ETF、會配發股利等,不僅特別適合投資新手與小資族存股,從投資風險的角度來看,還可以讓投資組合達到分散風險目的。
對於想要存股的投資人來說,股海老牛認為,金融股依然是不錯的選擇。一般而言,金融股容易受到政策影響,投資人相對比較好掌握,例如進入升息階段,就可推估以銀行為主的金融股獲利會上升;合庫金、玉山金這類金融股,則會配發股票股利,也就是為投資人生出「股仔子」,存下的股數隨著投資時間延長會愈來愈多。此外,金融股還有另一項吸引力,在於股價波動比ETF大,因此有賺取價差空間。
根據證交所去年統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的投資排名,除了名列第一的台積電,第二名至第五名依序是兆豐金、玉山金、合庫金、第一金,可見仍有不少人還是喜歡存金融股。
金控會用資本公積配息?股海老牛:應不至於
另外,近年來金管會政策有一利多,讓金控可動用資本公積配息,俗稱「用老本配息」,有可能讓金融股近年配息增加。
不過,什麼是資本公積?為什麼又可能讓金控股今年配息多一點?
所謂「資本公積」,指的是來自「非獲利資本」而增加的股東權益,比如股本溢價、資產重估價值、處分固定資產收益、公司合併利益等。其中,最常見的資本公積來源就是股本溢價,由於一般公司發行新股時,每股面額多為10元,但承銷價格並非10元,因此,在面額與實際股價中間的溢價部份,就必須放進資本公積。
簡而言之,放在資本公積裡的錢都不是賺來的,也可視為股東過去的投資累積,因此,被稱為是公司「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