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李昂/作家富了,作品窮了

李慧菊
user

李慧菊

1988-12-15

瀏覽數 14,750+

李昂/作家富了,作品窮了
 

本文出自 1989 / 1月號雜誌 第031期遠見雜誌

中國人有個傳統,認為一代不如一代,我自認不是個懷舊的人,但現在找恐怕也要說同樣的話。年輕一代,三十歲以下的作家,好像愈來愈不努力,自從黃凡、吳錦發這一代人之後,台灣好像很難看到寫作寫得成氣候的人。

小說創作愈來愈短

等嚴肅的新作家出現,恐怕要好幾年。我在大學教書,就發現這一代年輕人對自已生活以外的事漠不關心。一個自以為了不起的學生,得意地跑來問我:「老師,你知不知道最近在鬧林園事件……。」

他們要看的多是不會給他們痛苦、壓力、有點哲理的愛情小說,有這樣的讀者,也難怪愛情小說在這一年如此暢銷。我想這是因為他們失去台灣的根,又國際化得不夠,不足讓他們反省。

今年另一個改變,是報紙增張之後,有些編輯已經宣稱,以後不再刊長篇了,因為讀者沒耐心。他們歡迎的是短稿,兩千到五千字,一天刊完。這種現象,恐怕在將來會是個風潮。這絕對影響作家的創作,因為如此一來,更沒有作家會用兩、三年時間來寫一個長篇,連發表的地方都沒有。這是個隱憂,小說創作會愈來愈短。

另外,文學作品怕會變得片片斷斷。例如說,花幾百個字來寫一個景,然後馬上跳到另一個景。都市生活把人的時間和價值觀都分割了,所以小說也有愈來愈片斷的情況,節奏也愈來愈快,長句子己經少人寫了。史詩式、偉大的作品,也愈來愈不可得。這是可悲的。因為文學是時代的反映,一般人瞭解歷史,也多半從詩、小說去瞭解,很少人會調十九世紀的卷宗來認識那個時代。嚴肅的作品還是有人會寫,我只擔心中間會有斷層。

女作家物化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這種斷層真是浪費。一些瞭解台灣的歐美作家跟我說,台北變遷這麼大,當作家過癮死了;在歐洲,他們等半天也等不到一個大題材,但為什麼台灣的作家交白卷?

我想才華不夠,是第一個原因;另外,也許是時代變遷太快,需要時間來消化、掌握。

今年的文壇,也是很墮落的一年。出版商把作家,尤其是女作家物化,我覺得很不道德。歌星、明星是表演藝術,拍漂亮的照片無可厚非;但作家不一樣,捧作家還是應該以書為主。因為他的表演是作品,有誰會請作家朗誦小說?

我還聽說有出版社要捧作家,要先看他(她)長得漂不漂亮,這種作法不是很降格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