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連結雖是與生俱來的天性,但是當你懷疑自己的價值,記住一些要領對你的情感連結會有幫助。無論你是跟陌生人、渴望更親近的熟人或是老朋友進行情感連結,都可以分為初始期和加強期兩個階段,並且各有幾項要點務必牢記。(本文節錄自《不和別人比較的自信心理學》一書,作者:伊蓮.N.艾倫,方言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最常見的情感連結方式是提供食物、飲料或禮物,你可以透過這類方式來啟動或維護情感連結。我的丈夫會在長途飛行中送給鄰座一包糖果。他的目的是工作,而非談心,不過送糖果的舉動算是略施小惠,可以提升整趟航程的品質。
如果當前的場合允許,那麼肢體接觸也不失為一方妙計,可以締造即時的情感連結。與人見面時,不妨試試老派但熱情的握手禮,然後說「很高興見到你」或「很高興再次見到你」。
當你喜歡的人陷入低潮,不妨設身處地試想,換做是你,你更喜歡別人安慰時拍拍你的肩膀,還是捏捏你的手臂?決定好後就對朋友大膽一試吧。
現代人最常以言語進行情感連結。讚美確實萬無一失,但有時鼓勵別人說出心聲可能更為受用。例如,假設你曾聽同事提起很擔心青春期的兒子,你可以簡單地問:「你家孩子最近怎麼樣?還是讓你很不放心嗎?」藉以加固情感連結。
恰到好處(appropriateness)也是情感連結的一環
以談話為例,你可以在聊天時關心對方的需求,但若對方急著離開或沒有心情多說,不要只顧著發表意見。
當對方拒絕,不要堅持送禮、伸出援手、幫忙搬家、擁抱或請客,就像你不會堅持要別人幫你一樣。再次強調,恰到好處本身就是一種好意,代表你樂意尊重及回應他人。
雖然看起來很矛盾,但將自己和朋友的興趣強行併作一塊,或臆斷彼此永遠站在同一陣線,對情感連結並沒有任何幫助。
兩人發現彼此意見不合時,往往震驚不已,可能會說出類似的話:「你居然不喜歡這個!但我超愛耶。」但此時也不能任對方我行我素,忽視你倆的差異,回道:「哦,隨你便,反正我不在乎。」若不能將兩人視作獨立的個體,情感連結便無法進行。
情感連結的行為
●提供食物
●鼓勵對方說出心聲並專心聆聽
●做人情或提供協助
●誇獎對方
●向對方求助,但不要表現出非常無助的樣子
●贈送禮物
●以友好的方式肢體接觸
●握手
●表現出真誠的興趣
●說些關懷的話語
●透露一些私人的事
●認可雙方的情感連結,比如說:「很高興我們是朋友。」
●尊重彼此的意見,而不是強求立場一致
啟動情感連結
自我低估的人往往最難跨出情感連結的第一步,因為生性使然而害怕被拒絕。但其實大多時候,人們是願意與你建立情感連結的。
你可以記住以下4項要訣,當你不知所措或陷入地位比較模式時,就會派上用場。我稱之為「SEEK」——微笑(Smile)、目光交會(make Eye contact)、感同身受(Empathize)和展現善意(show Kindness)。
微笑是一種啟動情感連結的常見表達方式。目光交會既不是死盯著對方,也不是刻意別過頭,這個動作代表平等交流。
若是與人通話,先以歡快的語調開頭,接著配合對方的語調和聲音說話。微笑與目光交會雖不難做到,但是當你陷入地位比較並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時,很容易忘記這兩個步驟。
與人交談時,請多多感同身受。例如,當對方說「我快被烤乾了」,在考慮如何解決問題前,你可以先說:「對啊,你鐵定很熱吧,難為你在大太陽下排了這麼久的隊。」
你不能說「我也很熱啊」或「你脫掉外套就好啦」這種沒有同理心的話。第一種回應會將注意力轉回你身上,第二種則是在暗示這是對方的問題,而不是你的問題。此時最好的回應是:「有沒有什麼我能做的?」
最後一項是展現善意。記住,只要是能力所及,主動了解並滿足對方的需求也是一種情感連結。你必須敏銳察覺對方的實際需求,或直接請他們告知;不應裝懂而冒險做出不合宜或強迫的行為,這會讓你回到地位比較模式。
你可以問:「要不要幫你倒點水?」你可能會覺得這是明知故問,但我們往往會錯過這類展現善意的機會。
若要啟動真正的情感連結而不只是單純的打招呼,你應該繼續談話。任何與地位比較無關的話題都不錯,但有些話題可以提供更強的情感連結。
人們若主動提起孩子、伴侶、職業或童年,通常代表不介意這些話題,你可以再多問一些。請注意,你一定要懷著真誠的興致提問。
此外,繼續追問下去也表明你確實感興趣。如果你只是提了一個問題,對方回答後你便漠不關心,這會讓人覺得你只是假裝感興趣,真正目的其實是比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