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證交所 五合一 暗潮洶湧

范榮靖
user

范榮靖

2006-03-30

瀏覽數 19,450+

證交所 五合一 暗潮洶湧
 

本文出自 2006 / 3月號雜誌 創意變黃金 衝破千分之三機會

這陣子,各式各樣合併議題吵得火熱,沒想到就連台灣證券交易所也成為主角之一。

1月13日,金管會主委龔照勝與證交所、期貨交易所、櫃檯買賣中心、證券集中保管公司以及票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等五大單位董事長,宣示在今年底前完成五合一整併,以股份轉換方式,成立控股公司,五大單位則成為旗下子公司。

龔照勝表示,為了發揮綜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才決定啟動五合一。

好處確實不少。例如,合併之後,將使每年每1萬元票券帳簿管理費從1元降到0.9元。「投資人可以立刻享受到後台整併福利,」金管會委員林忠正補充。

對外,談判籌碼也大為增加。期交所總經理何富雄分析,五合一後,對外窗口統一,有助於和其他國家洽談合作事宜,或進行跨國性整合。

事實上,目前各國證交所等單位,也流行一股合併風。歐洲交易所是最明顯的例子。2000年9月,巴黎證交所、阿姆斯特丹證交所,和布魯塞爾證交所合併為歐洲證交所。2002年,又合併里斯本證交所,和倫敦國際金融期交所,而與德國證交所、倫敦交易所三足鼎立。

去年底,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德國交易所也有意與歐洲交易所合併。

看似好事,背後各方角力

然而,台灣的證交所五合一看似好事一樁,背後能否一帆風順,卻牽動各方人士角力戰。之前,陳任證交所董事長期間,也曾提過類似想法,最後不了了之,外傳便因「意見」太多有關。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如今,這些問題能否順利解決,變數不少。例如,今年2月8日,證交所、集保為了更名問題,衝突浮出檯面。當時,集保、票保討論合併,預計更名為「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但因證券結算業務隸屬證交所,為此,持有集保55%股權的證交所強烈反對。

這僅是冰山一角而已。隨著合併時程愈加接近,可以想見「類似問題只會增多,不會變少,」一位業界人士點出。

其實,放諸全球,每樁合併案一扯到既得利益,總會變得複雜。2月上旬,歐洲最新的消息是,歐洲交易所和德國交易所的合併案,也遭遇挫折,原因正是出在一些關鍵問題沒有談攏,例如人事、業務、所有權和技術管理等。

未來,台灣證交所五合一能否一如預期順利成真,考驗著當事人的智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