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宏碁集團旗下宏碁智醫召開董事會,宣布由醫師連加恩出任新董事長。本週醫療科技展上,連加恩首度代表宏碁智醫,與宏碁董事長陳俊聖暢談集團日後的智慧醫療布局。過去曾赴非洲行醫,並邀請非洲官員來台參觀醫院的他,為何看出宏碁的AI+醫療大有潛力?
一名醫師加入科技集團,可以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上週五(11/24),宏碁集團旗下宏碁智醫召開董事會,宣布由醫師連加恩出任新董事長,引起各界廣泛討論。
不到一週,在今年度醫療科技展首日,連加恩便首度代表宏碁智醫,與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共同出席活動,暢談集團日後的智慧醫療布局。
今年47歲的連加恩,對許多人而言想必並不陌生。2001年,他曾在布吉納法索任外交替代役,期間在當地蓋孤兒院、發起「撿垃圾換舊衣」活動而廣為人知。
此後,連加恩陸續擔任過臺北榮總家醫部家醫科醫師、醫療外交官、屏東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高端疫苗副總經理等職位,並在10月加入宏碁。
初次以新身分登場的連加恩,在陳俊聖引導話題下,一路從非洲聊到台灣、從醫療聊到科技,顯得落落大方。此番人事變動,也為宏碁跨足智慧醫療的野心,再創下新里程碑。
醫療結合科技,是為加速後端落地
宏碁智醫成立於2018年,為宏碁旗下已上市櫃的「小老虎」之一,不只是集團第一個自 「宏碁價值創新中心」分拆成立、以AI為核心的公司,更是台灣AI醫材產業的先行者。其首款產品、透過AI檢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智視康」,在2020年成為台灣首張由衛福部食藥署(TFDA)核可的眼科智慧醫材。
至今,宏碁智醫累計已推出五款人工智慧影像判讀產品、獲10張證照,並推廣至8個國家、遍布200多個醫療院所。
已做出如此成績,為何還需要找一名醫師加入?其實,這正好扣回許多科技大廠進軍醫療事業過程中,最大的痛點。
「坦白講,在加恩還沒加入宏碁之前,我們會的其實就只是IT這一塊,我們只是懂電腦、軟體、人工智慧的人,」陳俊聖直言,「所以我們就決定,未來前段的醫病關係交給醫師、醫院、 醫學中心,我們來做後段的人工智慧,包括建立模型、取證、落地。」
且事實上,結合醫療與科技,也早就在連加恩的規劃藍圖中。過去他任醫療外交官期間,曾邀請非洲官員來台參觀醫院,非洲官員直呼台灣就像「活在23世紀」般先進,刺激他開始思考,究竟該如何真正把台灣的優勢輸出。
他認為,其中的關鍵就在透過跨域合作,讓平台能真正落地。因為台灣在前端的研發能量已相當充沛,光2022年與智慧醫療相關的期刊發表就高達1.2萬篇,比前一年多出20%,但真正將這些研究落地的應用,卻仍在起步階段。
「我覺得我需要自己進到這個產業(科技業)裡,再和台灣最厲害的醫療院所合作,發展出平台並輸出,這才有可能真的解決gap(差距)。」連加恩說。
在後端的輸出和推廣,宏碁集團確有其優勢,因為陳俊聖長年掛在嘴邊、讓宏碁最有底氣的核心優勢之一,正是全世界的footprint(據點),智醫近年來能陸續解決方案推廣至8個國家,背後自然有母集團助攻不少。
「這在業界是比較少見的,」連加恩表示,「我們有這些國外通路,所以希望能夠跟同業結合 ,帶大家一起去打國際盃。」
宏碁智醫營運尚不穩定,卻是藍海市場的先行者
不過回到營運面來看,事實上,宏碁智醫一直是宏碁小金虎中,業績表現最不亮眼的一個,成立至今尚未轉虧為盈,每年皆虧損上千萬元。也讓人好奇,新任董事長上任後,日後能如何期待公司的營運表現?
連加恩回應,目前智慧醫療尚在使用者行為改變的初期階段、也是潛力相當大的藍海市場,因此更重要的是考量其影響性。比如公司目前正積極準備取得歐美許可證,便會優先進行可能對歐美市場帶來重大影響的專案。
陳俊聖也不諱言,宏碁智醫短時間的業績並不會很穩定,但如今醫師診斷的方式正在經歷一個重要的inflection point(拐點),因此能否快速推出產品、加速落地,才是首要之重。
「所以我們需要的就是跑快一點、做多一點、勤勞一點,讓更多病人、醫師得到幫助。數字,自然就會跟著發生。」陳俊聖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