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工作能做多久?如果工作內容是單調的釘鉚釘,又能從事多久?美國波音公司一位「資深」女員工,近日以104歲高齡過世,她在95歲退休時,已擔任鉚接工作長達70年,成為獲頒美國空軍終身成就獎的首位平民,更是美國勞動女性的愛國表率。
每天凌晨4點,奧托(Elinor Otto)起床淋浴後開車上班,她刻意把車停在離工廠有點遠的地方,好讓她快步走路健身。到工廠後,奧托喝咖啡翻閱報紙,直到早上6點準時開工。下班後,奧托喜歡保持整潔,每週四固定前往美容院進行美髮美甲。
這裡是美國加州長灘的波音生產線工廠,已從事飛機鉚釘工作70年的奧托,仍日復一日重覆做著這項工作,毫不倦怠,她負責在波音生產的C-17運輸機機翼,裝上一排排整齊的鉚釘,直到她95歲時,因C-17停產而遭波音裁員為止,成為波音公司最資深的女性員工之一。
2023年11月12日,高齡104歲的奧托去世,她專心釘鉚釘的工作身影,已成為波音員工的回憶。
失婚婦女當鉚接工
出生於1919年10月28日的奧托,原本與父母、三個姊妹居住在出生地美國加州洛杉磯,後全家移居到聖地亞哥。1941年12月7日,美國珍珠港遭日軍偷襲後,美國決定加入二次世界大戰,由於美國男性大量從軍,美國政府號召境內女性進入軍工產業工作,當時22歲的奧托,就此開始飛機鉚釘工作。
除了響應美國政府,當時的奧托剛結束一段不愉快的婚姻,身邊帶著兒子的她,必須自食其力養活她與孩子,由於加州是美國造船、飛機生產重鎮,她進入羅爾飛機公司(Rohr Aircraft Corporation)擔任飛機鉚接工人。
羅爾飛機創立於1940年,由發明「聖路易精神號」燃料箱的羅爾(Frederick H Rohr)創設。1927年,林白(Charles Lindbergh)駕駛「聖路易精神號」從美國紐約起飛,橫跨大西洋飛至巴黎,成為人類歷史上首位成功完成單人不著陸飛行橫跨大西洋的人,美國聖地牙哥林白國際機場,還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羅爾飛機成立的1940年,美國尚未參戰,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每年生產六萬架軍用飛機,在這樣的需求下,1944年,羅爾飛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飛機動力裝置生產商。
二戰結束後失業
奧托進入羅爾飛機後,從未使用過鉚釘槍的她,卻很快上手,熟練的工作速度,讓廠內其他鉚接工無法望其項背。奧托回憶這段往事,她笑著說當時努力工作,鉚接不計其數的軍用飛機,唯一的念頭只想幫助美國贏得戰爭。
當時年僅22歲的奧托,年輕貌美的外型,讓她在鉚釘配置生產線中顯得格外亮眼,主管們無法阻止男性員工們接近她,愛慕者更在奧托每天固定打電話給母親的電話亭中留下紙條。
據統計,當時二戰中接替美國男性工作的600萬名女性工作者中,擔任飛機鉚釘工的女性就達30萬人。起初,飛機工廠中的男性員工對這群女性同事心存不滿與輕視,除了不習慣女性鉚接工,還因為在女性員工加入後,男性員工被要求穿上襯衫,不准吸煙。
此外,當時羅爾飛機工廠中的男性員工還學會另一件事:不要低估奧托。
奧托回憶當時,女性鉚接工同事因為心細,工作效率贏過男性鉚接工,工作比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男性做得更好、更快。
只是,當二戰結束,從軍的美國男性返回工作崗位後,奧托與其他成千上萬的美國女性一樣,面臨被裁員的命運,她嘗試其他工作,無法忍受坐在辦公桌前的工作,奧托也曾短暫當過汽車銷售員,但當經理要求她穿著溜冰鞋工作時,她憤而離職。
參與生產279架波音運輸機
1951年,奧托再度回到聖地牙哥的瑞安航空(Ryan Aeronautical)重拾鉚釘槍,成為鉚釘工。1964年,跳槽到道格拉斯飛機公司(Douglas Aircraft),組織改組成麥道公司(McDonnell Douglas)後,被波音(Boeing)併購,奧托改負責波音C-17運輸機機翼的鉚接工作,直到2014年,波音關閉生產線為止,當時95歲的奧托,共計參與生產279架的C-17,她也在釘下最後一根鉚釘後退休。
奧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自己保持長壽的祕訣,是「要活就要動」,才能維持每天凌晨4點起床的好習慣。身為飛機鉚接工,奧托參與生產的飛機,包括洛克希德P-38閃電、B-17轟炸機和C-17,但她始終無緣搭上這些飛機飛上青天。
直到2017年,奧托終於有機會搭上C-17離開地球表面,體會飛行,同年,她獲頒美國空軍協會終身成就獎(Air Force Association'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成為美國史上至今唯一獲獎的平民。
充滿活力、滿頭紅髮,身高約158公分、身型嬌小的奧托,長達70年的飛機鉚接工身分,讓她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更是二戰時期「女性也做得到!」(We Can Do It!)著名海報的代表人物之一。奧托生前樂於參加二戰紀念活動,也頻繁接受媒體採訪,但她始終拒絕擔綱演出電影或電視,奧托不只一次公開表示:「我不演電影,只想造飛機。」
波音女職員先鋒:蘿西
1916年創辦波音公司前,波音(William Boeing)聘請波音史上首位女性員工法菈爾(Rosie Farrar),她的工作是為波音第一架飛機B&W縫製布料。二年後,波音成立一個由專業女裁縫組成的部門,當時,女性員工在波音公司勞動力占了近25%。霍薾康貝(Helen Holcombe)1917年加入波音繪圖部門,成為第一位女性工程師。
1943 年,藝術家米勒(J. Howard Miller)繪製一張海報,一個身穿藍色工作服、戴著紅色白圓點頭巾的女性,彎曲著手臂秀出態度,這張名喚「鉚工蘿西」(Rosie the Riveter)的海報,原本是為了激勵當時西屋公司的員工,卻成為當時美國二戰時的知名象徵。
此後,「鉚工蘿西」這個名字被數百萬美國女性驕傲地自稱,她們當時受到愛國精神驅使,大量加入造船廠、軍火廠和飛機公司,在美國男性從軍留下勞動力真空狀況下,共同撐起「民主世界的兵工廠」。
「鉚工蘿西」的靈感,來自1942年的同名歌曲,隨後,藝術家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也於美國《週六晚郵報》(Saturday Evening Post)的頭條,直接繪製一位拿著一把鉚槍的自信女工,進一步強化「蘿西」的形象。
當年22歲釘下第一根鉚釘的奧托,在95歲功成身退時,早已成為「蘿西」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