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一個週末下午,政大商學院EMBA教室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華航總經理趙國帥,站在台上介紹台灣最大航空公司──中華航空,那時四十九歲的他,剛上任不到一個月。
「華航今年營收將首次突破千億,員工人數近一萬名……。」
此刻台下的不少同學們,心中也充滿著好奇。
這位「趙同學」,2005年3月考上政大EMBA時,職稱是「台視副總經理」,不到三個月,變成「華信航空總經理」。再過四個半月,趙國帥已經是資本額比華信大十五倍的「華航總經理」。
一年內連三跳,大家對華航的興趣,似乎都抵不過對他為何轉換如此之快的好奇?
趙國帥一報告完,果然平素感情不錯的同學們,第一個問題就問:「可不可以跟大家分享,你怎麼可以跳的這麼快?」
這時的趙國帥,一點也沒有不悅或尷尬的表情,開始認真回答問題,好像他早就料到別人會這樣問似的。
「第一,我喜歡交朋友,人緣好。第二,我比較敢冒險。第三,我常常是有捨就有得的人。」
說著說著,他分享了他為人處事最重要的一個哲學:「永遠不要說 No, I can’’t。任何事情都要說Yes, I can」。
趙國帥將這種哲學,與服務業經營精神密切連在一起。他說:「尤其我們是做服務業的,即便人家找我們幫忙很小的事情,都不要一下子說 No, I can’’t,任何事情都要盡心盡力。展現 Yes, I can的心意,即使最後做不到,別人通常也不會抱怨。」
新老總 先拜訪華航工會
四十九歲的趙國帥,中等身材,最喜愛的運動是打高爾夫球,曬出一身黝黑的皮膚。華航迎接來的這位新總經理,可說是風格最隨和、最沒有架子、感覺也最草根的總經理。
他有許多作風,的確顛覆了傳統華航人對老總的印象。
走進華航位於南京東路三段的總部大樓,其他樓層任由訪客隨意搭電梯進出,只有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辦公室所在的二樓,門禁森嚴。玻璃門隔著,門口站個警衛,上樓的階梯鋪著大紅地毯,偌大的訪客接待區掛著大幅書法、字畫,優雅而莊重。
「二樓一直給我們高高在上、庭院深深的感覺,」一位在華航服務多年的員工說。
但是現在這個二樓庭院深深的總經理,卻常常親自走到員工辦公室,讓員工嚇一跳。
他上任第一天,第一個走進的是華航工會辦公室。
華航高層人事案公布時,曾有媒體報導華航工會不滿,視趙國帥為「空降部隊」。對此,趙國帥並沒有生氣,反而認為「人對於陌生的事情,一定會有所質疑,多溝通就沒事了,」於是上任第一天,趙國帥就主動拜訪工會。
華航工會理事長李昭平回憶,趙國帥踏入工會大門後,首先強調「我進了華航,就是華航人,一定會照顧員工,」也當場允諾「辦公室的門,永遠為工會打開,歡迎隨時來溝通。」
李昭平和其他工會代表,當下感覺到趙國帥平易近人的一面,雙方很快就把話講開了,工會也表達了對新任總經理的期望。
直腸子 免通報直接自己來
趙國帥不只對工會展現親和力,許多員工都知道他喜歡和大家一起工作的感覺。為了避開繁瑣的通報程序,更貼近基層,趙國帥偶爾會刻意等到下班後,才到處走走看看,參加員工的活動。
一次,趙國帥知悉公關處要開內部會議,特別在下班後一個人晃到公關處,為會議中的員工打打氣,此舉給員工好大的「surprise」。趙國帥則說自己不喜歡被動等人通報,「電話拿起來講兩下,事情不就解決了嗎?」他習慣直來直往。
「總經理是沒有架子的人,很體貼別人的心理感受,」華航發言人兼公關處長孫鴻文舉例,在趙國帥初任華航子公司華信總經理時,華航內部刊物在介紹文章中,編輯誤植他的英文頭銜。出刊後,孫鴻文隨即帶著道歉信訪趙國帥,不料撲空。行動派的趙國帥知道後,馬上打電話肯定孫鴻文「立即反應」的處理方式。
冒險家 放棄14年的工作
回顧趙國帥在過去二十、三十年來的工作歷程,他一直展現出有捨有得、勇於接受挑戰的個性。
大學畢業以後,他進入華航擔任運務員,五年後他覺得:難道就這樣過一輩子嗎?極想突破的他,於是拋下這個鐵飯碗,到美國讀書。回台灣後,長榮航空正在籌備中,他成為第一批進入長榮航空的員工。2004年,好友賴國洲邀約他到台視擔任副總經理,趙國帥又放棄已經服務了十四年的長榮航空,進入了全然陌生的媒體產業。
「這是一個榮耀,如果有人看中你,那當然是義不容辭,而且我也是一個不輕易說No的人!」趙國帥解釋他何以有勇氣跨越不同領域。
2005年11月初,他以華信總經理身分參加波音航空在夏威夷的年度聚會,意外收到接任華航總經理的通知。趙國帥雖然嚇一跳,但下一秒鐘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帶領華航。
總是勇於接受新挑戰的趙國帥,這一次,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挑戰了。
從資本額約20億、員工六百名的華信航空,到資本額近350億、員工數約一萬的華航,趙國帥的挑戰,何止多了十五倍?
挑戰者 讓華航成為最卓越
首先,他要面對外在大環境的變動。國際原油不斷飆漲,去年油料成本已占華航總成本的四成,比年初財務計畫中的預算還要多出100餘億元。
對內,趙國帥則認為,自己的挑戰,是讓這家「最值得信賴」的航空公司,變成「最卓越」的航空公司。
揮別過去十多年經歷過的重大空難陰影,現在走進南京東路華航總部,一進門的左側大牆面,大大的字體,一項一項的排列著這兩年來華航所得到的國內外優秀獎項。
《歐元》雜誌(EUROMONEY)評選的「公司治理典範台灣區第一名」「全球航空貨運卓越獎」「全球航空業服務評等五顆星」……,一長串名單。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華航已在2005年通過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舉辦的「作業安全查核認證」(IOSA)。
這些努力獲得保險公司認同。華航近期保費大幅下降38%,節省數億成本,降幅之大,讓華航在台灣航空史上寫下一項新紀錄。
趙國帥說,這些獎項肯定了華航近幾年的努力,接下來他將確實執行前任總經理、現任董事長魏幸雄所擘畫的策略,讓華航在兩至三年內加入全球航空聯盟──Sky Team(天合聯盟),晉級為「最卓越的航空公司」。
老江湖 放空自己做服務
要如何變卓越呢?一個多月來,趙國帥到每一單位溝通,必強調五大信念:安全、服務、創新、紀律與團隊精神。
安全,理所當然被擺在第一位。趙國帥說:「沒有安全,一切免談!」
對於貫徹服務精神,趙國帥尤有心得。
「中華航空您好,我是趙國帥,請問您哪位?」打電話給趙國帥的朋友,總會聽到這樣熟悉的開場白,不禁莞爾,「接電話比第一線服務人員還要禮貌,為什麼呀?」有人感興趣。
趙國帥解釋,這麼多年來,不管他在哪裡服務,接電話時,總是優先說出公司名稱,這是因為認同感;之後主動報上名字,則是要對對方負責,「讓你記得我的名字,事情如果沒做好,就是我趙國帥沒做好!」趙國帥講這話的神態,頗有江湖氣概。但其實他的服務哲學很是細膩,喜歡叮嚀部屬「服務沒有層級之分,第一步就要放空自己。」
執行者 營收目標1200億
不少人好奇老華航人、董事長魏幸雄與趙國帥之間的定位與互動,被問及此,趙國帥一貫低調回應。
「董事長抓公司的策略方向,我呢,大約就是執行者的角色,」趙國帥以魏幸雄為策略者,把自己定位為執行的人,並說明兩人相互信任、溝通無礙。
魏幸雄形容與趙國帥的關係,也說「我們配合得很好」。兩人在公開場合上,不僅配合媒體要求,數度移動場地合照;與媒體較為熟稔的魏幸雄接受聯訪時,也會主動把趙國帥拉到身邊,對外強調兩人攜手同心的形象。
近年,全球處於多事之秋,但華航仍在2005年寫下新紀錄,全年營收首度突破千億。
魏幸雄更在華航四十六周年典禮上,當場宣布今年營收目標,希望超過新台幣1200億元。當然,1200億元的營收重擔主要是落在趙國帥的肩頭。
「這真是一個脆弱的行業,只要有一個地區發生問題,travel(旅遊)的人就會緊縮,」趙國帥憂心航空業不斷遭逢高油價、恐怖攻擊與公共疾病的威脅。
不過,他同時也擬好了因應方案。
「既然external factor(外部因素)無法掌握,那就只好把internal(內部)的體質調整好,隨時因應外在變化,」趙國帥說。
魏幸雄日前在公開場合表示「原油價格每上漲1美元,華航就要損失新台幣5億5000萬元,」油料成本劇增是運輸業的燃眉之急。
華航目前藉著不斷引進新機來節省耗油,現在華航機隊年輕化,平均機齡五.一年。
老學生 搶時間上EMBA
在事業上,趙國帥一帆風順,但是他的心裡還有一個求學夢。
他的辦公室,恆常掛著一幅書法字帖:「為文貴奇,為商貴誠;以文入商,財氣縱橫。」趙國帥認為「財」一字雙關,「以文入商」方能交會出「才∕財」的泉源活水,洗滌商業的銅臭氣味。
2004年初,他成為政治大學EMBA(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的新鮮人。
EMBA同學兼班代、範達公關總經理黎明珍表示,趙國帥是爽朗、樂於助人的「老大哥」,到課率很高。還常為了趕赴晚上七點十分的課,養成了「簡單吃、快速吃」的飲食習慣。
黎明珍有幾次搭趙國帥便車,便見他從南京東路的華航大樓一路殺到政大,到學校對面買上一碗酸辣湯與十個鍋貼,旋即直奔教室當個好學生。
這天晚上,趙國帥換下西裝,在襯衫外套件毛線衣,學生味十足。
圓夢者 工作學業兩頭忙
「嗨!老哥!」一進樓永堅教授的「行銷管理」課堂,趙國帥就對同學打招呼,隨即拿出筆記型電腦、一盒鍋貼,囫圇吞棗起來。老師發期中考成績時,他轉過頭問旁邊同學,「怎麼樣?這次有進步沒?」完全是學生間的對白。
「念這個書,換三個工作,每個工作都要調適,不能缺席啊!」趙國帥道出事業、學業兩相煎熬的難處。
現階段的趙國帥,一天睡不到五小時,上班時不斷聽取各部門的報告,即便下班後到政大上課,一疊厚厚公文、同仁的報告,也總是放在課桌上,趁空檔批示,「沒辦法,為了提早進入狀況,要爭取時間啊!」他解釋。
雖然工作、學業都繁忙,趙國帥仍不忘提醒自己聰明工作(work smart)。期待在充實自己之後,更有能力帶領華航團隊在全球天空中展翅翱翔。
趙國帥小檔案
出生 1956年
現職 中華航空總經理
學歷 政治大學EMBA(進修中)
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
經歷 華航運務員
長榮航空協理
台視副總經理
華信航空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