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乘客請注意!台北捷運公司宣布,3月起原有常客優惠砍半,還勸一類人請改用TPASS定期票更划算,差異在哪?TPASS 2.0還有常客優惠,最多可賺到40%回饋!到底怎麼線上登錄?與之前1.0舊版有何不同?如何實現一張月票玩透透,從搭台鐵到搭捷運都可以?7-11與全家超商如何購買?悠遊卡與一卡通又如何設定?完整用法一次看。
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是什麼?
看到雙北推行1280月票取得一定成效,交通部順勢推出「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給予通勤族便利又低廉的公共運輸服務!而TPASS的意思分別為,「T」代表台灣(Taiwan)、交通運輸(Transport)、共享(Together)、行遊(Tour)與信賴(Trust)等理念。
TPASS2.0與舊版差異
根據交通局長陳文瑞的談話,TPASS2.0與舊版主要有以下差異:
一、跨區使用,累計次數:
TPASS 1.0多限於單一縣市或生活圈使用,而2.0則可跨區使用。亦即,在全台搭乘公共運輸的次數皆可累計適用,方便民眾於不同縣市間移動時,也能享有優惠。
二、搭乘回饋,鼓勵常客:
以新台幣1200元的基北北桃月票為例,部分民眾若每月車資未達1200元,可能不會購買使用,但他們仍搭乘大眾運輸,對綠色交通有所貢獻。TPASS 2.0即針對此類常客提供一定比例的回饋,不買月票也有好康,讓搭乘大眾運輸更具效益。
三、中央補助,優惠提升:
TPASS 1.0的補助由中央與地方分攤,而2.0則改由中央全額負擔。此舉旨在提升優惠幅度,鼓勵民眾多加利用大眾運輸。
TPASS定期票與北捷常客優惠比較,為何更划算?
台北捷運公司今(17)日宣布,從2025年3月1日起調整常客優惠,原本7折至9折的折扣將縮減為85折至95折,敬老卡、愛心卡與兒童卡的優惠則維持不變。
台北捷運公司指出,由於電費、薪資與基本工資持續上漲,2025年營運恐首次出現虧損。在不調整票價的前提下,經董事會審議,決定調整常客優惠方案,並在台北市政府核准後,自3月1日起正式實施。屆時,現行的7折至9折優惠將調整為85折至95折。原方案中,若乘客在前月累計搭車超過50次,當月可享最高30%回饋。然而,新方案上路後,回饋標準將調整,最多只能拿到15%,等於優惠縮水一半。
北捷建議這類人請改用TPASS 1200
對於每月捷運支出超過1200元的通勤族,北捷建議改用「TPASS 1200」定期票。該票可在30天內不限次數搭乘北北桃地區的所有公共運輸工具,包括台鐵、國道客運、市區公車、捷運、輕軌與YouBike。此外,民眾若至交通部官網登錄,當月搭乘捷運達11次以上,還可額外獲得2%乘車金。
TPASS2.0常客回饋,記名回饋,加碼回饋
交通部TPASS 2.0 的常客優惠回饋,要怎麼獲取?以下是根據交通部官網資訊的詳細解釋。
一、活動期間:
- 2025年2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
二、參與資格:
- 持有電子票證(含虛擬及實體)。
↓ - 至各票證公司網站公共運輸常客優惠回饋專區完成記名程序。
- ↓
- 同意個資使用聲明。
- ↓
每人最多可同時登錄 5 張電子票證。 - ↓
想參加請先登錄回饋網頁。 - 總結來說,TPASS 2.0的優勢在於:
- 使用範圍更廣: 全台皆可使用,跨區搭乘亦可累計優惠。
- 回饋更具彈性: 未購買月票,只要搭乘次數達標,即可享有回饋。
- 政府大力支持: 中央全額補助,提供更優惠的搭乘方案。
三、回饋條件:
- 基本條件: 單月持登錄之電子票證搭乘公共運輸達 11 次以上。
- 回饋計算週期: 每月1日至月底。
- 不計入回饋的部分: 這個優惠是提供給非購買月票的民眾,因此使用TPASS月票搭乘紀錄(含次數及金額)不納入常客優惠回饋條件計算。
回饋項目 | 搭乘運具 | 單月搭乘次數 | 回饋比例 | 備註 |
---|---|---|---|---|
基本回饋 | 國道客運、公路客運或市區公車 | 11-30次 | 15% | 各路線合併計算 |
31次以上 | 30% | |||
軌道加碼回饋 | 臺鐵 | 11次以上 | 加碼 2% 以上 | 各運具分開計算 |
臺北捷運 | 11次以上 | 各運具分開計算,環狀線紀錄(含次數及金額)納入與臺北捷運併同計算 | ||
新北捷運 | 11次以上 | 各運具分開計算,新北捷運僅計算淡海輕軌及安坑輕軌搭乘次數及金額 | ||
資料來源:交通部 資料整理:遠見編輯部 |
五、回饋金額計算方式:
1.自完成登錄次日起算,以單張電子票證認定。
2.回饋金額 = 當月份搭乘總金額 × 回饋比例,小數點無條件進位至整數。
3.搭乘金額以電子錢包實際交易扣款金額認定(優惠後金額)。
六、回饋金領取:
● 領取時間:
2025年3月25日起可領取,之後當月累計回饋金於次月25日起開放領取。
未領取可併入後續月份,最遲須於開放領取日起一年內領取完畢。
● 領取地點:
四大超商櫃檯(店員協助)。
指定公共運輸場站加值機台。
● 領取方式: 持電子票證靠卡領取。
TPASS記名回饋:
此外,還有記名回饋。資訊如下:
購買TPASS 2.0電子票證且至票證公司網站完成記名,可獲得100元回饋金(每人每票證公司僅限1次);先前如已購買各縣市政府發行之TPASS票卡,購買TPASS 2.0電子票證完成記名後亦可再享有記名回饋。
早鳥專屬行政院加碼回饋
也別錯過早鳥的加碼回饋。需要符合以下兩條件,就多回饋10%!資訊如下:
- 1. 購買TPASS 2.0電子票證,並於2025年3月31日前完成登錄參與回饋
- 2. 持登錄參與回饋之TPASS 2.0電子票證搭乘公共運輸,並達成基本回饋或軌道加碼回饋條件者
TPASS月票怎麼買與加值?7-11超商也可以?
目前若想購買全新月票,民眾可透過到四大超商、捷運站、火車站等地購買取得「TPASS卡」,也可用多種票卡加值,完整販售通路與加值方式如下表:
TPASS月票現有票卡也能設定:悠遊卡、一卡通教學在此
如果你手上已有悠遊卡,一卡通,若要加購TPASS月票,其實就用現有票卡綁定即可。設定教學分別如下:
▌TPASS綁悠遊卡
若你已擁有一般悠遊卡,可以用卡片加購TPASS通勤月票,作法是先完成加值,9月起再到全台全家超商門市的Famiport設定好定期票即可。
若購買「超級悠遊卡」(含TPASS),則只要成為悠遊付會員,可透過悠遊付App直接在手機上設定購買通勤月票,隨時隨地皆可設定購買及加值
▌TPASS綁一卡通
若你已擁有一卡通,可以用卡片加購TPASS通勤月票,首先卡片內儲值至少高於購買月票方案的金額才可購買,可至一卡通官網連結「 iPASS MONEY 」帳戶,餘額不足則會從「 iPASS MONEY 」帳戶為卡片自動加值。設定好即可購買。
TPASS月票使用注意事項:台鐵限制,有專屬通道?
TPASS通勤月票可使用在多元運具,相當方便好用,不過有以下幾點限制需注意:
一張卡不能同時買多種TPASS通勤月票方案,也不可換方案。
TPASS的台鐵定期票方案可以搭乘區間車、區間快車、莒光號、自強號等車種,但不包括具專屬性及不發售無坐票之列車(觀光、團體、太魯閣、普悠瑪、EMU3000 列車等)。
目前搭乘台鐵、桃園捷運、台中捷運都要走TPASS專屬通道,才能使用月票優惠。
TPASS第一階段北中南適用範圍
7月1日已上路的第一階段北中南TPASS通勤月票適用範圍包括了基北北桃、中彰投苗與高南屏地區,完整適用運具等細節如下:
TPASS第二階段10/2上路!完整適用範圍
9/25預售,10/2上路的TPASS第二階段,適用桃、竹、苗、基、宜、花、東等10地區範圍,完整細節請見此表。
除了北中南生活圈TPASS月票,未來還將擴大到哪些縣市?
除了北中南三大生活圈月票,目前全國還有9個縣市正在規劃月票方案,預計下半年陸續上路,當中台中市就推出全國最便宜交通月票,全市搭乘公車、捷運等大眾運具,每月僅299元等。行政院也預估,新制上路後能吸引更多民眾搭乘大眾運具,預估每月將逾60萬人、1年總計可達800萬至1100萬人受惠。
目前全台灣包括離島的完整TPASS月票規劃可見下圖:
專家預估TPASS月票的效益為何?
新的交通月票誕生,不少人看好能增加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誘因,進而改變大家的通勤習慣。
長榮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黃泰林認為,要推動一個交通政策,有「鼓勵」與「限制」兩個方向,目前政府有意提升民眾使用大眾運輸意願,就應該雙管齊下。
他坦言,先前「鼓勵」的政策做的不是太明顯,包括台中、台南都有公路客運補貼,但這波看起來將捷運、台鐵等納入其中,明顯增加更多的誘因,特別是這幾年薪資上漲有限,看好月票推出後,能夠讓更多人願意改變交通習慣。
當然有「鼓勵」也應該有「限制」,但台灣在這塊幾乎沒有著墨,這跟民意代表過去喜愛討好民眾有關,像新加坡就有在市中心推出「擁擠費」,另外老舊車輛也強制淘汰,如果台灣也能有類似手段,效果可能會更好。
TPASS月票政策的隱憂在哪裡?
本次推出優惠交通月票,財源多數來自中央補貼,光是前三年,中央就編列高達200億預算,由於過去各級政府負債累累,不少人也擔憂新的政策上路,恐讓財政問題更加惡化。
長期關注此議題的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表示,目前交通月票的財源是「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案」,只有三年200億元的財政預算規劃,將來如果回歸公務預算接續辦理,勢必排擠交通部年度公務預算,因此延續性仍有變數。
邱臣遠認為,交通部與地方應提早做後續財源規劃,研擬更接地氣的政策,給與地方政府及社會充分了解,以避免成為曇花一現的買票大撒幣政策。
他也擔憂,如果中央財政補助沒有持續穩定的預算來源,地方政府財政勢必要勒緊褲帶苦苦支撐,到時不只會拖垮地方財政,包括交通部公務預算都會受到衝擊,因此需要持續觀察。
他認為,從整體來看,交通月票立意良善,樂見造福更多的通勤族,但政策應該要重視永續性規劃,除了財政問題,包含各縣市實際申請民眾數與經費預算支出規模、電子票券扣款等系統的穩定性,這些方面都應該要持續關注。
黃泰林則有不同意見,他認為「行」算是民生必需品,政府給予民眾協助應該沒有問題,加上這幾年還有淨零碳排的目標,相信花出去的費用會比實際成效高出很多。
現階段政府有不少開銷?他認為如果要檢討財政,應該看有那些其他項目可以減少支出,節省其他的開銷,而非削減民生補助。
新款的交通月票正式上路,能帶來多大成效?真的能改變大家通勤習慣?一切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