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全15日歡慶70周年,這個老牌企業歷經2013年食安風暴,如今已穩穩找出新路。慶祝大會上,味全執行長張教華精心端出公司多個新戰略,包括因應紐西蘭鮮乳2025大舉進口、國內鮮乳市場殘酷競爭與國際化。他為何說事業第三隻腳已長出?
今(15)日,味全舉辦70周年啟動大會,同樣70歲的董事長陳宏裕也到場慶祝。
許多國人從小喝到大的味全,成立於1953年,打造許多市場知名飲品,包含林鳳營鮮乳、每日C、貝納頌等品牌。不過,國人近年最熟悉的,恐怕是2013年的頂新食安事件,曾引發台灣最大規模的抵制行動,導致味全深陷「滅頂危機」。
其實時隔十年,味全早已找出新路,如今雖將面對紐西蘭外來鮮乳2025年來襲、市場競爭激烈等硬仗,味全團隊在今天70週年活動上顯得老神在在,端出不少新戰略。
到底味全有哪些盤算,讓國產鮮乳維穩台灣市場,又如何走向國際化?
味全70歲,要往百年品牌邁進
由味全董事長陳宏裕、執行長張教華領軍,各部門主管和集團200多位員工到場出席,70周年慶祝大會現場,熱鬧非凡。在歡樂氛圍中,張教華表示,如何深化消費者對味全的信心,是接下來的最大挑戰,也是邁向百年品牌的關鍵。
張教華在2019年臨危受命,再度接任執行長。接任隔年,2020年味全本業便轉虧為盈,營收回歸八成已有翻身跡象。
今日,張教華表示,深耕台灣是重返榮耀第一步,希望帶領味全回到2013年前台灣市場的業績高峰。
紐乳進口來勢洶洶 味全將主打在地風味
乳品是味全的重要品項之一。面對2025年台灣將開放紐西蘭零關稅牛乳,全台酪農嚴陣以待之際,味全台灣事業部總經理邱子權卻說,「對我們不會有太大衝擊,」他觀察,國內消費者愈來愈注重產品的品質與特色,因此,味全仍會以國產鮮乳為主,主打台灣在地風味。
而市場區隔也是味全鮮乳產品的一大策略。「林鳳營和萬丹走不同路線,」邱子權提到,林鳳營作為台灣市占第一的鮮乳品牌,主打濃純香風味;萬丹則是酪農戶限定的單一乳源鮮乳,訴求真實呈現在地風味。邱子權相信不同鮮乳品項,能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
林鳳營仍是市占第一,但鮮乳市場競爭殘酷
味全的貝納頌、每日C等冷藏飲品品牌仍維持四成市占,只有林鳳營市占20%到22%,與巔峰期近40%市占率相比,跌了將近一半,連張教華也坦言,「鮮乳較難回歸巔峰。」
對此,張教華分析,林鳳營市占率難回升的主因在於,鮮乳競爭者增加,市場中出現其他鮮乳品牌和小農鮮乳等競爭者。
對岸市場獲利較佳 新產線預計明年投產
除了深化台灣消費者信心,味全接下來更將加速布局中國市場。張教華提到,兩岸市場規模大小差很多,目前味全在台灣和中國的營收占比是3比7,因此未來將大力發展中國市場。
張教華表示,明年味全將在中國市場成立「常溫」與「方便」兩大新事業,從現有的冷藏品類跨到常溫商品。不只品類擴增,味全也正積極布建新產線,預計鋁箔包和味精的新產線將於明年投產。在多樣投資布局下,張教華認為,明年中國大陸市場有望高度成長。
第三隻腳,國際事業部瞄準海外市場
除了台灣與中國大陸兩大市場,今年,味全新成立國際事業部,布局海外。張教華提到,國際事業部將成為味全的「第三隻腳」,提升事業發展的穩定性。味全國際化將以短中長三期發展。首先,將現有的味全產品推向世界,接著會致力將品牌在地化,長遠目標則放在國際品牌和原料的代理業務。
味全70周年慶祝大會,張教華端出台灣、中國、國際三大市場的布局策略,而這些戰略是否真能發揮綜效,帶領味全再創高峰,值得各界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