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全年最優惠25折起,現在就是訂閱最好時機!

當年蔣公拒美原子彈,當今政治人物呢?

陳長文
user

陳長文

2023-08-23

瀏覽數 8,050+

戰爭是殘酷的,維繫台海和平是兩岸領導人的責任。圖為國軍漢光演習畫面。取自總統府flickr
戰爭是殘酷的,維繫台海和平是兩岸領導人的責任。圖為國軍漢光演習畫面。取自總統府flickr
00:00
00:00

描述原子彈之父的電影《奧本海默》熱映,史料也披露,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距離核戰爭也只有一線之隔;原子彈改變了世界,也包括兩岸,兩岸今日的和平繁榮,實在不能說沒有幸運的成分。

楊渡先生《八二三炮戰:美中台的六大智謀》敘述了八二三砲戰的背景脈絡,交戰的是兩岸,牽扯的是世界。其實,美國在以原子彈空襲日本後,希望獨占這世界上威力最強的武器,對於當年正在研發原子彈的大陸,一直沒有放棄「先發制人」一舉摧毀大陸的核武研發能力。

在中共核子武器試爆成功之前,美國想以原子彈攻擊大陸,障礙不在軍事,而在政治與道德層面。與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不同,只因為大陸研發核武就率先攻擊,不僅師出無名,也讓當時的中共老大哥蘇聯,取得核報復的藉口。

因此,當年最適合擔當這個「代理人」的,就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韓戰、台海戰爭、越戰,美國也都曾考慮以原子彈攻擊大陸,卻得不到先總統蔣公的認可。儘管「反攻大陸」是老蔣總統一生執念,但大陸人民也是中華民國人民,他當然不考慮「借用」原子彈危害大陸同胞。

兩蔣寧可戰敗,也不選擇核子武器

在1963年,大陸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的前一年,蔣經國先生訪美爭取美方支持台灣「空投突擊隊去破壞大陸核設施」,這是近乎神風特攻隊有去無回的行動,兩蔣父子寧如此,也沒有選擇核子武器。

只有在八二三砲戰,共軍砲火猛烈,美國表示要突破大陸砲擊封鎖,或有動用核子武器的選擇。先總統蔣公初始動心,但知道要摧毀中共火砲陣地,至少也將死傷近百萬人後,也打消了這種念頭。

因此八二三砲戰若沒有後來的「單打雙不打」,或可能演變成核戰爭,台灣、沖繩也可能成為蘇聯核武報復的目標,接下來的歷史,就很難想像了。

因為核子武器能夠毀滅世界,反而矛盾地導致和平,但這需要國家領導人是理性的,是能自我克制的。搜尋「蔣介石反對美核襲大陸」,出現最多的是大陸網站,考量到北京對言論的管制,或許中國共產黨,是承了這份情。反之,如果當年蔣介石心念一轉,甘願充當美國的「代理人」,也許中共的核設施會被摧毀,大陸的某些城市居民生靈塗炭,但這只會造成兩岸同胞的永世不滅的仇恨,也引發美蘇互相的核報復,更是世界末日。

今天美國已無單向核威懾中共的能力,但蔣公不願傷害平民的理念,在歷史定位上必然有助兩岸關係的發展。反之亦然,如果「中國統一」是建立在武統(兩岸人民生靈塗炭)下,這算什麼豐功偉業呢?

捍衛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道德框架

1971年任職蘭德,因不滿政府隱瞞欺騙越戰實情,基於「捨我其誰」的良知將極機密資料送交紐時及華郵等媒體刊登的艾爾斯伯格(Daniel Ellsberg)今年3月(甫經診斷罹癌餘命以月為計)接受《紐約時報》專訪中證實了上述八二三砲戰危機時,美國建議台灣對大陸進行核打擊的事實。(令世人尊敬且難忘的艾爾斯伯格於6月16日辭世,享耆壽92)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兩岸的和平基石,來自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道德框架,否則美國考慮要借原子彈打大陸,蔣公有什麼好不答應?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台灣就有了「中國人一家親」的保護傘和共同創造良制的基石,也讓追求歷史定位的領導人(包括習總書記)做為謀畫國家統一重中之重的參考。

台灣正面臨「四腳督」的總統選舉;非理性卻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看似持盈保泰,而在野陣營的三位準候選人,目前仍然只顧個人的小局。鹿死誰手,誰在顧台灣的大局,中華民國的千秋萬世,人民終將看得清楚。

最後,臨近明年1月的選舉,筆者要問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銘及賴清德四位總統參選人以下相同的問題:

你是中國人,你認同良制一國嗎?

👉 掌握議題動向,一起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法學教授;本文原刊載於聯合新聞網,經同意轉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